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县民族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0月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题卷共8页,33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这里的“中国”是
A.地理概念 B.政治概念
C.文化概念 D.国家名称
2.明代中后期,地区商业繁荣,南京、北京出现“四方财货骈集”“南北商贾争赴”的情况;山东济南“远方之货至,富人争市以博利”;湖北汉阳“五方杂处,商贾辐辏”。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 B.抑商政策的废弛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产业结构的调整
3.1947年,河北景县流传着歌谣:“吃八路,穿八路,住八路,为什么不去当八路。”南宫县的新兵说:“好日子是毛主席给的,不打老蒋是没心肝的,所以我要坚决打老蒋。”肥乡县的农民说:“我得报恩,我老了,我送我儿子参军。”这反映出
A.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 B.减租减息激发了革命热情
C.国民政府陷入统治危机 D.土地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4.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一幅年画。由此可见
《走合作化的道路》
A.土地改革成效较为显著 B.人民公社化的成效显著
C.社会主义道路获得认同 D.农副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5.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西亚北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文明,先后兴起了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的强大帝国,他们已经有了文字,在艺术、科学和社会组织方面也相当进步。该地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 B.地域及部落间战争的频仍
C.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 D.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
6.下表为英国金融资本流向统计(1865-1914年)。据此推知,当时的英国
流向目的地 殖民地 英国本土 其他国家
占总流向比重 25% 33% 42%
A.放松了对殖民地的侵略 B.取得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C.积极参与对世界的瓜分 D.国内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7.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我们知道,在人民群众中,现在响起了另一种声音,人们心中说:现在不用怕带枪的人了,因为他们保护劳动者,并且会无情地剥夺镇压者的统治,这就是人民的感受。”这说明当时
A.苏维埃政权具有人民性 B.十月革命是人民发动的
C.苏俄国内战争取得胜利 D.反动势力正在反攻倒算
8.明朝中后期,内阁草拟的决策意见常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无定员,一般由东厂提督等大太监充任)用红笔代皇上批示,但秉笔太监的意见必须由掌印太监审核,若掌印太监认为可以,则盖上御玺;若认为不行,则会要求秉笔太监重批。这反映出当时
A.皇权专制遭到严重削弱 B.权力制衡机制完善
C.中枢决策权力高度集中 D.内阁权力遭到架空
9.19世纪初,英国议会下院有一半以上议员由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指派,有些“腐败选区”已渺无人烟,仍照样选派国会议员。据1821年调查,有三个“腐败选区”的人口才375人,却要选举议员60名。而人口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兹等则没有国会议员的名额。由此可知英国
A.贵族阶层把持政府大权 B.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参政
C.议会下院改革势在必行 D.政党分肥制度腐败严重
10.19世纪末,维新派把救亡与维新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他们没有正面反对帝国主义,还对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存在幻想,他们希望把自下而上的运动与自上而下的变革结合起来。由此可见,维新派
A.注重调动各方积极性 B.具有进步和保守的两面性
C.主张革命与改良并重 D.注重变革中国的君主政体
11.东汉顺帝临时抽调八位“风俗使”“分行天下”,对“刺史、二千石有赃罪显明者”,要求通过驿马立即上报,直达皇帝,取旨处理,县令以下则就地“收举”。据此,“风俗使”在当时
A.保证了监察的规范有效 B.拓宽了对地方监察的渠道
C.缩小了基层治理的权限 D.体现了法律儒家化的趋势
12.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明确规定中正官必须是中央政府的在职高官,这实际上是将地方的乡里清议纳入朝廷选举的轨道。同时,这些高官对乡里清议的私家操纵也因此取得合法地位。由此可知,这一规定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豪强的妥协 B.加强了专制皇权对地方的控制
C.实现了政府对民间舆论的控制 D.有助于扩大士族的政治影响力
13.唐代,吏部考功司专门负责官员政绩、德行等考核,由考功郎中主持,参与官员考核的专职官员多达50余人,尚书省另派大臣前往主持。这一做法旨在
A.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B.完善科举选官制度
C.减少政治决策失误 D.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14.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1426年,又在南榜和北榜中各拿出部分份额,指定录取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这几个西南省份的士人。这一举措旨在
A.加强统治的稳定性 B.促进全国尚学风气的形成
C.完善人才选拔制度 D.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
15.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初建,由于通用型人才更适合从事行政业务,英国文官录用更倾向于文科毕业生。20世纪初,文官队伍中则出现了律师、医生、工程师和统计师等技术专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科技发展与生产相结合 B.通用型人才录用的减少
