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测试卷(答案)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两极格局”的评价中,揭示出本质特征的是
A.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 B.成立了国际协调机构——联合国
C.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D.意识形态不同的超级大国在全球的对抗和争霸
2.如表是英国工党政府通过的三项重要法律。这反映了英国
颁布时间 法律 主要内容
1946年 《国民保险法》 一切有收入的英国人都定期交纳同等数目的投保金,任何人失业,都可以领取12个月的失业津贴
1946年 《国民医疗服务法》 (多数)医院收归国有,全国实行免费医疗,医疗费用由国家支付
1948年 《国民救助法》 (政府实行特殊救助)未被《国民保险法》所覆盖的人也能过上温饱不愁的生活,如从来没有工作的残疾人、失业时间过长丧失受保险资格的人
A.两大政党间达成人权共识 B.国民的基本福利得到保障
C.政府的社会服务开支减少 D.贫富悬殊得到了有效解决
3.如图是自信的比尔·盖茨,他创建和领导的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他曾说:“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那么我会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这段言论说明了( )
A.人才对于知识经济的重要性 B.微软公司人才的缺乏
C.微软公司对人才的重视 D.人才是知识经济的主导
4.20世纪西方国家调整了经济政策,客观上颠覆了资本家“通吃”的分配制度,其具体表现有
①规定最低工资 ②建立福利国家 ③政府直接采购 ④制定经济计划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5.二战后美苏形成了冷战的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提出C.马歇尔计划推行D.北约的建立
6.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
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D.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7.20世纪,量子力学……为我们周围的世界提供了精确的完整的理论;然而,今日物理学与1900年的物理学有很大的共同点:它仍旧保留了基本的经验性,我们不能彻底预测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的属性,仍然需要测量它们。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物理学经历了由经验研究向测量研究的转变
B.20世纪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没有发生重要变化
C.量子理论导致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由精确取代经验
D.量子力学为物理学提供了精确但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
8.二战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美国兴起后,逐渐扩展到苏联、西欧和日本,70年代开始横向纵深发展,许多新兴民族国家乘机相继崛起。这反映出
A.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 B.科技革命推动多极化发展
C.国际政治新格局逐渐形成 D.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了冲击
9.有研究者认为,新经济的出现绝不是“上帝赐福千美国”,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由此引发的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企业创新潮流,克林顿政府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广开国门吸引人才,有利的国际大环境等等,都是新经济出现必不可少的要素。这表明新经济时代的美国
①政府的政策调控作用明显②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联动关系④改变了垄断资本支配经济、左右国家政策的局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B.“冷战”局面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
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D.扶植日本,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
11.据统计日本在1956~1975年期间,先后制定实施了5个经济发展计划。整个60年代,政府投资一直占国内总投资的24%。这表明当时日本
A.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C.开始确立计划经济模式 D.注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12.有人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措施说:它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他评价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关贸总协定 D.雅尔塔体系
13.马歇尔计划要“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笔钱是要在我国国内花掉的。它将用来购买我国农民在农场上和我国工人在工厂里生产的东西”。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
A.遏制社会主义势力的发展 B.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C.恢复西欧的社会经济 D.拓展美国商品的市场
14.1972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问苏联,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将尽一切可能避免军事对抗和防止爆发核战争”。次年6月,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并签署了《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等协定。这表明
A.两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局面B.美苏两国放缓核武器研制
C.美苏两国冷战出现缓和趋势D.美苏两国放弃了冷战对抗
15.漫画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漫画主要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独特表达。下列漫画中,属于同一时代的有(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16.核武器的研制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军事和技术问题,而是与大国关系息息相关,它是美国塑造战后世界一个非常有价值,甚至是具有潜在决定性意义的工具。材料旨在说明核武器
A.是冷战的必然产物 B.引发了美苏军备竞争
C.导致美苏同盟瓦解 D.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
17.观察如图,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决定向欧洲提供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的本质意图是
A.加强欧美国际合作 B.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C.控制西欧对抗苏联 D.实力援助“自由”国家
18.一位同学查阅1970年某份老报纸时看到以下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该报道中的“¨¨¨”部分字迹不清,它最有可能是
A.全球化 B.冷对抗 C.不结盟 D.争霸权
19.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20.下表为1940—1950年部分年份苏联加盟共和国预算支出情况表。据此可知,苏联的财政管理体制
(摘自柯契托夫《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经济文化建设及其预算》)
A.调动了加盟共和国经济建设积极性 B.有利于加盟共和国的全面综合发展
C.使得加盟共和国经济建设基础薄弱 D.增强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凝聚力
21.右图人物为改变苏联日益窘迫的经济政治状况,进行了改革,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实质而言,改革的失败是由于
A.运用“看不见的手”调整经济B.未能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C.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D.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他们眼里,“财富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要提高国民财富,就要增加国家拥有金银的数量”,他们“主张通过贸易顺差获得金银财富”。
——郭冠清《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材料二国有企业往往左右一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英国国企经历了如下变化:
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 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此后陆续在其他部门推行国有化,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展开。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 1980年代开始,大规模出卖国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存的“混合经济”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政策思想?这一政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西方社会的变迁。(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采取“一边倒”是中共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迅速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增强国力、寻找能够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伙伴等方面的现实需要。
