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塔影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
高二历史
总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学者福山认为,夏、商时期的中国并没有完全形成明显的国家结构,周朝才真正具备国家形式的特征。周朝统治者对夏、商以来的氏族组织和血缘关系纽带进行了重大改造,变氏族为宗族,扩“亲亲”“长长”至“尊尊”“贵贵”,建立起了一种政治等级体系。由此可知,周朝
A.实现权力由分散到集中 B.民族文化认同意识逐渐增强
C.社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 D.政治建构呈现家国同构特点
2.下图是2021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墓葬的镂空有銎(qióng)铜戈,考古人员评价“这件戈的纹饰非常精美,后面方形的部分是镂空的,前部则是一个三角圆戈,这种器形,应该不是本地生产的,可能是来自当时中国南方、西南方,是非常珍贵的‘舶来品’”。这说明
A.西周冶铜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鼓励
C.分封宗法制促进了文化交流 D.地域文化要素助推中华文化整合
3.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一现象
A.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
C. 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D. 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4.小家庭结构至今还是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结构。春秋战国时期,小家庭结构逐渐成为家庭组织最基本的形态。不仅劳动者,即在官僚、富庶人家亦普遍建立起个体小家庭。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其成员间亲属关系而论,多是以一对夫妻为核心,及其未成年或虽已成年而未婚子女构成;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小家庭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B.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促使宗族制度瓦解
C.诸侯国以法律的形式强迫人们分居 D.长期的战争使得大批宗族大家庭灭亡或衰弱
5.如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 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地方官员权力较小 B.国家法律条文严酷
C.行政管理制度严密 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6.鲜卑政权代国在献帝(209年—213年)当政时,将原有的氏族部落一分为十,其中以拓跋部为核心。他还下令废除了之前氏族社会族内通婚制度,规定必须与外姓族人通婚。这些措施
A.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 B.结束了北方的分裂
C.壮大了鲜卑族的实力 D.意在推动民族交融
7.下表为汉武帝铸币制度调整表,该制度调整
年份 铸币重量 相关规制
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5年) 废三铢钱,铸五铢钱 钱文首创“五铢”,令郡国铸造。
公元前115年(武帝元鼎2年) 铸赤仄钱,一枚当5个普通五铢钱 令京师造,国家赋税收入均使用此钱。
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4年) 铸造五铢钱。标准重量3.26克,实测3.10克。 钱文“五铢”,重如其文。将郡国铸币权收归中央,专令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制度建立。
A.平抑了汉初的物价飞涨 B.契合了积极有为的时代主题
C.强化了货币的经济功能 D.加剧了地区间经济的不平衡
8.唐朝某一时期,“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的实施
A.增强了政府对土地的控制 B.缩小了征税对象和征税项目
C.适应了土地制度变化的趋势 D.实行人丁财产并重的征税标准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材料体现了北宋
A.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B.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
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
元朝,江浙、湖广、江西行省以镇压新征服地区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其治所往往设在便于与朝廷联络和指挥的水陆交通要冲;位于中原、关中及西南边境要地的陕西、四川云南、河南行省,则往往以控制军事重镇为重心;至于岭北、辽阳行省则以“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以及供给军需”为主要使命。这反映了元朝行省
A.导致了地方权力“大而不专” B.达到了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发展
C.使全国形成以北制南的格局 D.带有浓重政治控驭和军事镇遏色彩
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巡按御史由中央派遣,巡查地方行政、财务、教育、农田、水利、治安乃至风土民情;视问题轻重随即处理;或回京交有司处置;或交皇帝裁决;按察司为地方常驻监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明朝这一体制
A.标志巡视监察制度的开创 B.导致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化
C.有利于监察的全面和深入 D.完善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
明代张居正创立“考成法”,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以“安静宜民者”上,“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列下考。其方法是逐级考核,抚按以上述标准考核属吏,吏部以之考核抚按一级,朝廷以之考核吏部。据此可知,“考成法”
A.有利于治理体系的优化 B.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C.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D.凸显了监察制度的欠缺
明末《金薯传习录》描述番薯道:“世俗趋利,未有不籴贱而粜贵者也。惟于薯,则随掘随卖,周流以济食,无所积屯。即或切而为钱,屑而为米,干之亦可以兴贩于四方……”。这说明番薯的传入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C.解决了饥荒问题 D.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A.表达对社会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与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封建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领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人、汉人,同属臣民。”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
(1)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特点。(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儒学的兴起,是有其必然之势的,并非偶然之事。因为改正制度,兴起教化,非儒家莫能为。武帝即位时,年仅十六,成童未几,安知儒学为何事?所以与其说汉武帝提倡儒学,倒不如说儒学在当时,自有兴盛之势,武帝特顺着潮流而行。
