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1.某同学梳理教材目录如下的内容进行复习,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
A.古代亚欧文明 B.古代非洲文明 C.古代亚洲文明 D.古代亚非文明
2.《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婆罗门应处一百钵那罚金;吠舍骂处一百五十或两百,首陀骂罗处体刑。婆罗门辱骂武士种姓的人处五十钵那罚金;辱骂商人种姓处二十五;辱骂首陀罗处十二。”这说明四大种姓中( )
A.婆罗门最不受尊重 B.刹帝利的地位最高
C.吠舍比刹帝利富有 D.首陀罗的地位最低
3.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中写道,低等种姓的教徒可以在来生变成刹帝利、婆罗门,甚至成为天人或一个神,但绝对的前提是在今生严格履行其种姓义务。文中提到的种姓制度出现在古代( )
A.埃及 B.印度 C.巴比伦 D.希腊
4.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的创始人是(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穆罕默德 D.玄奘
5.如图为两种不同形式的“金字塔”。对其蕴含的共同历史信息解读恰当的是( )
A.体现建筑艺术高超 B.代表大河文明最高成就
C.反映王权至高无上 D.是各自政治制度的缩影
6.“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7.种姓制度成为古代印度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下列对种姓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担任官吏在巡视 D.首陀罗经营自家店铺
8.据报道,印度北方邦2001年曾发生一起惨剧。一对来自不同种姓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处死。这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的种姓。这一起惨剧的发生说明了( )
A.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 B.印度法制不健全
C.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9.古埃及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代印度最高统治者称“Raja”,即“佛经里的天王”。这反映出古代亚非地区的统治者( )
A.强化文化认同 B.受希腊哲学的影响
C.加强中央集权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10.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最有可能见到的是( )
A.刹帝利与首陀罗因通婚受惩罚 B.伯里克利与将军们探讨军事问题
C.孝德天皇与大臣讨论改革问题 D.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11.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有很多的相似点,下面描述属于这两个文明古国的相似之处的有( )
①都是亚洲文明古国
②文明的产生都与大河流域相关
③都创立了本民族的宗教
④文明都从未中断地继承下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
A.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种姓制度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 图2种姓制度
图3
材料二:尼罗河水量丰沛,定期泛滥,使尼罗河河谷地带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受到周围沙漠海洋等天然屏障的保护,古代埃及文明较少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图2所反映的文明在图3中的位置代号。结合所学,分析这二者代表的文明有哪些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埃及的一项科学成就。概括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发展的关系。
(3)综上,概括影响古代文明的因素有哪些?
14.下列材料摘自摩奴法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
“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事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
“‘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1)你能否推断出这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2)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此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由什么人建立?
(3)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的是哪个等级?
(4)制定上述条文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刹帝利辱骂婆罗门应处一百钵那罚金;吠舍处一百五十或两百,首陀罗处体刑。婆罗门辱骂武士种姓的人处五十钵那罚金;辱骂商人种姓处二十五;辱骂首陀罗处十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不符合史实;故选D。
3.答案:B
4.答案:A
解析:A项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与题意相符;B项耶稣是基督教的创立者,与佛教无关;C项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与佛教无关;D项玄奘是唐朝高僧,唐太宗时到西行天竺研读佛经,后带着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促进了佛教的传播,玄奘并不是佛教的创立者。故选A。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它体现的是古埃及的政治制度;种姓制度示意图是古印度的等级制度,越往上地位越高,这体现的是古印度的政治制度,D项正确。种姓制度与建筑无关,排除A项;代表大河文明最高成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种姓制度下,国王属于刹帝利,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印度,哈拉帕文明是它的早期文明,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半岛,建立孔雀王朝,实行种姓制度。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C项正确;古代埃及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排除A项;古巴比伦的文明代表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B项;古罗马文明的主要成就是法治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A.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婆罗门是第一等级,刹帝利是第二等级,刹帝利不可能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排除A。B.婆罗门是第一等级,掌管祭祀,B符合题意。C吠舍是第三等级,吠舍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吠舍不能担任官吏在巡视,排除C。D首陀罗是第四等级,只能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第三等级吠舍才可以从事商业活动,排除D。故选:B。
8.答案:A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代印度最高统治者称‘Raja’,即‘王’,也就是‘佛经里的天王’。”可知,材料体现了古埃及法老与汉谟拉比和古代印度统治者都宣扬自己的权力是从神那里获得的,说明古代亚非文明都利用宗教神化王权,D项正确;强化文化认同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早于古希腊文明,因此古埃及不可能受到希腊哲学影响,排除B项;加强中央集权与“神之子”“众神之王”“天子”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A
解析: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刹帝利与首陀罗因通婚受惩罚最有可能出现在古代印度。故选:A。
1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中印两国都是亚洲文明古国,①正确;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是恒河流域,②正确;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道教,所以中印两国都创立有本民族的宗教,③正确;古印度后来被雅利安人入侵,文明中断了,古代中国文明从未中断过,④不正确。故A项正确。
12.答案:D
13.答案:(1)图1:A;图2:C。共同点: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都处在奴隶社会
(2)成就:太阳历;关系: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古埃及文明的孕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3)因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因素等。
解析:(1)图1:根据图1“金字塔”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属于古埃及文明,位于A处;
图2:根据图2“种姓制度”结合所学可知,种姓制度属于古印度文明,位于C处;
共同点:结合所学可从其地理位置、文明成就、社会发展程度等角度回答,如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都处在奴隶社会;
(2)成就:结合所学可从古埃及的历法、数学和医学等角度回答,如太阳历等;
关系:根据材料“尼罗河水量丰沛,定期泛滥,使尼罗河河谷地带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得出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古埃及文明的孕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3)因素:综上所学可从地理、环境、政治等角度分析,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因素等。
14.答案:(1)古代印度。
(2)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
(3)刹帝利;首陀罗。
(4)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特别是婆罗门等级的统治地位。
解析:(1)地方:根据材料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在发展过程中建立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该制度下婆罗门掌管祭祀,具有最高的地位,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古印度的法律。
(2)制度:根据材料“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婆罗门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处于最高地位的等级,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根据所学古代印度史实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因此该制度是由雅利安人建立。
(3)等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王、武士、官吏属于第二等级,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等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种姓制度下,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4)目的:根据材料“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事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等信息可知,种姓制度强调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的,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特别是婆罗门等级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