有些学者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美国和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认同,以及对国际政治形势的估计是建立在帝国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必然胜利的思想理论之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共的国际政治立场就是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
——摘自董振瑞《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一边倒”外交方针研究述评》
材料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一边倒”的总特征下,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一系列调整,贯穿着独立自主原则和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前,新中国坚定地实践着“一边倒”外交战略。这一外交政策使新中国获得发展机会,但也造成外交上的不平衡。这限制了新中国外交的主动性、开放性和自主性。朝鲜战争结束后,多种因素促成“一边倒”外交战略不断弱化,为新中国执行新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契机。
——摘自陈少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概括上述两个观点的分歧。你赞同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的不平衡”的原因。指出为打破这种不平衡,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外交努力。
24. 材料 二战后,以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政治目标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体系新结构和现代工业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看作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曾给予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宣言,谴责殖民主义政策,使民族自决原则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1945~1949年,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90%以上的亚洲地区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1950~1959年,这一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1960~1975年,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亚洲的独立国家体系进一步扩大。至20世纪末,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阶段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阶段的意义。
25.货币政策应适当调整,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罗斯福政府)答应把巨额款项分配给数以百万计的生产主要农产品的农户;承担为千百万失业者谋福利的责任;同意进行影响深远的地区性计划实验;保证拨款数十亿美元以使住宅和农场不被取消赎取权;承担巨大的公共工程开支;为全国的小额银行存款进行保险;并且第一次规定了联邦对华尔街的管制。
——(美)威廉·爱·洛克滕堡《罗斯福与“新政”1932—1940年》
材料二 里根在其就职演说中宣称,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美国政府的经济决策难以顺利进行,使千百万美国人民的生活无法维持……严重的通货膨胀是美国战后长期采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结果。并指责过去为追求“充分就业”,滥用财政、货币手段去人为地扩张总需求,既削弱了储蓄与资本形成,导致了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又过度刺激需求,加剧了通货膨胀。因此,要实现制止通货膨胀的日标,传统的需求管理政策必须废除……里根政府把货币政策作为征服通货膨胀的政策手段而提高了它的地位,并且把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放到了首位。
——摘编自张士新《论里根政府的货币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政府经济举措的主要目的和实质。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政府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美国政府的这一货币政策,颠覆了战后资本主义哪一重要经济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以“美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26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B 6.C 7.D 8.B 9.A 10.B 11.A 12.B 13.B 14.C 15.A 16.D 17.C 18.C 19.B 20.C 21.B
22.(1)思想:重商主义。背景: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追求货币资本的不断积累成为潮流;②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市场,加速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2)1945年变迁:①一直以来私人垄断加剧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造成系列危机;罗斯福新政用大幅干预经济方法使美国渡过了危机,提供了成功经验。②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1979年变迁:①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滞涨”阶段;②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形成“混合经济”。
23.(1)分歧:前者认为“一边倒”政策主要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后者认为是基于意识形态。示例一:赞同前者观点。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济恢复以及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外部的经济和技术的援助。与此同时,人民政权实行独立自主,西方列强在华侵略权益丧失,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安全问题上需要外部的保障。在当时世界两大阵营激烈对抗的背景下,只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因此“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被迫之举。示例二:赞同后者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为目标,苏联和中共都把中国革命视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具备一致性。中国革命本身就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加之美国在解放战争中扶蒋反共,战后继续敌视社会主义中国,从中国革命自身的性质和前途来看,西方列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手。由于当时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异常激烈,很难撇开意识形态来单纯地发展外交关系。因此意识形态问题是“一边倒”政策的基础。
(2)原因: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朝鲜战争的冲击;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外交努力: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以大国身份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积极建立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同挪威、英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不同等级的外交关系;从50年代末开始,多方面的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24.(1)背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帝国主义力量被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苏联的支持和援助;联合国的积极推动。
(2)意义: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使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推动了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成为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25.(1)主要目的:克服经济危机,复兴美国经济。实质: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2)变化:从货币宽松到货币紧缩。思想:凯恩斯主义
(3)评分标准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有双重作用 促进:①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整顿银行、美元贬值、货币宽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美国经济秩序 (分层表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阻碍: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通货膨胀严重,出现“滞胀”现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测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