——摘编自吕思勉著《吕著中国通史》上册
材料二
宋王朝建立之后,对民间文化的发展、对经济事业、对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没有过多的干预,从而形成了一种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这样的环境,为士大夫群体力量的形成,为士大夫参政议政和学术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适宜的外在条件。……说到宋代的学术成就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到“新儒学”。其实新儒学并没有什么新的儒家经典,所谓“新”,是指它对既有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这样的新阐释,是建立在中唐以来学术发展的基础上的。在唐代,很多儒学家反对佛学的教义,但是整体来说,那个时候儒家的力量并不足以和佛学抗衡。而发展到宋代,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思想,以及道家的一些观念,被儒家学者吸纳,融会贯通。一方面,儒、释、道之间有排斥、有辩驳;另一方面,也有吸纳。在这样的前提下形成的新儒学,其代表人物是格局更加宏大、知识更加渊博的一批精英人物。
——摘编自许宏、刘国忠等编著《中国通史大师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儒学出现“兴盛之势”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新儒学”形成的社会背景。(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认识。(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清朝入关前后,在满族的老家吉林、黑龙江等地建立了十多个用以练兵狩猎的围场。1681年,康熙建立了“木兰围场”。“木兰围场”位于漠南蒙古中心地带,北控蒙古,南拱京师,是清代前期北京通往喀尔喀蒙古、东北黑龙江以及尼布楚城的重要通道。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过程中发现八旗将士承平日久、耽于游乐、武力衰微,设立木兰围场后,驻防八旗官兵进驻,康熙皇帝几乎每年都在此地举行“秋狝”(秋季的围猎盛事),还利用“秋狝”中蒙古王公贵族扈从围猎之际,接见蒙古各部上层人物。
材料二
起初,清政府规定“蒙古民人毋得阑入”木兰围场。乾隆年间之后,木兰围场周边从事农业、商业的人员越来越多。随着秋狝礼废,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成为开围放垦的一股重要力量。1863年,热河都统瑞麟上奏“请开垦围场闲地,以济兵食”,清廷允准。到1880年,木兰围场“有原佃分佃七百一十余户”,“为内地乏食游民远来佣趁”。在清政府的政策松动下,20世纪初,木兰围场全部开围放垦,汉人大批进入。与此同时,围场周边的满族、蒙古族,直隶、赤峰等地的回族和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也开始涌入木兰围场。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雪峰《康熙皇帝与木兰秋狝》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木兰围场”设立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木兰围场”开围放垦的影响。(8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提取一个观点(可根据材料的全部或部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10高二历史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BAC 6-10:CBCCB 11-15:DCABB
非选择题:
16.【答案】(14分)
(1)措施:移民、筑城、设县。
意义:传播了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扩展了疆域;有利于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8分)
(2)特点:具有历史继承性,并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治理形式多样,以笼络安抚为主;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始终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推行边疆治理政策(或注重边疆的“屏藩”“拱卫”作用)(答出三点即可)(6分)
17.【答案】(14分)
(1) 原因:政治上: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加强;经济上:休养生息,国力强盛;个人作用: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汉武帝提倡尊崇儒术;儒家的优势:儒家具有改正制度和教化的作用;“黄老无为”的思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点1分,任答5点,共5分)
(2) 社会背景: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继承前代的学术成果;儒学家注重批判吸收、融会贯通;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1点1分,任答5点,共5分)
(3)认识:儒学的发展深受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影响;儒学既需要在改革中发展,又需要在融汇中创新。(1点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18.【答案】(14分)
(1)保持满族骑射传统;控制战略要地;提高八旗将士战斗力;加强与蒙古的联系;巩固边防。(每点2分,任意3点6分,共6分)
(2)影响:有利于缓解清政府财政紧张;有利于缓解人口压力/缓和人地关系;促进围场及周边地区的开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这一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每点2分,任意4点8分,共8分)
19.【答案】(13分)
示例:
观点: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2分)
阐释: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立丞相作为皇帝的行政助手。丞相在辅助皇帝的同时,其拥有的权力也对皇权形成威胁。自汉以来,历代君主不断采取措施削弱相权、加强君权。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丞相权力;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执宰相之职,唐太宗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宋代设枢密院、三司,分掌军权和财权,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丞相权力;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并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9分)
综上,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王朝权力冲突的主要表现,削弱相权、加强君权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至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是这种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2分)(如回答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只要言之成理,符合要求均可同等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