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特训(答案)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特训
一、单选题
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负责皇城警卫……宗正负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家财政。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突出特征是( )
A.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B.决策严谨,提升效率
C.化国为家,家国一体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线路逐步开辟,形成了享誉中外的“丝绸之路”。它的开通( )
A.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B.延缓了少数民族内迁的进程
C.造成了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4.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随着大量甲骨文遗存的发现,它记录的天象、王室组成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
A.文字是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 B.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C.“传说时代”无可信的历史 D.原始文字尚未具备书法要素
5.先秦时期,人们热衷于抬出家族中有特殊地位的祖先,如青铜器作器者通常自称为“某之孙”、“某之子”。在追认祖先的风潮中,许多族群塑造出共同的英雄先祖,如商人始祖契、周人始祖后稷、楚人始祖祝融等。该现象( )
A.重塑了宗法伦理 B.促进了华夏认同 C.强化了分封秩序 D.催生了郡县制度
6.据《史记》记载,汉初大量农民流亡异乡,卖妻鬻子,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值万金,基于此汉初( )
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重视国家建设
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
7.考古发现,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在以粟类作物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和以家猪为代表的家畜饲养的基础上,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和饲养黄牛、绵羊,且这一时期被发现的小麦遗址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 )
A.成为水稻的发源地 B.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C.农用动力发生变化 D.轮作复种技术发达
8.中国早期历史的世代从“尧舜禹汤”开始,如《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礼记·大学》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史记·五帝本纪》将尧舜作为真实的君主加以记载。近代学者将中国早期历史的世代从自古以来的“尧舜禹汤”变为近代的夏商周,这主要是由于( )
A.古学的发展推动研究的深入 B.早期国家形态认识存在差异
C.未发现夏朝以前的文化遗存 D.《史记》所依据资料业已失传
9.西汉前期,作为地方乡官里吏的乡三老,孝悌、里正和里父老等多“有修行,能帅众为善”,协同有秩、啬夫等乡官征收赋税徭役、教化民众。西汉中期以后,出现了樊重“赀至巨万,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阎推为三老”的现象。有学者推算,东汉乡官里吏一般由有资产十万钱以上富人担任。这一变化( )
A.增强了郡县官员对地方的影响 B.体现出察举制度影响力的丧失
C.易导致基层与中央政权的离心 D.折射出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冲击
10.春秋时期的大国,大多崛起于边地(如下表)。这说明( )
晋国 “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与之邻,狄之民实环之”“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楚国 “抚有蛮夷,奄征四海,以属诸夏”
秦国 “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A.民族交融推动了疆土拓展 B.政治危机冲击了分封制度
C.王室衰微导致了大国崛起 D.华夏认同巩固了统一格局
11.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项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据此可以推测当时(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世袭制是权力传承的主要方式
C.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12.在中国古代“父母官”“爱民如子”往往是对官员德行和政绩的褒扬,官员也以此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B.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13.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北方均出现了一些“超级聚落”。这些聚落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不同等级的墓葬以及大型工程等。由此可知,该时期( )
A.南北联系不断加强 B.手工技术突飞猛进
C.早期国家雏形显现 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14.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晋国不断经营西面和北面的腹地,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这一举措( )
A.加剧民族矛盾 B.背离了尊王攘夷 C.利于民族交融 D.导致分封制瓦解
15.汉武帝派孔仅和东郭咸阳到全国各地盐、铁产区,选用有管理经验的盐铁富商充任盐官或铁官,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盐铁专营机构。元狩五年规定:“敢私铸铁器卖盐,钛左趾,没入其器物。”这表明( )
A.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的地位 B.经济发展使市场需求扩大
C.民生问题受到朝廷的日益关注 D.朝廷以经济手段加强集权
二、论述题
1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维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重要政治理念。始于春秋时期儒家“合天下为一家”“六和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理念,主张国家要实现政治一统、疆域一统、民族一统、思想文化一统。即以疆域的统一为基础,强调“继前统,受新命”之“正统”,接续紫儒重道、纲常名教之思想文化“道统”。千百年来,“大一统”被历代王朝视为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无论是汉族所建立的王朝还是北方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甚或是地方割据政权,无不以实现“大一统”为政治目标。并认为这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大一统”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邹建达《光明日报》2016年1月20日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三、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登上后位并荣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17位,其中先后有9位皇太后临朝称制。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厉行嫡长子继嗣的宗法制度。在两汉帝系的传嗣过程中,“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的情况时常出现。为保证皇权嫡传,母后们便临危受命,援立幼主,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局。如东汉孝和帝驾崩后,邓后临朝听政,号令自出,不论外戚还是宦官,在她的严格约束下都心怀畏惧,不敢擅权为政。她还先后创办两所宫邸学,整理经学,教授宫人,教育王家子弟,亲自监督考试,以示督促。吕后听政时,实行宽徭薄赋政策,“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严苛法令予以省减,先后废除《挟书律》和《妖言令》,允许民间收藏书籍,恢复言论的相对自由。