C.官员选拔程序更加公平 D.英国政府管理职能扩展
16.19世纪初,英国以党派为基础任用的官员,常因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替而大批更换;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不与内阁同进退的“文官”,不参加党派之争,一般终身任职,执行政府的决策,论功奖惩。这一变化
A.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 B.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结合
C.消除了官僚腐败现象 D.说明君主立宪制日益完善
17.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强调公开竞争考试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把文官的任用建立在“功绩制”的基础上,禁止文官参加党派政治,不与总统共进退。该法案的颁布
A.遏制了政治腐败的现象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缓和了党派之间的冲突 D.体现了行政中立的原则
18.下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美国联邦政府文官数量。据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文官数量的变化
时间 1883年 1900年 一战期间 罗斯福新政时期 二战初期
数量 13万 约20万 30万 50万 140多万
A.导致了总统权力的扩大 B.适应了政府职能的扩张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确保了政府官员的廉洁
19.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据此可推知
A.学堂选官制度尚未建立 B.儒家思想已丧失正统地位
C.新式教育备受大众质疑 D.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
20.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有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甄别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其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察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甄别合格证书,可继任原职,不合格者被免职。北洋政府时期实行甄别的用意在于
A.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 B.保持行政连续性与稳定性
C.完善公务员任职体系 D.为守旧官僚暗开绿色通道
21.国民政府考试院曾制定详细的法规用来甄别、审查、任用政府公务人员,而国民政府却在法规中塞入了“革命功勋”的条款,以致党龄在五年以上的党员都成了有“革命功勋”的人,可以安然留在政府里,并且步步升迁。这一现象反映出
A.公务员构成日益单一 B.国民党专政色彩浓厚
C.考试院权威已经丧失 D.文官晋升制度较完善
22.下表是1978-2011年我国部分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内容。这些改革
1978-1986年 明确提出干部“四化”的方针;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等
1987-1999年 提出分类管理改革,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0-2011年 制定实施《改革纲要》,颁布实施《公务员法》
A.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 B.促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
C.变革了党管干部的组织原则 D.逐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建设
23.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 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24.秦律规定,若子女不认真生产来供养父母,还口出怨言顶撞父母,就算违法。如果被外人揭发,原先忍而不发的父母也会受到处罚。如果官方抓捕不利,主管的乡啬夫以及县令、县丞也会受到处罚。这反映出秦律
A.全面渗透儒家伦理观 B.注重改良社会风俗
C.具有轻罪重罚的特点 D.维护司法程序公正
25.宋代乡约制度的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势力的不断强化 B.基层社会民主的完善
C.道德教化功能的丧失 D.民间自治精神的宣扬
26.明朝《林氏族范家训》告诫族人:“孝为立身之本。若不孝于亲,必不能忠于国,友于兄弟,睦于宗亲、乡党,和群于社会,必反为社会之蠢虫。”材料可说明明朝家训
A.是儒家和法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蕴涵着家国一体的儒家伦理观
C.对忠和孝两种思想的艰难抉择 D.深受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影响
27.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以下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前言部分宣扬君权神授 B.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C.以保障平民利益为核心 D.限制了贵族阶层的权力滥用
28.中世纪欧洲教会法主要是关于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个人的品德、生活守则的一些宗教规则、章程和法规。同时,教会法对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都有所涉及。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矛盾尖锐 B.教会注重维护社会秩序
C.公正司法贯穿全社会 D.基督教伦理法律化趋势
29.中世纪时,人们结婚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但需要教会主持,举行宗教仪式。17世纪的新教徒结婚,则需要家长的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但可以不采用宗教仪式。这一变化
A.体现了人文意识的觉醒 B.表明婚姻摆脱了宗教影响
C.反映了世俗权力的提升 D.说明政府对人身控制增强
30.拿破仑统治时期,颁布法典保护私有财产,允许反对革命的贵族回国,并归还了一部分他们被剥夺的土地。同时限制言论自由,定期审查出版物,利用宣传的力量有组织地操纵公共舆论。拿破仑的措施
