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24 年 9 月测试
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A D D B B D A C B C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C A A D B A A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6.(20 分)
(1)原因:官学教育系统的衰落及私学教育的兴盛;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的影响;
宋明理学兴起并向基层渗透;经济的发展,社会积聚了一定的财富;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使得
文化下移;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的支持。(每点 2 分,任答 4 点得 8 分)
(2)教育作用: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丰富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
学术作用:书院促进了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社会教化作用:向民间社会传播渗透传统道德,塑造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社会生
活习俗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促进儒学向基层的渗透,有利于社会教化;
文化发展作用:藏书、刻书活动促进地方文化普及与繁荣;利于地域文化的交流;
国际影响作用:传入周边国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文化传播的窗口;为现代教育体制提
供借鉴。(每方面 2 分,任答 4 方面得 8 分)
(3)教学启示:教学形式多样,自学、讲授、切磋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
学术风气启示:尊重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启发思维,利于学术创新;书院强调道德教育,反对
追逐名利;强调尊师爱生,建立师生情谊。(每方面 2 分,答出 2 方面得 4 分)
27.(15 分)
(1)历史背景:冷战背景下,美苏争霸,美苏核垄断,时局动荡;美国对华遏制,越南战争逐步升级,
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中国国防安全面临威胁;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大部
分集中在沿海城市,工业与科研力量比较集中,不利于备战;第一个五年计划重视工业布局调整,
加强内地建设,为三线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每点 2 分,答出 4 点得 8 分)
(2)重大意义: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后方基地,增强了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提高了
国际地位;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为后来的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和社会
主义全面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
“三线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7 分)
28.(15 分)
【示例】
第 1 页 共 5 页
{#{QQABAQSUogggABAAAQgCAQlwCgOQkhECCagGBAAEMAIACAFABAA=}#}
论题: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世界人口的迁移。(3 分)
阐述:首先,1500~1850 年: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显然是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的。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
航路以后,欧洲殖民者开启了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原始积累阶段。他们大量进入美
洲,对美洲土著的大肆屠杀和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导致美洲人口大量死亡,殖民者的种植园缺乏
劳动力,于是他们开启三角贸易,从非洲贩卖黑奴到美洲,所以这一时期移民主要流动方向是从
欧洲、非洲流向美洲,移民数量不断增加,有黑人与白人。(3 分)
其次,1850~1945 年: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促进世界联系加强,
世界市场雏形建立,西方历史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对原料需求增加,欧洲殖民者扩大了对美洲的
侵略与掠夺,大量移民涌入。资本主义发展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加。美洲等地,人口相对
较少,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 19 世纪初英美等国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
限制,殖民者在亚洲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亚洲人口向美洲的迁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
国的华工出国。殖民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允许华工出国,中国的华工大量的涌入美洲,
