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本试卷共43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B. 部落组织日益复杂 C. 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D. 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2.大汶口出土的墓葬品有明显的大小墓差异,小墓仅能容尸,空无一物;大墓随葬品多达数十件甚至百余件,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据此可知,大汶口文化( )
A. 已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 B. 代表了母系氏族社会成就
C. 生产技术发达领先世界 D. 奠定了多元一体文明格局
3.殷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急剧变革。殷人认为其有天下是“天命降监,下民有严”,西周成王则告诫诸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由此可知,殷周之变的内涵之一是
A.走向贵族分封政治 B.神权政治色彩消除 C.敬天保民观念产生 D.形成家国一体格局
4.甲骨文中显示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要由占卜来决定。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就是通过占卜,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于是迁都于殷。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5.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
A.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B. 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 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D. 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6.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观因素是( )
A. 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B. 国君谋求争霸战争中的优势
C. 道家学派提倡变法 D. 周王室衰微,失去政治优势
7.春秋时期,晋楚鄢陵之战中楚人苗贲皇为晋国出谋,楚国任用晋人伯州犁,出现了“楚材晋用”和“晋材楚用”的情况;战国时期,秦王重用楚国人李斯,“二十余年竟并天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华夏认同 B.不同学派提出各自主张,出现百家争鸣
C. 统治者为争霸招揽人才,推动士人流动 D.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8.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有专门保护牛耕的法律条文。每年都会评比耕牛,并进行考核,最后根据成绩进行奖罚;对于耕田的牛,如果发现牛变瘦了,还会对使用者进行惩罚。据此可知,当时秦国( )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振兴经济以富国强兵
C.鼓励进行土地开垦 D.精耕细作的农业发达
9.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
A. 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 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 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D. 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10.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渊源图。据图可知( )
A. 儒家思想居于核心地位 B. 儒法两派之争已见分晓
C. 诸子思想相互融合发展 D. 法家思想源于儒家体系
11.下列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先秦时期( )
A. 土地所有制变化 B. 农业技术进步 C. 民族交融的发展 D. 分封制的兴衰
12.春秋中期,晋政权逐渐为赵、韩、魏、知、范、中行氏等六卿控制。后来,韩、赵、魏、知四家联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并瓜分了两家的土地。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联合灭了知氏并瓜分其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由此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西周分封制度不断完善 B. 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渐趋确立
C. 国家统一进程不断加快 D. 周朝传统统治秩序渐遭破坏
13.秦朝时期,设置的行政管辖区基本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例如北地、上党、太原、河东、代郡、雁门等郡都以一个肥沃的盆地或平原为核心,然后推广到四周的高原或山地。这种行政区划( )
A.说明了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整顿
C.凸显了耕地对农耕经济的重要性 D.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14.秦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中,县、乡一级的正式官员是县令和乡啬夫。但《里耶秦简》中却记载秦统一后在东方六国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乡守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这说明秦朝( )
A. 地方官员权力被削弱 B.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 尊重东方六国的传统 D. 官僚制度尚不完善
15.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
A. 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 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
C. 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 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1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这表明他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废除分封 B. “焚书坑儒” C. 农民起义 D. 统治者的暴政
17.秦统一以后,秦始皇先后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主要( )
A. 有利于秦朝赋税增加 B. 巩固了秦王朝的长期统治
C. 巩固了当时的分封制 D. 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18.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统岭南,把“西南夷”纳入版图。这些举措
A.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实现了全国范围的长治久安
C.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 违背人民的意愿加速了秦的灭亡
19.当时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宗法时代的周天子绝对不敢设想的。这缘于秦朝( )
A. 发达的交通网络 B. 得到人民的支持 C. 有力的制度保障 D. 休养生息的政策
20.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且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业绩,宣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然而就在一次巡途中,随从车辆被刺客掷出的铁锥击中,秦始皇侥幸逃生。后来,又有人在陨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标语。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东方六国全都真正臣服于秦始皇 B.秦始皇巡视各地,特别关注民生问题
C.外表强盛的秦朝,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D.秦朝的统治基础非常稳固
21.从吕思勉《秦汉史》目录中,看到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 )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一节 元帝宽驰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三节 衰帝纵恣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①朋党之争与外戚干政 ②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③皇帝无能与宦官乱政 ④社会动荡与边疆不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2.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政治 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经济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思想 尊崇儒术
军事 反击匈奴袭扰
A. 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 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23.东汉末年为了对抗农民起义,出现了许多“坞堡”。坞堡是豪强地主以血缘和地域为载体,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而形成的武装组织,且耕且战,自保自存。这一组织( )