A.激发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 B.践行了人人平等的启蒙精神
C.体现了旧贵族阶层的利益 D.致力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发端于先秦,确立于秦代,经两汉发展,至唐代趋于定型。秦统一六国后,设御史大夫,执掌监察之权,并设垂直御史监察系统。汉承秦制,武帝时期设立刺史,其颁行的《六条问事》是古代监察制度法制化的重要一步。唐代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台、台院、殿院、察院和谏官体系。宋代实行了台谏合一制度,地方建立监司、通判,严防结党营私。明初,设都察院监察百官,以为皇帝耳目之寄;又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地方设监察御史。明代制定的监察法律以《宪纲条例》最为完备。清代基本继承明代监察制度,制定的《钦定台规》成为中国古代监察法的一部代表之作。
-摘编自邱前锋《中外监察制度流变兼论我国监察权的法制化》
材料二 西方在奴隶制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产生了监察制度。当时,行使监察权的主体往往是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或元老院等,即使是独立的监察官或监察院,往往也是对公民大会负责。其监察制度依据的理论,无论是在古希腊、古罗马,还是中世纪实行等级的欧洲诸国,比较强调分权和权力之间的制约。西方古代尤其是在欧洲中世纪的等级君主制下,国王虽然是国家的象征,却只是封建领主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因此,议会监察体现的乃是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对于王权的约束。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古代监察制度的不同之处。(6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汉代统治者吸取秦“急法不赦”而国家速亡的教训,推行了一系列的赦免措施,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赦免体系。汉代赦免权取决于皇帝一人,即使已经被赦免,事后皇帝又可以各种理由废除赦免。同时王公贵族拥有赦免的特权,高级官吏也享有一定的免罪权。赦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正月到六月,如明帝中元二年,因“方春戒节,人以耕桑”颁布赦令,允许“天下亡命殊死以下,听得赎论”。对特殊群体,统治者也给予一定的照顾,“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人从坐者,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
-摘编自孙雪《儒学与汉代赦免制度研究》
材料二 唐代赦免制度的设计相对其他朝代更加成熟。统治者吸取了以前朝代赦免制度的精华,并把赦免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固定下来,还为之设定特定的仪式。对于赦免之人,不仅允许罪犯自新,而且在赦书中要求相关有司不得对其进行刁难。唐代赦免制度中宽宥仁慈的民本思想以及与之合法化的表现形式,同现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殊途同归。
-摘编自刘艳丽《唐代赦免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赦免制度实行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赦免制度成熟的表现,说明实行赦免制度的现实意义。(9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进入20世纪以后,广兴学堂以培育人才成为举国上下普遍的、强烈的呼声之一,清政府也采取了从“变通科学”到“废除科举”和倡办学堂、奖励留学等一系列措施。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推广,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的附庸地位,有利于教育的独立和教育的社会化、普及化。传统的私塾、书院采取授徒的方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儒家经典,其目的在于获取功名,登上仕途。新式学堂采用课堂讲授和分专业、分课程教学,内容除保留部分“读经”课程外,还增加了较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以及图画、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据统计,在清末的普通学堂(含初小、高小、中学和师范)里,“读经”课程平均只占27.1%。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了21种理、工、农、医专业,其中开设的西方自然科学课程有465种。文、法专业中,新设课程包括政治、法律、经济、财政、文学、历史、教育、商业、银行、哲学等。相对于八股诗赋、四书五经来说,这些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完全是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
阅读材料,围绕清末教育与科举关系的变革,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一、选择题
1.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中国”指国之中央,天下中心,“宅兹中国”大意为居住在天下之中,属于地理概念,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地区商业繁荣,不同地区的产品出现在非产地的地区,这与当时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地区商业繁荣,与资本主义萌芽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未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排除D项。
3.D【解析】根据材料“吃八路,穿八路,住八路”“好日子是毛主席给的”“我得报恩”体现人民对共产党及领导军队的支持和拥护,主要是由于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这是土地改革的结果,D项正确;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是在1948年,排除A项;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4.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走合作社的道路”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它的风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路获得认同,C项正确;合作社道路并不是土地改革,排除A项;合作社道路也不是人民公社,排除B 项;D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5.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亚北非地区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D项正确;“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B 项也不是主要因素,排除;国家的组织能力并非材料所述文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