对于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筑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美洲的进一步开发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
分)
再次,1945~2000 年:两次工业革命一方面使得生产力突飞猛进,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
于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引发了世界大战。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际
分工日益深化,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西欧、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从亚非
拉地区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表
现为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20 世纪九十年代伴随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全球化的政治
障碍扫除,加之跨国公司的推动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全球化加速,人口流动更加迅速,推动
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 分)
综上所述,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世界人口的迁移历程。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世界人口
流动,同时世界人口流动也大大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扩张的过程所造成的人口被迫
迁移以及由此造成的亚非拉地区的苦难是应该深刻反思的。(3 分)
(其他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可以酌情给分。)
第 2 页 共 5 页
{#{QQABAQSUogggABAAAQgCAQlwCgOQkhECCagGBAAEMAIACAFABAA=}#}
答案解析
1.C【解析】根据题目要求“作者旨在说明”,就是要分析得出作者说这句话背后的根本目的。根据材
料“应当关注总体历史”以及司马迁的自述可以得出“历史研究应该着眼于发现历史大势及其规律”这
一结论,故选 C;A 选项“都应当”的说法过于绝对,如文献考证类的历史研究,以挖掘史料、校勘真
伪为主要任务;题目问的是“旨在说明”。“整体的架构和宏观的思维”不是根本目的,不选 B;D 选
项史实错误。
2.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文中强调“长子”“次子”的继承顺序显然遵循的是中国传统宗法制“嫡
长子继承制”这一原则,故选 A;家族等级制的根源是宗法原则,不选 B;长幼尊卑也是宗法伦理的具
体体现,不选 C;皇帝决定显然讲的是一种政治关系,不是宗法血缘关系,不选 D。
3.C【解析】根据材料,罗曼·罗兰强调人要独立思考,C 选项中孔子的话阐明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
随波逐流,恰与罗曼·罗兰的话精神实质相似,故选 C。A 选项的翻译: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
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B 选项的翻译: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
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D 选项的翻译:
贤明的人对待自己很严格,对待别人却很宽松。平庸的人则宽容自己而苛求别人。
4.A【解析】根据材料“令黔首自实田”的意思是老百姓按实际占有土地的数额向政府呈报所占田亩,
意即政府承认百姓对土地的私人占有权,故选 A。材料不涉及耕作方式,不选 B;材料没有涉及生产中
的性别分工,不选 C;材料没有谈及社会等级,不选 D。
5.D【解析】根据材料的逻辑可以看出宦官之所以能够干政是因为他们是“帝王最亲近的奴才”以及帝
王行使极端君权时利用宦官抑制朝臣,说明宦官依附于皇权,是皇权的工具,故宦官干政的本质是狐假
虎威,老虎即专制皇权,宦官只是借助了皇权而已,故选 D。A 选项中“无一例外”说法绝对;监察针
对的主要是官员的违法乱纪,宦官干政是中枢权力的异化,不选 B;C 选项中“全都是”说法太绝对。
6.D【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段,联系时代背景可知清代人口增长迅速超过了土地开垦速度,于是人
地矛盾问题突出,粮食人均占有量自然下降,故选 D。高产作物是在明清时期大量引入的,不选 A;北
宋土地政策调整指的是不抑兼并,而土地兼并和粮食人均占有量增长没有必然联系,不选 B;明朝资本
主义萌芽与粮食人均占有量增长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者不构成因果关系,不选 C。
7.B【解析】根据材料中“只有先主名分正”可以看出朱熹对人物评价的标准是他所认同的儒家伦理价
值观,强调儒家的“正名”等礼制主张,故选 B。文中仅是朱熹一人的观点,无法体现 A 选项中的“普
遍”;文中没有谈及朱熹对曹操功绩的看法,只谈及道德评价,不选 C;文中只谈及朱熹的看法,无法
得出“古代社会”对三国历史的总体看法,不选 D。
8.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文康与曹雪芹一个是满族人一个是旗人,他们的作品却都和汉人的思想感情
别无二致,可见清朝时期民族文化的融合大大加深了,故选 B。材料讲的是民族文化融合,不是其他各
族文化发展的原因,不选 A;C 选项观点错误,包罗万象极言其丰富性,这并不会阻碍民族认同;D 选
项观点错误,中华文化是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一起创造的。
9.D【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这段感叹大致是 1920 年发出的,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不久,梁启超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弊端,对中西文明有了更客观的认知,所以他大声疾呼我们的祖先“三
