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长春二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5
6
7
8
91011121314
15
16
答案
A
BA
C
A
BAD
6
D
1,B从表格信息可知,鲁国的受封者为周公(长子前往),属于姬姓亲族,齐国的受封者姜尚为功臣,齐鲁两国
的受封主体不同,B项正确:由表中信息可知,鲁国在受封时非常注重礼节,而且有较完备的典章制度和礼仪
规范,但齐国对周礼的执行力度在材料中未明显体现,且姜尚治齐“因其俗,简其礼”,不能得出“完备”的结
论,排除A项:分封制下,周王并不直接控制诸侯国的内政,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两国存在姻亲关系,排
除D项。
2.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晋国铸造的刑鼎,明确了法律条文,有利于限制贵族的权力,顺应了奴隶
制不断瓦解的社会变革要求,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治思想的普及,排除B项:礼乐制度彻底消亡的说
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分封制以井田制为基础,然而材料并未涉及井田制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3.C桊朝改变为官必须有爵的规定,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有利于选拔文士为官,满足统一后国家治理的需
要,是对选官制度和官僚体制的完善,C项正确:材料所述为选官制度的变化,未体现宰相权力威胁皇权,不
能得出“激化了君相矛盾”,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将文化素质作为选官标准,排除B项:宗法血缘关系早在
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遭到破坏,“为官必须有爵”采取的是按照军功授爵和选官的做法,也是对“世官制”
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破坏。宗法血缘关系受到破坏并非材料所述变化导致的新现象,排除D项。
4.B根据材料可知,属国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缓解民族对立情绪,适应了边疆民族关系复杂的形势,统一多民族
国家得到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边疆治理助推国家发展,而不是拓展政治版图,排除A项:材料中对属国
制度的定义是管理少数民族的一种体制,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而不是与内地一休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边
疆治理,中枢机构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
5.A根据材料“拷囚不得超过三次,每次应间隔20天,总数不得超过二百,杖罪以下不得超过所犯之数”“老
幼废疾者不许刑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律法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呈现出宽仁慎刑的特点,A项
正确:材料体现了唐朝律法宽仁慎刑的特点,并非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排除B项;这些法律规定与礼仪制
度无关,排除C项:“防止”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
6.C材料“士欲舍科举而专义理,势有所不能,科举义理之学两进,日有所不给"”揭示了当时文人在科举制度下
的两难困境,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度使得学术研究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文人学习和研究学问的目的很大程
度上是为了应试,而不是出于纯粹的学术追求和对知识的热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的深人发展和创
新。状元王泽不识枇杷这一事件,凸显出当时某些文人知识结构的单一及科举制度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
题,C项正确:材料反映科举制的弊端和文人的处境,与民族关系、政治认同的关系不大,排除A项、D项;“知
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理论,排除B项。
7.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地方设置行御史台以及按察司等监察机构,能够对地方官员的行为和政务
进行监督和管控,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强化中央集权体制,A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地方
监察机构的设置,而非官员考核制度的严密化。文中未提及考核的标准、方式等与考核制度紧密相关的具体
内容变化,排除B项;单纯的地方监察机构的布局和调整,虽然对行政运行有重要影响,但并不能称之为行政
制度的重大变革,材料中缺乏其他行政领域如决策、执行等方面系统性变化的表述,排除C项;“杜绝”一词
过于绝对,实际中不可能完全消除官僚的腐败和低效现象,排除D项
8.B根据材料“巡抚和总督都是皇帝的心腹,一切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巡抚和总督皆
为中央委派,是皇帝的心腹,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这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一种表现,有利于加强中央集
权,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所述“一切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不符,排除;督抚制度的完善可以让熟悉地方军
政事务的军政大员施展拳脚,提高其行政效率,排除C项:“避免”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
9.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其实质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
专政,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权力集中于国民党而非主权在民,排除B项;以党治国是国民党“训政”的核
心,不是实质,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没有体现法律的重要性,排除D项。
10.D从材料“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
