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当时的社会局面不包括()
A.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减轻B.人口大幅度增长
C.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D.大运河上漕运繁忙
2.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3.下图为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制的《步辇图》,该图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张骞通西域
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但郭沫若却说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5.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主要肯定
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A.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B.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全一致
C.《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D.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
6.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7.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晚年拒绝纳谏,武则天耗费巨大财力建造佛教器物,唐玄宗在位后
期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我们从中获得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A.三位帝王成就了“贞观之治”B.他们“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封建帝王有明显的历史局限D.武则天时朝政迅速走向腐败
8.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 ()
9.如果我们想去日本探索中日友好的实物见证,可以去()
A.大雁塔B.唐招提寺C.大昭寺D.大明宫
10.马克思曾说:“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历史的话,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而这部巨著则在重建印度史学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是()
A.《史记》B.《大唐西域记》C.《梦溪笔谈》D.《西游记》
1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诗。这次起义()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B.平定了安史之乱
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2.唐朝历21代,前后共289年,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与唐朝灭亡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禄东赞B.黄巢C.安禄山D.朱温
13.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民族大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政权并立
14.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名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戍”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反映了宋与契丹关系从战争状态到和平状态
的转变,这种转变大约出现于()
A.澶渊之盟前B.澶渊之盟后C.宋金议和前D.宋金议和后
15.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 立澶渊 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 得郾城 大捷 南宋与 金签订 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6.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选项属于这类史料的是()
A.《隋唐英雄传》B.《水浒传》中的记载
C.大金得胜陀颂碑D.电视剧《成吉思汗》
17.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时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皇权的不断加强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丞相权力的扩大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18.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摆脱统治危机,富国强兵B.提高军队战斗力
C.使人民生活富裕D.增加政府收入
19.如图不能反映的主题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中外政权的纷争
C.民族的交流与交融
D.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
20.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21.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检察权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22.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唐末农民战争
23.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用PPT展示了如图图片。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4.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材料所反映现象的背景是()
A.唐朝人大多没见过世面B.唐朝经济繁盛,人们生活奢华
C.北宋沈括看不起唐朝人D.北宋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唐朝
25.《金史·食货志五》:“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榷场的存在有利于()
A.经济文化交流B.消除民族隔阂C.实现经济封锁D.加强中央集权
26.据《北宋钱币文化初探》载:宋真宗时,经政府允许,成都16家富户联合发行交子。交子上印有房屋、树林、人物等图样,签了押字,做上暗记。收到某户交来多少钱,就在交子上登记数目,可作现钱使用。仁宗天圣元年,政府见有利可图;改由官府发行,设交子务,并规定了使用时间“界”,以3年为一界,界满制造新交子,调换旧交子。下列表述中,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交子最早是政府控制发行的纸币B.官府发行的新旧交子不可调换
C.政府发行的交子比民间的更规范D.宋代发行的交子缺少防伪标记
27.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贡献包括()
①统一蒙古草原②定都大都③建立蒙古政权④统一全国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③
28.成吉思汗临终遗嘱:利用宋、金世仇,联宋灭金。1233年,蒙古军进占金朝南京(今河南开封)。次年正月,宋将孟珙率军2万,配合蒙古军攻破蔡州(今河南汝南),完颜守绪自杀,金灭。此后()
A.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终结B.南宋与蒙古对峙局面形成
C.北宋取得郾城大捷的胜利D.南宋与蒙古结盟夹击西夏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A.诗仙B.书圣C.诗圣D.诗史
3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历史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A.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B.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
C.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D.元灭南宋,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普`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迟)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
(1)材料一所引诗句反映了唐朝时期怎样的社会现象 (6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唐宋时期诗人分布发生较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分)
材料三: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与唐朝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之处。分析两种政策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8分)
32.无商不活,商业使中国古代经济增强了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汉唐骆驼形象变化的轨迹,表现出中外交往的不断深入。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而且显得有些稚拙,骆驼蹄子与马蹄无异,形象塑造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似乎是对骆驼并不十分了解。唐代胡人牵引载货骆驼如同是天经地义的造型选择,把它和对外交往、交通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骆驼作为一个符号,象征着当时“丝绸之路”的兴盛,勾画出“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美妙图景。
——摘编自齐东方《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艺术作品中骆驼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请将上面知识卡片补充完整。(8分)
材料三: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法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有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3)据材料三,归纳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6分)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4)据材料四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结束时间 (4分)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C
4. C
5. D
6. C
7. C
8. B
9. B
10. B
11. C
12. D
13. C
14. B
15. D
16. C
17. A
18. A
19. B
20. A
21. D
22. B
23. D
24. D
25. A
26. C
27. D
28. B
29. C
30. D
二、非选择题
31.(1)反映了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经济繁荣,人口众多,仓廪充实;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社会风气开放。
(2)唐朝: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昌盛,社会开放,吸引了大量文人聚集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发达,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吸引了更多文人。
(3)不同之处:唐朝后期地方权力过大,形成藩镇割据;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剥夺地方权力,强干弱枝。
影响:唐朝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中央集权被削弱;宋朝强干弱枝的政策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限制和破坏了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导致地方发展活力不足。
32.(1)原因:唐朝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丝绸之路兴盛,人们对骆驼的了解加深。
(2)农业:引进越南优良品种占城稻,经济重心南移。
手工业:丝、瓷器大量外销,出现了号称“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和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并设专门管理机构。
对外贸易:出现了著名的大商港广州、泉州,造船术提高并应用于航海。
(3)特点:设有多个市舶司管理;有市舶条法或市舶法;进出口货物种类多;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4)变化:经济重心南移。结束时间:南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