大圣”的精神,故选 D。A 选项没有完整概括材料主旨;B 选项没有点出本质;C 选项看不出其他知识
分子的看法,“都主张”的说法过于绝对。
第 3 页 共 5 页
{#{QQABAQSUogggABAAAQgCAQlwCgOQkhECCagGBAAEMAIACAFABAA=}#}
10.A【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23 年”可知,孙中山是在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即将召开和国共即
将合作的前夕说这段话的。再根据“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这句话可见他的目的是想拉近三民
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距离,消除疑虑,为即将进行的联俄联共提供根据;B、C 选项史实错误;根据材料,
以及题目要求的“旨在”,可以看出“阐明三民主义的本质内涵”不是孙中山此时的目的,不选 D。
11.C【解析】根据题目时间“1939 年”可知此时正是全民族抗战时期,根据蒋介石日记中多次提到的
“共产党”“沦陷区游击队”“边区的土匪”可知蒋介石仍旧视共产党为心腹大患,而这时初期抗战结
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他抗日的决心开始有所动摇,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故选 C。百团大战开始
于 1940 年,时间不符,不选 A;根据蒋介石日记的意思显然不是“协助”,不选 B;蒋介石忧心的是
共产党对他的统治的威胁,不是合作抗日,不选 D。
12.B【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48 年 10 月 4 日”可知是解放战争后期,根据材料描述可知是大
城市物资供应不足老百姓抢购物资的事件,联系所学可知国民党后期主要缩在大城市,并且经济管理混
乱导致民众对政府丧失信心,故选 B。A、C 选项为抗日战争时期,时间不符;共产党管辖区域主要在
广大农村,经济活动主要是土地改革,通过土改共产党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后方稳定,保证了解
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不选 D。
13.C【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50 年 9 月 1 日”可知是新中国初期,根据材料可知文中的妇女离
婚成功,再根据题目要求“关键因素”,可知 C 选项的婚姻法是能够离婚的关键,故选 C。妇女的平等
意识不是关键因素,不选 A;不可能彻底根除某种观念,不选 B;文中谈的是婚姻自由问题,不是参政
权利问题,不选 D。
14.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结构是前后对比。根据题目要求可知清华大学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
的工科大学的原因深藏于 1952 年的历史背景中。此时国民经济已经恢复,马上要出台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需要懂科学有技术的经济建设人才,故选 D。忽视人文素养是结果不是原因,
不选 A;文中强调的是“工科人才”而非实践人才,不选 B;国防的概念范围太窄,不选 C。
15.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文中探讨的是企业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强调尊重和充分发挥企业和职
工的积极性,所以阐明的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问题,故选 B。文中强调的是管理思想的改变刻不容缓,不
选 A;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本质就是改革管理体制,不选 C;文中强调的是该如何管理而不是谁是“主体”,
不选 D。
16.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中道”理论,是指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
的感情与行为,使之既不过度也无不及而自始至终保持适度。在政治上底层的贫困者与顶层的富裕者都
容易走极端,而拥有适度财产既不贫穷也不富裕的中间阶层最为平和也就可以做好平衡,故选 C。中间
阶级执政不是精英政治,不选 A;文中呈现的是亚里士多德个人的主张,看不到实践效果,且在理论上,
由中间阶级执政可以协调上层奴隶主贵族和平民的利益,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不选 B;中
间阶级执政不是寡头政治,不选 D。
17.D【解析】根据题目要求“直接导致”,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直选 D。东汉王朝的持续兴盛与匈奴西
迁无直接关系,不选 A;B 选项不符合“直接”这个要求;采邑改革与“匈奴西迁”无直接关系,不选
C。
18.C【解析】根据材料中“资产阶级一冲出中世纪的宗教牢笼”,“享受人性解放”,“积极为人性、
个性解放寻找宗教和哲学的依据”,还有“仍然十分顽固强大的基督教文化”这几个信息点综合判断此
时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近代第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资本主义还不发达,资产阶级还不强大,
所以具有过渡性质,旧势力还比较强大,新势力还不敢公开反对顽固的旧文化,因此还在寻找宗教依据。
第 4 页 共 5 页
{#{QQABAQSUogggABAAAQgCAQlwCgOQkhECCagGBAAEMAIACAFABAA=}#}
据此可以判断 C 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故选 C。启蒙运动构建了理性王国,本题描述时期为文艺复
兴时期,不选 A;B 选项指的是科学革命;D 选项“彻底”的说法太过绝对。
19.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邦联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中央无权而地方有权,所以中央