——摘编自贾丽英《论汉代母后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母后政治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母后政治兴盛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由于“学在官府”的传统已被打破,文化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垄断而流向民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层。战国的士以掌握学术文化知识为主要身份标志,他们在社会上的活跃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璀璨的时代。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汉“大一统”帝国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大一统”的思想权威,而“尊崇儒术”是汉代统治思想确立的根本标志。董仲舒借鉴道家、阴阳家的理论,将儒学哲理化,完成了儒家道德学说的宇宙论证明,在儒学史上首次建立了儒学形而上学的基础。此后,儒学不仅由民间升入庙堂,而且更具有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董仲舒经学思想的传播,导致儒学的“子学时代”终结,“经学时代”开始。
——摘编自陈寒鸣《“天人三策”:武帝对儒学的选择》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新儒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
——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指出材料一李大钊唯物史观方面的观点,并运用这一观点对材料二“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九卿中的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少府等处理的是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因此体现家国一体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员选拔,排除A项;秦朝掌握决策权的是皇帝,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九卿各自的职责,而不是官员数量多,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外联系,促进了东西方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而非丝绸之路的开通,排除A项;少数民族的內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丝绸之路的开通带动了沿途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消除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排除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除B项;张骞出使西域促使丝绸之路的开辟,并没有解除匈奴的威胁,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D项符合史实,排除。
4.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可知,随着甲骨文的发展,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反映了甲骨文发挥了传承历史的重要作用,A项正确;暂时未发现甲骨文之前的文字,但无法说明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排除B项;“传说时代”的一些传说隐含着某些历史因素,“无可信的历史”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甲骨文确实尚未发展到书法阶段,但该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追认祖先的风潮中,许多族群塑造出共同的英雄先祖,从而实现了某区域的族群认同,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更为宏观层面的华夏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材料体现了这一认同的渐进过程,B项。宗法伦理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材料只是强调先秦时期人们追认祖先,排除A项;分封制是在西周时期实行的,排除C项;郡县制的形成推广是在秦朝,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初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西汉初年,为改变社会经济凋敝的状况,封建政府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A项正确;重视国家建设并非解决社会经济破败的针对性措施,排除B项;西汉初年解决经济问题的主要办法并非建立完备法律体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汉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原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和家畜种类增多,这反映了当时农耕经济得到发展,B项正确;材料所述“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并不意味着中原地区是水稻的发源地,结合所学可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排除A项;虽然材料中提及了“黄牛”,但是无法据此说明当时农用动力发生变化,排除C项;仅由材料不能得出中原地区“轮作复种技术发达”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易经》《礼记》《史记》这些书将中国早期历史的时代从“尧舜禹汤”开始,但随着近代古学的深入研究发展,近代学者将中国早期历史的世代从夏商周这些有考古遗迹印证的世代开始,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尧舜禹汤”是否为中国历史世代的开始,不涉及早期国家形态认识,排除B项;“未发现夏朝以前的文化遗存”与史实不符,考古发现了很多夏朝之前的文化遗存,排除C项;《史记》所依据的资料并没有失传,如《诗》《书》等文献,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朝(中国)。根据“有修行,能帅众为善”可知,这些里吏多为基层社会中的民众代表,选任以品行和威望为标准。而西汉中期以后,这些里吏是有一定数量家产的人才能当选,这种财产限制,是地方豪强与权力结合的表现,宗族、豪强对基层治理影响力渐大,易导致中央对基层社会管控的削弱,C项正确;里吏不是郡县官员,排除A项:材料只论及了里吏的选任标准的转变,不能得出察举制影响力丧失,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这种选任标准由德行威望转为资产开始于西汉中期,而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正统,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题干中晋国、楚国、秦国的相关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大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相邻,在与少数民族的交流融合过程中,推动了自身疆土的拓展,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民族交融与疆土拓展的关系,而非政治危机对分封制度的冲击,排除B项;题干未突出王室衰微与大国崛起的直接联系,排除C项;春秋时期尚未形成统一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依据材料“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可以看出良渚古城中有建筑、文化信仰以及分化的阶层,这些都是国家的因素,表明良渚古城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项正确;单一的良渚文化不能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袭制,排除B项;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父母官”“为民父母”“爱民如子”等信息,体现了“家国一体”“家天下观念”的深远影响,A项正确;官民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故B项错误;在中国古代,官代表统治阶级,不可能代表人民利益,也不可能与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故C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晚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这些聚落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等级差别的墓葬以及大型工程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能够组织大量劳动力从事宫殿建筑和大型工程修筑的情况,并且发现了等级分化的墓葬特征,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C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联系加强的信息,且受当时生产力的影响,南北联系加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对当时的手工技术发展状况作出准确判断,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C
解析:根据“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可知晋国将北方的少数民族吸纳为晋人,这就促进了民族的交融,C项正确;这一举措主要是有利于民族交融,而不是加剧民族矛盾,排除A项;这一举措不能体现背离尊王攘夷,更不是导致分封制瓦解的原因,排除BD项。故选:C。
