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肥城市慈明学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慈明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1808年,拿破仑趁西班牙国内发生内乱时率军入侵西班牙,将其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扶上了西班牙的王位。西班牙国内的政治变动随即引发了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动荡,拉开了对整个美洲未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独立运动的序幕。据此可见拿破仑战争( )
A.引发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B.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社会
C.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 D.推翻了欧洲的贵族政治
2.下面所示资料集中反映了欧洲中世纪( )
教育目的宗教化 科学要从神学,神学理论高于其他知识 培养教会人才,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教育内容神学化 教育内容主要有神学和七艺,神学有《圣经》、祈祷书和教会礼仪; 七艺主要由古希腊内容演变而来,经过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 教育方法原始、烦琐、机械 维护神学和教会绝对权威,要求学生盲目服从《圣经》和教师 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A.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B.宗教改革兴起的根源
C.基督教服务于王权 D.基督教传承世界文化
3.《曾子大孝第五十二》云:“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据此可推知,当时“孝”( )
A.重视血缘伦理 B.孝道融入礼法 C.社会行为规范 D.国家政治伦理
4.这一地区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是通往四方的大十字路口:往北,可以进入高加索,穿越过去就是东欧;往西,可以通往中欧;往东,可以到伊朗和印度;往南则是阿拉伯半岛,还可以进入非洲。以下文明属于“这一地区”创造的有( )
①从1到9的数字
②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③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④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图1、图2分别为1970—2008年若干年份的世界贸易额占GDP总量比重和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量(单位:亿美元)变化统计。表中趋势的出现得益于( )
A.南北发展差距缩小 B.跨国公司加速发展
C.冷战局面得以结束 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6.《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希腊神话和传说故事。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
A.是很严谨的史学专著 B.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是较可靠的一手资料 D.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7.下表为建国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统计,据此可知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 )
年代 1949 1957 1962 1965 1978 2008
我国公共图书馆个数 55 400 541 577 1218 2819
A.率先实现服务职能的拓展 B.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C.坚持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 D.旨在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
8.1831—1840年间,受政府资助来澳的英国自由移民人数为4.3万人,是过去40余年的2.8倍;到1851—1860年移民总数达到顶峰。当时的澳大利亚被许多同时代人视为“工人的天堂”。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工人大量移民大洋洲 B.英国工业化渐趋放缓
C.澳大利亚成为罪犯流放地 D.澳大利亚文化多元化
9.1983年初,中共中央在《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对重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是完全必要的,但品种不宜过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农产品,继续实行统购派购;对农民完成统购派购任务后的产品和非统购派购产品,允许多渠道经营。该规定( )
A.表明农村深受商品经济冲击 B.推进了农业的规模集约经营
C.赋予农民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D.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0.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和他的继承者们在征服的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表现出相当大的尊重,东方人也愿意接纳征服者带来的部分外来习俗。”该学者意在强调,亚历山大东征( )
A.受到东方各国人民的欢迎 B.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往 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11.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拥有人类文明四个起源地中的三个: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以及印度河谷。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时,除高级将领为波斯人外,中下级将领多为各个地区、族群的首领,穿着他们自己的装束,使用独特的武器,说他们自己的语言。这些反映出波斯帝国( )
A.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力弱 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政策
C.规模的庞大和构成的复杂 D.积极维护世界文明格局
12.如图为古代文明的历史地图(局部),图中的路线所展示的是( )
A.汉朝与罗马的交往 B.伊斯兰教的传播路线
C.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D.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
13.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人逐步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在穆斯林统治期间,大量当地土著人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阿拉伯人通婚,讲阿拉伯语,广泛吸收外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为荣。由此可见,阿拉伯人的统治( )
A.以促进文化多元化为宗旨 B.以文化殖民为主要方式
C.造成当地民族意识的消泯 D.推动了区域文化的重构
14.陈毅曾说:南昌起义回答了人民要进行武装斗争的问题,但没有解决怎样进行武装斗争的问题。知道搞武装斗争不容易,知道怎样搞更不容易……八一起义提出了问题,是毛主席在井冈山解决了问题。毛泽东“解决了问题”,根本上得益于他( )
A.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科学总结国民革命的教训