无法统一征税,所以无法兑现因筹措军费而发行的公债以及清偿外债,故选 A。邦联无力拆除各州贸易
壁垒,不选 B;邦联无力化解外国军队的威胁,不选 C;各州各自为阵,邦联无法实施统一的关税保护,
不选 D。
20.A【解析】根据文中给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这一时间段,可知这时正是世界工业
革命时期,根据材料中政府的经济政策内容可知无论交通还是商约都是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故选 A。
材料没有和英国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工业水平超越英国”的结论,不选 B;C 选项不符合史实;为法
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的是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不选 D。
21.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和相关人名可以判断材料叙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实施绥靖政策的
事件,根据题目要求“不能体现”,而“对内加强军事力量对外向德国周边国家提供担保”是积极干预
的表现,故选 D。A、B、C 选项符合绥靖政策。
22.B【解析】根据材料所给的“雅尔塔体制和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和“50 年代中期以后”的时间可
知大的历史背景是二战以后,根据“美国支配型的体系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知美国不再拥有绝对
支配权,又根据题目要求“不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可以判断 B 正确,布雷顿体系逐步走向瓦解;
西欧和日本在经济上逐渐崛起,自然在国际中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不选 A;美国霸权有所衰落,西欧、
日本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迫使美国转变态度,不选 C;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亚非拉第三世
界国家兴起,成为挑战美国全球支配地位的重要政治力量,不选 D。
23.A【解析】根据材料所给的“1946 年 3 月”的时间可知此时二战已经结束冷战序幕揭开,苏联最高
领导人仍旧是斯大林。根据材料中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领域”,“建成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工
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增加 1 倍多”等信息可知四五计划进一步巩固了斯大林在二战前创建的“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选 A。仍旧优先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也不利
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衡协调发展,不选 B、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并不利于人民生活尤其农民生活
的改善与提高,不选 D。
24.A【解析】根据材料所给的“1977 年”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 70 年代的“滞胀”可知此时国家
干预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故选 A。文中的政策不是新自由主义,不选 B;
C 选项中“无法应对”说法太绝对;不是总统个人能力问题,不选 D。
25.C【解析】根据材料所给的“二战以后”定位大时代背景。然后根据材料中“印尼总统”,“新亚
洲和新非洲”,“亚非各国人民团结”等信息可以判断是 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
殖民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针对一些国家的代表的无端指责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成了著名的“万隆精神”的形成,故选 C。A 选项中“本国封建主义”应该改为“西方殖民
主义”;B 选项是日内瓦会议的内容;D 选项是不结盟运动的宗旨。
第 5 页 共 5 页
{#{QQABAQSUogggABAAAQgCAQlwCgOQkhECCagGBAAEMAIACAFABAA=}#}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9月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冯天瑜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一书中谈到:“历史研究不能满足于现象的个体描述,而应当关注总体历史,关注社会综合结构的演化 诚如太史公所称,他治史绝非满足于枝节性的记载,其宏远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作者旨在说明
A. 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B. 历史叙写应当有整体的架构和宏观的思维
C. 历史研究应着眼于发现历史大势及其规律
D. 司马迁《史记》从不描述历史的细枝末节
2. 古典小说《红楼梦》所描写的荣国府贵族大家族,荣国公死后,由长子贾代善袭爵,代善有二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贾代善死后,平庸的贾赦承爵,较富才识的贾政只能通过科考取得功名。这反映出《红楼梦》中描绘的贵胄社会
A. 深受宗法礼制的影响
B. 严格遵守家族等级制
C. 长幼尊卑观念很深厚
D. 由皇帝决定承继顺序
