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建学校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D A A A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C C C C A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C C C C C B A
二、材料题(共3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1.【答案】
(1)特点:三省分工明确;三省相互制约和监督;皇权独尊。(4分,任答两点即可)
(2)措施:以文官主政地方;分割地方权力,使其相互制衡;地方赋税大部分上缴,仅留少部分用于地方开支;地方精兵编人禁军;设枢密院,掌管调兵权,实现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完善科举制。(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地位: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2分)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任答两点即可)
32.【答案】
(1)特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权责有明确的规范;监察官秩卑权重(或以小驭大);任期短;回避本籍;服务于皇权和中央集权的强化。(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共6分)
(2)理论来源: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行政“经济人”。(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
(3)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机器稳定有效地发挥作用;澄清地方吏治,维护政治稳定,(每点2分,任意一点即可,共2分)
局限:本质上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33.【答案】
示例12分
论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对国家治理起到关键作用。
阐述:先秦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贵族子弟凭借血缘关系继承官职,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贵族统治,但不利于选拔人才。秦汉时期推行察举制,地方长官举荐人才,注重品德和才能,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初期能选拔一些人才,但后期门第成为主要标准,导致士族门阀垄断官场,政治腐败,国家治理混乱。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门第限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大量人才,推动了文化教育发展,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不断发展演变,其合理与否对国家治理能力和王朝兴衰有着重要影响。勤建学校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下列能够成为西周分封对象的是( )
A.国人 B.功臣 C.平民 D.奴隶
2.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教育体系。据此理论,秦代推动中华文化认同形成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焚烧诗书、严刑酷法
C.“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D.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
3.据学者统计,孝文帝诏令文中引《诗》共28处,有多处引用同一诗句,其中只有8处引自《风》,其余20处均引用自《雅》和《颂》。由此可见,孝文帝( )
A.受到儒家正统思想影响 B.精通于五言诗歌的创作
C.采取完全汉化的改革措施 D.忽视《诗》的政治教化
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由朝臣决定 B.表明皇权与相权分权制衡
C.有效地监督和限制了皇权 D.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5.雅典公民大会上,阿利斯提德问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为何要放逐他,那人说:“不为什么,我不认识这个人,但到处都称呼他为正义之士,我实在是听烦了。”这表明雅典( )
A.制度设计存在隐患 B.奴隶主掌控司法机关
C.人文精神深入人心 D.贵族寡头特征浓厚
6.元老院是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中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共和国后期,元老院已从共和国初期的纯粹贵族成分的实权机构演变为实现个人意志的独裁御用工具。古罗马政体的这一变化( )
A.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崩溃 B.有效限制了公民大会权力
C.加强了对外军事征伐实力 D.标志着君主统治正式形成
7.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有着规范的仪式要求,封臣必须向自己的封君行臣服礼,褪下自己所有的武器装备,脱帽下跪,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到封君的手中,以示臣服。但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封臣可自行离开。这体现出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
A.具有契约关系的特征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使封建国家主权分散 D.封君具有绝对权力
8.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近一百年时间内,法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共和政体、两次帝制、一次旧王朝复辟和一次“七月王朝”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到1875年宪法的颁布才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共和派控制了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内阁和总统,法国政体才逐渐稳固下来。这表明法国( )
A.共和制的确立具有曲折性 B.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C.君主派的势力被彻底根除 D.革命历程呈现出激进色彩
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行总统制,即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而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规定“内阁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 )
A.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 B.提高政府的行政治理效能
C.缓解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D.满足多党民主参政的诉求
10.图2是1943年冀南根据地村干部社会成分统计图。据图可知,当时根据地1943年( )
图2
A.工农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巩固
C.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得以扩大 D.借鉴了国统区政权建设的有益经验
11.1990年至200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等共230多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74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提出的重大书面意见、建议200多项,均得到中央及政府的重视并被不同程度地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体现出我国( )
A.协商民主的有效性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根本政治制度
C.开始实践多党合作
D.人民政协代行了人大的部分职能
12.如图是小明同学进行专题研究时,整理的纲要。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渊源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C.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的变迁 D.民主革命时期群众路线的贯彻
13.熙宁五年(1072年),王安石颁布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当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一措施( )
A.旨在改善商人经商环境 B.遵循了市场的价值规律
C.重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D.解决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14.太和九年(485)十月,冯太后采纳给事中李世安的建议,十五岁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满七十还田于官,桑田可以作为世业。奴婢授田与农民相同。耕牛每头授田三十亩,限四牛。这一举措旨在( )
A.协调阶级矛盾 B.开发无主荒地 C.恢复发展生产 D.照顾地主利益
15.1942年2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突出宣传民主的阶级广泛性。针对新修订的选举条例,边区参议会解释说:“工农有选举权了,但并不歧视地主、资本家。”此举旨在( )
A.发动群众参与民主政权建设 B.缓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C.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贯彻和实行“三三制”原则
16.1898年,清廷发布“明定国是”诏书,意图更张政治。该诏书明确指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据此可知,维新变法运动( )
A.动员了社会各界参与革新 B.确立自强求富的目标
C.囿于中体西用的传统藩篱 D.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17.如表为近代中国三部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据此可以推知( )