6.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的大量金融资本流向了国外,这种现象实际上不利于本土产业的投资,表明生产与资本分离的现象有所强化,这使得英国的工业设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并未得到有效的更新与升级,从而使英国痛失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D项正确;由材料数据可知,英国对殖民地投资占25%,说明英国对殖民地侵略并未放松,排除A项;由英国资本的流向无法得出其金融地位,排除B项;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十月革命建立的政权下,军队是保护人民的人民军队,由此说明苏维埃政权具有人民性,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苏维埃政权的特点,并不是十月革命的发动者是谁,排除B项;题干时间是“十月革命后”,据此无法判断国内战争是否取得胜利,排除C 项;材料没有体现反动势力的动向,排除D项。
8.C【解析】根据材料主要信息可知,内阁草拟的决策意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皇帝进行批示,但秉笔太监的意见必须由掌印太监审核,这说明当时的中枢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专制加强,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内阁权力的变化,排除D项。
9.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议会下院的议员选举规则并不合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参政权利没有得到合理分配,随着英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势在必行,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党分肥制,排除D项。
10.B【解析】材料信息显示,维新派把救亡与维新紧密联系在一起,希望把自下而上的运动与自上而下的变革结合起来,这体现的是救亡图存的积极的一面;但他们没有正面反对帝国主义,还对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存在幻想,这体现了一定的软弱性和保守性,B项正确;A项表述中“各方”的说法绝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维新派以改良为主要手段,排除C项;D 项与材料信息和史实不符,排除。
11.B【解析】据材料东汉顺帝临时抽调八位“风俗使”对“刺史、二千石有赃罪显明者”等官员进行查处,说明政府拓宽了对地方监察的渠道,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D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2.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中正官选任官员的过程中受到了家世门第的影响,体现了士族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增强,有助于扩大士族的政治影响力,D 项正确;A、B两项均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3.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唐代封建政府注重对官员政绩、德行的考核,目的是提高国家治理效能,A 项正确;材料所述并非科举制度,排除B项;政府的决策由国家的中枢权力体系决定,与官员的考核机制无关,排除C项;D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14.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时期由于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不一,设置南北榜主要是为了照顾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实现全国的统一和平衡,从而加强政治的稳定性,A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本身就有助于全国尚学风气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举措主要是为了地域平衡,并不是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的表现,排除C 项;科举制在设立之初就开始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而不是到北宋时期,排除D项。
15.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初英国文官队伍中出现了律师、医生、工程师和统计师等技术专家,与英国政府管理职能扩展延伸到法律、医疗、工程、统计等经济社会的更广阔、更专业领域有关,D 项正确;A项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比较不能断定通用型人才录用减少,排除B项;通用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属于官员选拔的标准,而非选拔程序,排除C项。
16.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前期英国因为以党派为基础任用官员,会因政府更替导致官员大批更换,后期采用不参加党派之争的文官进行执政,官员终身任职,不会因政党的更替而导致官员更换从而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这就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与管理相分离而非相结合,排除B项;C项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 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17.D【解析】从材料可知,美国把文官的选拔和考核的原则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有利于文官选拔与管理的相对独立与公开公正。并且法案规定禁止文官参加党派政治,这体现了文官制度的中立原则,D 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法案施行的结果,排除B项;文官中立有利于公共行政的稳定性,并未改变美国的政党政治,排除C项。