3.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下列中国传统思想中,与这句话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B.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D.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4. 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 “令黔首自实田”,是一个历史标志性政令。 “黔”为黑色, “黔首”指皮肤黝黑的庶众, “自实田”指按实际占有土地的数额向政府呈报,朝廷据此征收赋税。这一材料说明
A. 秦朝在全国范围肯定土地私有制
B. 集体耕作向农户个体生产过渡
C. 男耕女织的耕作模式正式确立
D. 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由此建立
5. 宦官为内廷侍从,本不掌权柄。但其上层分子因是帝王最亲近的奴才,每能占据要津,执掌权柄。
特别是当帝王行使极端君权时,更需抑制朝臣,宠任宦官,而宦官也借此攫取国家权力,胡作非为,酿成巨祸。这种情形,史书不绝。名例有秦二世时的赵高专政,唐玄宗时的高力士擅权。这表明
A. 接近皇权核心的宦官无一例外都是毒瘤
B. 宦官干政源于中国古代监察体系不严密
C. 中国古代内乱全都是宦官权力失控导致
D. 宦官干政的背后是皇权政治的不断膨胀
6. 经济史统计表明,中国粮食产量在汉以后持续缓慢增长。有人统计了农耕时代基本生活水平的指数——人均粮食占有量,如表1所示。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表1 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时期 汉代 盛唐 北宋 晚明 清中叶 晚清
人均 456 1256 1333 1741 1705 705
A. 盛唐人均占有量增长的原因是高产作物大量引入
B. 北宋人均占有量增长的原因得益于土地政策调整
C. 晚明人均占有量增长的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清中叶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原因是人地矛盾突出
7.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 “当时只有蜀先主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即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 只得从之。”朱熹对几位历史人物的态度体现了
A. 宋代知识分子贬曹尊刘的普遍主张
B. 朱熹坚决捍卫三纲五常的学术立场
C. 朱熹有意忽视曹操一生巨大历史功绩
D. 古代社会对三国历史莫衷一是的态度
8. 清朝时期, 《儿女英雄传》用纯正的北京口语表达了满族作者文康的思想感情。书中的侠女十三妹与汉人笔下的英雄豪杰同出一辙。旗人曹雪芹“滴泪为墨,研血成字”,著成《红楼梦》,同《诗经》、屈赋、 《史记》、李杜诗章、关王杂剧等优秀作品,共同组成中华文学绵延不断的群峰。材料表明
A. 博大的汉族文化促进了其他各族的文化发展
B. 清代的艺术创作表现出民族文化交融的趋势
C. 中华文化的包罗万象不利于实现民族的认同
D. 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只是由汉族单独创造的
9.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 (1920年印行)中大声疾呼: “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 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的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指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洞察到西方文明的弊端并加以批判
B. 梁启超从激烈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高度称颂传统文化
C. 知识分子们都主张去除西方文明的影响重新回归儒学
D. 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智慧具有疗治现代病的启示价值
10. 孙中山在 1923 年的《批邓泽如等的上书》中说“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 ”他这段话旨在
A. 为联俄联共提供理论根据
B. 走俄国人的社会主义道路
C. 用共产主义取代三民主义
D. 阐明三民主义的本质内涵
11. 蒋介石在一九三九年一月六日的日记中写道: “目前急患不在敌寇,而在(一)共产党之到处企图发展; (二)沦陷区游击队之纷乱无系统; (三)各边区之土匪充斥; (四)兵役制度之纠纷;此四者关系国力消长抗战成败甚大,应定切实对策,方足以消弭殷忧也。”由此可以看出
A. 百团大战使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中威望大增
B. 蒋介石有意协助共产党肃清边区的土匪恶霸
C. 蒋介石关心的重点从对日作战转向防共反共
D. 国民党领导人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忧心忡忡
12. 1948年10月4日的《申报》上报道: “昨为星期,街头益见热闹。熙攘往来之人,手里莫不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一般绸缎布庄,全部紧拉铁门,贴出‘今日售光’之字。烟店则因加税关系,停业已有两日。生意最盛者则推百货及鞋帽两业,店员大汗淋漓,均有应接不暇之势。最可笑者莫如专售一般点心之馆子,一过上午九时,竟连面点亦无法供应。”材料中的现象最有可能产生于
A. 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控制下的沦陷区——东北
B.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统治重点区域——上海
C. 抗日战争中共产党的大后方——陕甘宁边区
D. 解放战争中共产党管辖区域——陕北解放区
13. 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登载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材料中“我”能获得自由的关键原因是
A.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的平等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B.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根除了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观念