颁行时间 制定者 宪法名称 特色
1908年 清政府 《钦定宪法大纲》 仿照日本宪法,预备立宪
1912年 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借鉴美国宪法,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 《宪法大纲》 工农民主专政
A.宪法特色体现政府根本诉求 B.学习欧美是近代化必然选择
C.近代宪政探索历程艰难曲折 D.法制建设推动社会性质变更
18.1956年,中共中央强调不要把各民主党派协商确定的重点分工理解成为机械的划分范围,要求摒弃“以大城市为主、以阶级中上层为主”的狭隘视域,重视在省和省属市以上的城市及相当于县的市、镇设立地方统一战线组织,从而在地域外延上形成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横向联动、纵向衔接的党际协商体系。这一要求( )
A.夯实了政治协商民主基础 B.体现了我党的群众路线
C.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范畴 D.促进了干部制度的改革
19.西晋时,士人批评九品中正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阀士族子弟凭借门第高贵“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南北朝后期,“罢门资之制”“择贤良”的呼声日益增多。这表明( )
A.科举制度出现成为必然 B.九品中正制无法选拔人才
C.士族阶层势力趋向衰落 D.朝代的更迭影响选官制度
20.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云:“国朝于常举取人之外,又有制科,搜扬拔擢,名目甚众……常举外,复有通五经、一史,及进献文章并上著述之辈。或付本司,或付中书,考试亦同制举。”制科的设立( )
A.促进了文官政治的形成 B.开创了全新的选官制度
C.丰富了人才选拔的途径 D.加速了儒学的重新复兴
21.考课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清代某考课制度的流程是:先由布政使、按察使及省、道、府、县的长官考核下属官员,各将属员考核情况报其上级,然后由两司汇报督抚,督抚再结合下边汇报的情况进行核对,以填注考语,咨送吏部。该考课制度是( )
A.上计 B.大计 C.京察 D.通考
22.唐朝前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但到唐朝后期,出都的御史往往受到官员的怠慢乃至谩骂、殴打。这一变化表明( )
A.以卑临尊无法进行有效监察 B.中央政府权威的削弱
C.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的加剧 D.台谏合一以强化皇权
23.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的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来的虚职改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 )
A.事实上恢复了西周分封制 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
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有利于削弱地主豪强的势力
24.有学者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经济走向垄断的阶段,生产力飞速发展对政府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
A.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以及连续性 B.使社会公平与效率达到平衡
C.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自我调整的体现 D.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25.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他们向议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中国,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其改革主要借鉴了中国( )
A.九品中正制度 B.察举上计制度 C.科举选拔制度 D.学堂选官制度
26.英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禁止文官公开从事政治活动,要求文官中严守“中立”立场。据此,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不随政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这一规定( )
A.排斥了政党政治的影响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D.保证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27.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颁布废八股改试策论的上谕,宣布今后“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这一改革举措( )
A.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废止 B.导致了维新运动失败
C.是应对时局的现实选择 D.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
28.1905年,清政府举行首次归国留学生考试,由于知晓此次考试的人有限,仅部分归国留学生参加了此次考试。在此次考试中,有14人考中,他们依照考试成绩被授予进士、举人等,并分别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内阁中书、知县等官职。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阶层流动遇到了阻塞 B.人才培养机制的缺失
C.选官制度转型的艰难 D.科举制度获得了发展
29.1928年10月,国民政府设立考试院,成为最高考试机关,负责考选铨叙事宜,此后到1943年以前,考试院主要负责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任期不限。这体现了( )
A.国民政府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 B.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特点
C.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 D.最高考试权具有独立性
30.习近平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为此,要坚决落实( )
A.党管干部原则 B.公务员制度建设
C.民主选举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二、材料题(共3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下面为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任命文官担任地方一级长官,且其任期短暂,长官外设通判,使其相互牵制。另外按照“守内虚外”政策进行军事部署。最后,发展完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政。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第5版)》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摘编自《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中书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6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自汉武帝元丰五年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监察区建立刺史制度始,地方监察权便与行政权完整分离,地方监察机构从上至下,自成一体,直接隶属中央监察最高机关,最终听命于皇帝。隋朝订立了监察官监察法规,仍称为“六条”,唐代对巡按使的监察职责也订立了一部“六条”规定,元代的监察法规亦较健全。唐代巡行各地的监察御史品级仅为正八品下,监察范围十分广泛,所监察的地方官吏大都是从三品的高官,元代的监察御史为秩正七品,明代的巡按御史为正七品,其所察地方官中除知县外,其他官吏品级都比御史高得多。隋代监察官员二月出巡地方,七月还奏,唐代巡察使任期仅两年制,明代巡按御史出巡地方,整定以一年为期限。许多朝代规定,地方监察官员不得以本籍人氏充任,以防监察执法中循亲舞弊,监察不出,纠劾不力。
——摘编自唐进《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及演变》
材料二
现代西方的行政监督与其民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西方民主制度的产生又离不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反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发展及最终完成,都离不开强大深入的思想启蒙运动。在尊重人、高扬人类理性的理念的指引下,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不仅是摧毁君主专制制度的锐利思想武器,同时也是西方政治制度乃至行政监督产生的理论基础。政府也是由人所组成的,西方的政治思想家们将抽象的人性论引入到政治领域,行政“经济人”的假设也是其行政监督理念的前提。
——摘编自陈奇星、罗峰《略论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机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西方的行政监督的理论来源。(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价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与现代西方行政监督。(4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官员是治国理政的主体,其人事安排、组织结构和整体素养,不仅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整体能力,而且关系到王朝的治乱兴衰。正因如此,中国古代在长期选官、治官、治国的实践探索中,因时制宜,传承创新,形成较为系统的选官、治官思想,制定一系列选官、治官制度。这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
——摘编自展龙《治官与治国: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智慧》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与国家治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