本卷由系统,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株洲市景美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考试
历史试题卷
时量 6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16小题共48分)
1.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
A. 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 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2021年9月28日,“山高水阔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四川博物院举办,展现了商周时期长江流域巴蜀、荆楚、吴越既独具气质、风格各异,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文明气象。这体现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显著特点是( )
A. 领先世界 B. 南重北轻 C. 农牧同源 D. 多元一体
3.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材料旨在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 )
A. 经济文化交流 B. 民族融合 C. 服饰交流改进 D. 生活习惯的趋同
4.《史记》记载:“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这一记载说明,孔子编订《诗》《书》意在( )
A. 加强君主集权 B. 恢复周礼 C. 宣扬礼法并用 D. 发展私学
5.如果下图内容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经济现象的描述,该历史时期是( )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时期
6.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
A.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B. 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 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D. 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7.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 )
A. 社会治安混乱 B. 法律严苛、刑罚严酷
C. 国民素质低下 D. 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
8.张苍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还负责监察百官。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 )
A. 御史大夫 B. 太尉 C. 丞相 D. 郡守
9.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秦始皇泰山封禅之举旨在( )
A. 巩固秦朝统治 B. 维护政治统一
C. 拓展秦朝疆域 D. 宣扬专制皇权
10.汉文帝时,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景帝时,把秦时17岁傅籍(秦汉时适龄男子必须在专门的名册登记,并开始服徭役、兵役)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上述措施( )
A. 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 B. 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C. 抑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D. 推动了征税标准的重大变革
11.下面是根据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所绘制的《均输平准图》。这一政策的实行( )
A. 致使地方官员特权消失 B.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 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
12.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江南地区开发 B. 北方战乱频繁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民族交融加强
13.“北魏孝文帝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汉族传统的坐姿是‘席地而坐’,魏晋以来引入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从而开始‘垂足而坐’。”这段论述充分说明( )
A. 少数民族已经完全被汉化 B. 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
C. 胡族生活习俗影响了汉族 D. 胡汉之间的交融是双向的
14.在人口大迁移以后,有一位政治人物,刻意使用当地的土语与当地人士交谈,借以拉近彼此的距离。然而当地的士人平时却争相使用洛阳之方言,认为这才是高级语言。这最可能发生的时代是( )
A. 东晋北方士族因躲避战乱而避居江南,乃有这种现象
B. 隋炀帝时一面营建东都,一面巡幸江南,造成这种现象
C. 唐代武则天营建东都,笼络江南士人,以打击关陇集团
D. 北宋士人居开封后,怀念故都洛阳风土,不忘故乡语言
15.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
A.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
B.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C.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
D.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16.下表唐诗反映了 唐朝与西北地区诸民族的关系。由此可以推知,唐朝( )
A. 强化了对西北诸民族的控制 B. 有意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
C. 实行了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 D. 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多元化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些出来以补不足的地方),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褥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民”。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三 礼乐制度较西周其它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视化。《周礼》规定了周王和贵族在各种场合的服饰要求,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周礼》中关于服饰的规定,紧紧围绕了周人的治国思想,是穿在身上的政治。 ——改编自谢红《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主要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宗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西周的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政治”?(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4分)
19.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伴随着多种形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 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 一遇变乱, 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间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
材料二 从官军干部检之,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
——岑仲勉《隋唐史》
材料三 为了正确地引导和管理互市活动,保障正常、公正的贸易秩序,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禀给”。 ——摘编自杨华双《唐朝开明民族政策述略》
(1)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并概括其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影响。(6分)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8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析】良渚古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炭化稻堆积,说明当时大量种植水稻,且有大量富余,但它是私有还是部落共有,无法判断。城市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反映了当时人们营建聚落的观念,古城遗址建筑规模宏大,水利工程系统规模大,说明有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虽然有学者认为这是早期部族邦国产生的标志,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公元前3000年,即距今五千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墓葬中随葬品出现差异,少数墓葬中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说明当时出现贵族,也能证明财产私有。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2.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展现了商周时期长江流域巴蜀、荆楚、吴越既独具气质、风格各异,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文明气象”及所学可知,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特色,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遗址之间,既有各自特点,又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兼收并蓄,最终融汇为一体,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南重北轻”表述不准确,材料也并未对比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发展差异,排除B项;中华文明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并不是农牧同源,排除C项。故选D项。
3.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说明在战争中,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并逐渐融入华夏族,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周边少数民族融入华夏族,而不是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服饰交流改进和生活习惯趋同的问题,故C、D项错误。
4.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社会动荡,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以此来稳定社会秩序,B项正确;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排除A项;荀子宣扬礼法并用,排除C项;孔子发展私学,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5.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多种货币流通,手工业发达,兴起了一大批城市,B项正确;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先秦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而非秦汉时期,排除C项;先秦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而非魏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6.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并结合所学可知,思想派别分别为儒家、墨家、发夹、道家,B项正确;儒家主张为政以德,A项第一个为道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逍遥,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材料顺序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7.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轻罪重罚,因此出现“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现象,B项正确;造成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社会治安混乱、国民素质低下及法制观念淡薄,排除A、C、D项。
8.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百官和执掌群臣奏章,A项正确;太尉负责的是军事,排除B项;丞相负责的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C项;郡守属于地方行政长官,排除D项。故选A项。
9.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泰山封禅,是为了确立其正统地位,因此旨在加强统治,A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实施旨在维护政治统一,排除B项;泰山封禅与拓展疆域无关,排除C项;皇帝制度的确立旨在宣传专制皇权,排除D项。故选A项。
10.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汉文帝时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保证农时,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A项正确;材料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不是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征税标准的重大变革,D项错误。
11.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均输平准的做法使得政府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打击了富商大贾,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地方官员的特权,排除A项;均输平准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排除C项;这项政策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商品的良性流通,排除D项。
12. 【答案】B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不断,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故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为B。
13. 【答案】D
【解析】“北魏孝文帝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体现了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魏晋以来,汉族引入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从而开始‘垂足而坐’”体现了游牧民族对汉族的影响。由此可知,这段论述充分说明胡汉之间的交融是双向的,故D正确;A项错在“完全”,故错误;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双向交流,故BC错误。
14. 【答案】A
【解析】由“在人口大迁移以后”可知该时期之前出现过人口迁移的高潮。政治人物企图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说明北方政治势力已转移到当地。认为洛阳方言才是高级语言,说明洛阳地位突出,可推断其为都城(西晋)。综上所述,该时代应为东晋,故选A项。
15.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叙述对大运河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其他三项都看到了大运河开凿的积极作用,故选A。
16. 【答案】D
【解析】表格信息反映出唐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时,运用了战争、册封、和亲、经济交流等多种方式,这说明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多元化,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唐朝对西北诸民族控制的强化,也不能说明唐朝有意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排除A、B项;民族交往不意味着唐朝实行了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排除C项。
17.【答案】(1)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特点: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影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3)礼乐制是维护等级、防止僭越的工具,对不同等级的贵族服饰做出了严格规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等级森严。
18.【答案】(1)具体表现:土地大面积开发;农耕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农作物有了一定推广;粮食产量迅速提高;粮食产区扩大。
(2)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劳动力;南迁人口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稻麦双收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3)认识: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19.【答案】(1)类型:边地少数民族向中原迁徙;中原汉族外迁(南迁)。 原因:躲避战乱。
(2)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加速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为国家统一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当时在短时期内加剧了社会动乱。
(3)表现:重用少数民族将领;在边疆设置贸易机构;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边疆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答案第2页 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