18.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美国联邦政府管理职能急剧扩展,其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文官数量的增多适应了政府职能扩大的需要,B项正确;文官数量的增加不等于总统权力扩大,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
19.D【解析】据材料“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可知,1905年废科举制后,传统的士人阶层深受影响,欲图他业以谋生,即将被分流,D项正确;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确立,而材料是1905年废科举,排除A项;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B项;C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20.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洋政府对于政府官员的能力和行政水平的甄别,意在选拔出真正的行政人才,这对于行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B项正确;材料设问属于目的,而学习西方文官制度属于方式,排除A项;C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北洋政府
时期的甄别不利于守旧官僚的留任,排除D项。
21.B【解析】由材料可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对于国民党员特别优待,这主要是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局面所造成的,B项正确;国民党党员在公务员晋升中享有特殊地位并不意味着公务员构成日益单一,排除A项;考试院权威丧失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晋升制度存在缺陷,排除D项。
22.A【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干部队伍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A项正确;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改革完成的说法错误,排除B 项;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上述变革也是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进行的,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3.C【解析】由夏商西周时期的“临事制刑,不预设法”到春秋后期“铸刑书”“作竹刑”“铸刑鼎”说明,随着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势力不断壮大,法律由具有随意性和不成文的传统逐渐发展为固定的成文法,这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关系变动的需要,C项正确;A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4.B【解析】秦朝通过法律形式来规定子女对父母的供养,这说明秦律注重改良社会风俗,B项正确;A 项“全面”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体现轻罪重罚,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法律规定,和司法程序无关,排除D项。
25.A【解析】据材料可知,宋代乡约主要起道德教化作用,明清时期,乡约中增加“圣谕”内容,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在基层治理的渗透,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讲到明清时期乡约增加“圣谕”内容,不代表道德教化功能丧失,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民间自治信息,排除D项。
26.B【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朝《林氏族范家训》教化族人以孝为本,注重在家族内孝悌、友爱、和睦,就可以忠于国家、和谐于社会,因此明朝家训中包含家国一体的儒家伦理观念,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家训内容只涉及儒家思想,而没有法家思想,排除A项;明朝家训注重忠孝的结合,而非二者进行抉择,排除C项;D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27.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保护私有制,《十二铜表法》作为成文法有利于限制贵族阶层的权力滥用,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前言部分未涉及君权神授,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共和时代制定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排除B项;罗马法维护的是贵族和富人而不是平民的利益,排除C项。
28.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中世纪教会法对教会本身和教徒的生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这有利于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且无强力的状态下维护社会秩序,B项正确;A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材料反映教会法对教会本身和教徒生活做出相关规定,并不是司法层面,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9.C【解析】材料提及相比于中世纪,17世纪新教徒结婚“需要家长的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皇的权威,加强世俗权力,C项正确;人文意识在之前就已觉醒,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0