C.发扬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 D.得天独厚的军事指挥才能
15.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中认为,遗产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财产,巨额遗产应当收重税;资本家可以将企业利润按一定的百分比奖励给劳动者,并建议劳动者与资本家合伙经营,或自行建立合作组织。他的这一观点( )
A.旨在缓和分配不均的矛盾 B.受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影响
C.反映消灭剥削的社会共识 D.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二、论述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马启超曾分中国史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阶段,而以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为“亚洲之中国”时期,从秦至清约2000年间,中国是亚洲历史舞台的主角,中国文明如同水向低处奔流,气体由浓聚点向稀释区扩散,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和后来独立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大规模地受容中国文化。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围绕“亚洲之中国”这一主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17.【根据地与敌后抗战】
材料一: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獠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八路军在华北战略展开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敌后抗战的战争形式以“游击战”为主的原因。
三、材料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埃及有储存档案契约文献的传统,神庙是早期图书馆的雏形。托勒密一世和托勒密二世曾为亚历山大图书馆大力招揽希腊翻译家和东方贤士。公元前270年左右,阿基米德受邀来馆研究流体静力学。索斯特拉图斯受邀设计了后来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岛上的灯塔。图书馆还翻译了众多古代东方文献,赫卡泰乌斯因此才写出了著名的《埃及史》。作为希腊化时代的学术文化中心,主馆在公元前48年左右毁于罗马人的战火。
——摘编自汪世超《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
材料二: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极其发达,巴格达智慧宫即为其国家图书馆之一、由哈里发麦蒙于公元830年下令建造。它集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于一体,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建立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机关,研究的内容包括哲学、医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数学、机械、建筑、伊斯兰教教义和阿拉伯语语法学。在政府的主持下,当时一流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把大量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古籍翻译成阿拉伯语。
——摘编自时冬梅《论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图书馆兴盛的主要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智慧宫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共同之处。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2—1826年,英国对拉丁美洲各国发放了10次贷款,共2100万英镑;1826—1850年,英国对拉丁美洲各国贷款和投资总额达1亿美元。1824年,在阿根廷首都居住的英国商人已达3000人,约有100家英国商行在西属拉丁美洲开业,经办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对外贸易。英国还迫使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签订有利于英国商人的条约。例如,英国与巴西签订的商约,对英国进口货物税降低到15%,并且不准巴西对其他国家降低关税,从而保证了英国在巴西市场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1821年,美国对古巴的出口达454万美元,占对西属拉丁美洲出口总额的2/3以上。1822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宣读咨文,主张承认智利、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独立。1823年底美国宣布“美国不介入欧洲事务,欧洲也不能干涉美洲”。1824年,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决定解放古巴,美国极力反对。国务卿克莱说,古巴“在西班牙以外的任何大国的统治下,尤其在英国的统治下,美国有正当理由感到严重的不安。”1846年,美国迫使哥伦比亚政府签订条约,获得自由通过地峡的权利,并取得了地峡铁路和运河的修建权。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2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在拉丁美洲扩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在拉丁美洲扩张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A
16.答案:观点:古代中华文化对亚洲产生深远影响。
阐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断向亚洲国家辐射。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
综上,中华文化的辐射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17.答案:(1)意义:牵制日军,配合了正面战场;形成了持久抗战的基础;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扩大;发动群众,践行全面抗战路线。
(2)特征:大多处于山地,大多处于省际交界地带;数量多,分布广;大多分散于日占区、国统区,彼此犬牙交错;对日军所占交通要道和城镇形成包围之势。原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因地制宜;游击战的历史经验。
18.答案:(1)原因:延续了埃及优秀文化传统;亚历山大东征,带来大量希腊等外来文化;众多学者聚集与努力;统治者的大力推动。
(2)共同之处:都由统治者主导修建;都集藏书、翻译与研究功能于一体;都曾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与世界学术文化中心;都保存并推动了文化发展。
19.答案:(1)拉丁美洲基本独立,但自身发展落后;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殖民统治的衰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英美需要扩大市场;美国推行“门罗主义”。
(2)激化了英美在拉丁美洲的矛盾:推动了英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拉丁美洲经济半殖民地化;加剧了拉丁美洲经济结构畸形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拉丁美洲国家近代化;客观上增强了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肥城市慈明学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