A. 是政府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B. 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素 D.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24.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匈奴为黄帝后裔;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了“王者爱及四夷”的政治主张;司马相如在《告巴蜀太守书》中大力颂扬远人归附、四夷臣服的景象。这表明,西汉时期( )
A. 朝廷治理边疆卓有成效 B. 士人的民族观念已趋向一致
C. 华夷一体观念得到宣扬 D. 边疆各族与内地的交流频繁
25.西汉文帝曾立下遗嘱《薄葬诏》:“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薄葬之风盛行一时;而汉武帝以后的贵族墓葬中往往包括错金银器、车马器、布帛衣衫等随葬品,这一变化表明西汉( )
A. 理学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B.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C. 伦理道德观念深人人心 D. 君主专制遭到严重打击
26.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
A. 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 B. 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C. 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 D. 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
27.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人之主大,天地之参也”“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君子(一般指高层)是社会民族的栋梁,可以驾驭万物,自然也就是人民的父母。由此可知,董仲舒( )
A.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 B.强调完善个人的修养
C.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 D.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28.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太学弟子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
A.促进学术自由 B.推动教育普及 C.巩固儒学地位 D.培养实用人才
29.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30.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
A.西汉大一统的局面 B.北方加速民族交融 C.华夏认同观念勃兴 D.中原正统意识淡化
3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图所示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
A. 东汉、南宋、西晋 B. 蜀、西晋、隋朝 C. 西汉、西晋、唐朝 D. 蜀、西夏、战国
32.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人口锐减,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东汉末年出现
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B. 官僚集团的内讧
C. 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D. 民族间战争不断
33.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
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B.有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
C.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D.不利于对地方有效管理
34.魏晋时期士族如与庶人通婚,就会成为门阀之玷(污点)。如与比庶人地位还低的工商杂户通婚,则将被降籍甚至被加罪。这一现象说明此时( )
A.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B.门阀制度导致了阶层固化
C.重农抑商政策加强 D.九品中正制影响门第观念
35.东吴前期,都城建业的人口仅在十万上下,其余县城的人口一般仅为两三千左右;东晋南朝时期,城市人口大为增加,仅都城建康一地人口就接近一百万,而一般郡城县城内人口也有近万人。这反映出当时( )
A.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 外贸范围得到拓展 C. 草原民族开始南迁 D. 南方实力远超北方
36.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当时的中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与此同时,荆州地区却“沃野万里,士民殷富”,江东一带“煮海为盐,境内富饶”,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一状况( )
A. 导致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B. 影响了人口的区域分布
C. 促进了商业的迅速发展 D. 引起了地方制度的剧变
3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国君主多用“武”谥(谥号),有学者认为这不仅是对开国君主生平事迹相对客观的反映,也是继位者对开国君主“武功”的溢美。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武”谥的使用( )
A. 表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 反映出儒学文治功用的削弱
C. 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D. 体现了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38.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
A. 取代皇权政治 B. 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 确保政权稳固 D. 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39.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 旨在终结宰相制度 B. 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 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D. 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40.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 抵制土地兼并 B. 促进人口增长 C. 增加财税收入 D. 稳定个体小农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秦国君主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了变法活动,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包括:商决变法时,为了加强管理,对居民进行户籍登记,以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实行连坐制度,一家犯法,其余人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的,就要同罪连坐。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不再授予爵位;对于乡里聚众私斗的人,按罪处罚。新法规定,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县制。商鞅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把全国分为41县,县设令以主持县政,设尉负责军事。县下辖若干乡镇。后来,秦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带有边防军事管理的性质,因而郡的长官称为守。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秦国商鞅变法进行评价。(8分)
4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以前的主要经济区是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从西周开始,泾渭流域成为新的经济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五大经济区;两汉时期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方黄河流域基本经济区,而南方江淮地区则相对落后。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南朝时期的土地开发利用取得重大成就,不仅平原地区的荒田得到进一步的垦辟,而且偏狭的山间土地以及大量的池泽湖荡也被相继耕垦。士家大族大力营建田园,把一直沉睡的荒山野岭改交成农业生产基地。……宋孝武帝大明初年颁布“占山格”,规定官吏依品占有山林川泽,第一品允许占3顷,直至“第九品及百姓一顷”。经过长期的开发,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产区。
——摘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两汉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8分)
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滑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后,秦的疆域,“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在这个广大地区内居住着各族人民,由于统一在一个国家政权之下,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秦王朝的建立,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开始的政治、经济制度在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的意义。(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