.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拿破仑的这些措施有利于稳定社会舆论,减少反对势力,进而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 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拿破仑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归还贵族被剥夺的土地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非代表旧贵族阶层的利益,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31.(1)历史悠久;监察机构逐渐独立,机制相对完备;台谏逐渐合一;监察官位卑权重;监察方式多样化;监察制度逐渐法制化;服务于君权,强化君主专制。(8分,任答四点即可)
(2)行使监察权的主体不同:中国由御史、谏官等担任;西方是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或元老院。依据的监察理论不同:中国来自于法家倡导的君主集权理论;西方带有分权制衡的思想。类型不同:中国古代属于司法监察;西方属于议会监察。监察目的不同:中国服务于皇权;西方是统治阶层内部对王权的约束。(6分,一个大角度为一点,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发端于先秦,确立于秦代,经两汉发展,至唐代趋于定型”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设御史大夫,执掌监察之权,并设垂直御史监察系统。汉承秦制,武帝时期设立刺史,其颁行的《六条问事》是古代监察制度法制化的重要一步。唐代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台、台院、殿院、察院和谏官体系。宋代实行了台谏合一制度”得出监察机构逐渐独立,机制相对完备;台谏逐渐合一;根据材料一“明初,设都察院监察百官,以为皇帝耳目之寄;又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得出监察官位卑权重;监察方式多样化;监察制度逐渐法制化;综合所学和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服务于君权,强化君主专制。
(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可从行使监察权的主体、依据的监察理论、监察类型和监察目的等方面进行对比。从监察主体上来说,中国由御史、谏官等担任;西方是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或元老院;从依据的监察理论上来说,中国来自于法家倡导的君主集权理论;西方带有分权制衡的思想;从监察类型上来说,中国古代属于司法监察;西方属于议会监察;从监察目的上来说,中国服务于皇权;西方是统治阶层内部对王权的约束。
32.(1)皇权至上;贵族特权;关注弱势群体;适应农时。(5分,任答三点即可)
(2)表现:形成法律制度;设定特定仪式;允许赦免人自新。(3分)
现实意义:弥补法律不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6分)
【解析】(1)据材料一“汉代赦免权取决于皇帝一人”得出皇权至上;据材料一“王公贵族拥有赦免的特权,高级官吏也享有一定的免罪权”得出贵族特权;据材料一“对特殊群体,统治者也给予一定的照顾”得出关注弱势群体;据材料一“赦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正月到六月”得出适应农时。
(2)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赦免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固定下来”得出形成法律制度;据材料二“还为之设定特定的仪式”得出设定特定的仪式;据材料二“允许罪犯自新······不得对其进行刁难”得出保障自新(注重赦免后保障)。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宽宥仁慈的民本思想以及与之合法化的表现形式”得出弥补法律不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据材料二“同现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殊途同归”得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33.示例:
论题:科举制的废除使教育发展迎来了冲击与新生。(2分)
阐述:清朝末年,在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的刺激及“西学东渐”诱导下,清廷最终选择废除科举选官制度,采取学堂选官、留学生毕业生选官制度。此后,学堂合格毕业生可获得与科举出身相应的待遇,享受优先入仕的机会,这增加了新式学堂教育对读书人的吸引力。新的选官制度为读书人接受教育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也为传统教育的转型指明了方向;从清廷官办学堂的构成看,虽然传统的经学比例仍然不低,但学生的知识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改变,新的价值观念和择业思想影响着青年知识群体,使他们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固有道路,广泛涉及教育、科研、工业、商业、财会、医学、法律、新闻出版等行业,这也为职业教育的近代转型创造了重要条件。(8分)综上所述,科举制的废除是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重
要里程碑。这场改革给中国传统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层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2分)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推广,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的附庸地位,有利于教育的独立和教育的社会化、普及化”,围绕清末教育与科举关系的变革,可拟定论题为:科举制的废除使传统教育迎来了冲击与新生。其次,可从清末教育改革背景方面分析清末,在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的刺激及西学东渐诱导下,清廷最终选择废除科举选官制度,采取学堂选官、留学生毕业生选官制度。与科举密切相关乃至为科举服务的传统教育由于无法适应时代潮流而遭到剧烈冲击。然后阐述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后,新式教育为传统教育指明方向,传统教育获得新生,最后总结科举制的废除是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这场改革无疑给中国传统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层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县民族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