1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武帝时期(中国)。材料反映的是盐铁官营政策,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并且在法律上对违反此政策的行为加以制裁,表明政府严格管理盐铁业,以经济手段加强集权,D项正确;政府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并未提高工商业者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盐铁官营,以加强中央集权,不涉及市场需求,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朝廷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
示例一
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
阐释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随后,秦朝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军事上,秦朝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击退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修筑起万里长城。通过这些开疆拓土的措施,秦朝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国家,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
政治上,秦朝采取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确立起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思想文化上,秦朝统一文字,“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利了各地之间的交流,强化了思想控制,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一统。
经济交通上,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修驰道,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便利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
秦朝攻灭六国之后,通过军事、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示例二
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的民族交融
阐释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建立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特别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宋元时期,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先后建立政权,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加强,民族交融迎来新的高潮,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发展。
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民族交融不断发展,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加强,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拟定论题,根据材料“主张国家要实现政治一统、疆域一统、民族一统、思想文化一统”并结合所学秦朝的相关知识得出论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其次,展开阐释,结合所学秦朝的相关知识从军事、政治等方面展开阐述,如秦的统一方面,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方面,秦朝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军事上,秦朝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击退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修筑起万里长城。通过这些开疆拓土的措施,秦朝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国家,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政治上,秦朝采取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确立起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思想文化上,秦朝统一文字,“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利了各地之间的交流,强化了思想控制,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一统;经济交通上,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修驰道,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便利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最后总结,如秦朝攻灭六国之后,通过军事、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答案:(1)原因:“家天下”政治的传统;“以孝治天下”思想的影响;“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现象频发;部分母权者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2)影响:维护了政权过渡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思想教育的发展;导致外戚势力膨胀,加剧了封建王朝的内部矛盾。
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汉代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登上后位并荣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17位,其中先后有9位皇太后临朝称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家天下”政治的传统;依据“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厉行嫡长子继嗣的宗法制度”可知,“以孝治天下”思想的影响;依据“在两汉帝系的传嗣过程中,‘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的情况时常出现”可知,“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现象频发;依据“为保证皇权嫡传,母后们便临危受命,援立幼主,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局”可知,部分母权者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2)影响:依据材料“为保证皇权嫡传,母后们便临危受命,援立幼主,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局”、“实行宽徭薄赋政策,‘减田租,复十五税一’”、“先后废除《挟书律》和《妖言令》,允许民间收藏书籍,恢复言论的相对自由”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解题思路,积极方面是维护了政权过渡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思想教育的发展;消极方面是导致外戚势力膨胀,加剧了封建王朝的内部矛盾。
18.答案:(1)文化现象:百家争鸣。
时代背景: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私学兴起。
(2)背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适应汉代“大一统”要求。
影响: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学说;推动了儒学的政治化(或提高了儒学的政治地位);促进了儒学向经学形态的转化。
(3)认识:思想文化随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解析:
19.答案:(1)观点: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回答可得分。
(2)解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可得分,如: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得到重大发展,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出现。从政治变化的角度回答可得4分,如: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礼贤下士,私学兴起,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从结合唯物史观得出结论的角度可得分,如: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推动了社会转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特训(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