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目的是加强干部廉政建设以巩固新生政权,故
选D项。其他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B根据材料“在继续提倡吃大苦、耐大劳精神的同时,更注重表彩知识分子和经营型人才”并结合所学可
知,改革开放后,国家更加注重知识分子和经营型人才,折射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新型人才的需求,B项
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法治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排除A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国家战略的
【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5107B长春二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1-12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西周初年齐鲁两国的受封情况。据此可知,这两国
姜尚受封,在营丘(今山东淄博)建立齐国,对于违抗王室的伯侯之国,齐国有讨伐的特
齐国
权,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文化政策
周公自己受封,命长子伯禽前往,在曲阜建立鲁国,附近的若干小国,都是它的附庸。
鲁国
受封时,分有“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A.传承周朝完备礼仪典制
B.受封主体不同
C.内政为周天子直接控制
D.具有姻亲关系
2.公元前513年,赵鞅和荀寅率领晋国军队在今天的河南中北部汝水之滨修筑城防工事,同时,
向晋国民众征收“一鼓铁”铸造铁鼎,并在鼎上铸上范宣子所拟订的“刑书”,将其公之于众,史
称“晋铸刑鼎”。晋国的这一举措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要求
B.推动了法治思想普及
C.标志礼乐制度彻底消亡
D.动摇了分封制的基础
3.秦统一以前,赐爵与授官是统一的,为官必须有爵,“斩首一级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
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但在统一后,任命官吏不再以有无爵位为条件,不少大臣
如丞相王绾、隗状、冯去疾等不仅无爵,就连军功也没有。这一变化
A.激化了君相矛盾
B.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C.完善了官僚体制
D.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
4.属国是两汉安置归附少数民族的一种行政区划,能够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在中央政府
设置的流官之外,尚有另一套专门用来安置归附少数民族首领的爵位系统。这些少数民族首
领往往会被赐予归义侯、率众侯、仟长、佰长等爵位。这表明,汉代
【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第1页(共6页)】
5107B
A民族交融拓展政治版图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C.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
D.中枢机构运行呈双轨局面
5.唐朝对刑讯有如下规定:“刑讯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行杖”;“拷囚不得超过三次,每次
应间隔20天,总数不得超过二百,杖罪以下不得超过所犯之数”。此外,还规定老幼废疾者不
许刑讯等。这些规定
A.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B.保障了弱势群体的生活
C.有利于完善封建礼仪制度
D.防止司法官员滥用职权
6.宋末元初的词人赵文在《学蜕记》中指明:“士欲舍科举而专义理,势有所不能,科举义理之学
两进,日有所不给。”金末元初的文人刘祁在《归潜志》中记载:金章宗时,宋使进贡枇杷,章宗
命文人赋诗,状元王泽因不识枇杷而无法成诗。当时文人的记载
A.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对立
B.强调了知行合一的治学理念
C.体现出对科举制的反思
D.获得了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7.元朝地方设有两个行御史台,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正式定名为“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和“江
南诸道行御史台”。行台之下还设有按察司(后改为肃政廉访司),一司辖一道,亦以地理便宜
划分。这些机构的设置
A.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体制
B.使官员考核制度更趋严密
C.促成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D.杜绝了官僚的腐败和低效
8.巡抚原为明代临时派驻地方的中央官员,到清代成为常驻地方、统领一省政务的封疆大吏。
其后清代又有总督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巡抚和总督都是皇帝的心腹,一切秉承皇帝的旨意
行事。据此可知,清代实施督抚制度
A.导致了外重内轻
B.强化了地方治理
C.降低了行政效率
D.避免了决策失误
9.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确定训政时期党、政府、人民行使政权治权
之分际及方略案》规定:国民党对于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要“独负全责”:必须是“服从拥护中
国国民党,衙行三民主义”者,“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这反映出国民党“训政”的实
质是
A.独裁专制
B.主权在民
C.以党治国
D.法律至上
10.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曾谈道:“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
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
大乱。”毛泽东讲话的主要日的是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
B.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严刑峻法以提高治国水平
D.从严治吏以巩固新生政权
【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第2页(共6页)】
5107B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