C. 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为人们提供了法律保障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保障了妇女们的参政权利
14. 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在大一不分院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清华大学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的原因是
A. 建国初期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
B. 为了培养注重实践的新时代人才
C. 为了迅速提高国家军事国防能力
D.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15. “企业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企业职工是直接的生产者,只有充分尊重和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生产才能够高速度发展。把各企业当做任何行政主管机关的附属品,当做只能依靠上级从外部指挥波动的算盘珠,这种管理思想是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的。”李先念的这段话旨在阐明
A.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代紧迫性
B. 改革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
C. 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刻不容缓
D. 企业与职工是生产建设的主体
16.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思想上属于温和的民主派。在他看来,贫富悬殊是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只有“拥有适度财产的”中等奴隶主“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由他们执掌政权,建立一种能够照顾到贫富两方面利益的“共和政体”,方能使国家得以安定。亚里士多德的这种主张
A. 本质上是主张精英政治不利于城邦的发展
B. 不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城邦的正常秩序
C. 与他“毋过毋不及”的中庸伦理观相一致
D. 实现了雅典由贤人政治到寡头政治的转变
17. 历史上说的“匈奴西迁”,是指匈奴人由于遭遇到中国东汉王朝的不断打击,由北单于和大贵族率领一部分部属约20万人,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向西方迁徙的历程。匈奴辗转迁徙,至4世纪,经中亚细亚到达东欧。这支具有冲击力的队伍的西向行进,直接导致了
A. 东汉王朝的版图扩大与持续兴盛
B. 罗马建立起许多新兴的蛮族王国
C. 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
D. 居住中东欧的日耳曼人向西迁移
18. 资产阶级一冲出中世纪的宗教牢笼,就尽情的享受人性解放带来的自由和幸福。作为他们思想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积极为“人性”、 “个性解放”寻找宗教和哲学的依据,努力创造自己的文化,以便同仍然十分顽固强大的基督教文化对抗。材料中描述的文化运动
A. 构建了一个人人向往的实在的人间天堂理性王国
B. 开始用客观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科学方法研究世界
C. 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找到了他们所需的思想武器
D. 使得世界彻底实现了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变
19.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并在1781年通过各州批准,正式生效。条例规定,美利坚合众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一院制邦联大会。由各州分别选出2~7名代表组成。国家不设元首。大部分权力掌握在各州手中。各州不论大小和人口多少都在中央政府机构中拥有绝对平等的表决权,征税、征兵、发行货币、对外贸易等权利也在各州,他们对邦联中央通过的决议可以置之不理。邦联治下的美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无法兑现因筹军费发行的公债和清偿外债
B. 拆除各州贸易壁垒,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C. 成功化解英军西班牙军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D. 在与欧洲各国经济竞争中实施关税保护政策
20.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年),政府十分重视修筑铁路、疏浚运河和加强城市建设。建成了以巴黎为中心,通往斯特拉斯堡、马赛、波尔多、布列斯特等大城市的铁路网。1860年,法国与英国签订了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10年的商约。1855 年和1867 年还先后两次降低国内航运税。1857年通过了商标法。这些措施说明帝国的经济政策
A. 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B. 使得法国的工业发展水平超越英国
C. 使得法国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D. 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21. 张伯伦认为,希特勒对外政策的目标是“有限的”,它只是“民族主义的,而不是统治欧洲”,因此只要英国作出某些让步,就能满足他的愿望。他决心将苏法两国倡导的“堵”,即维护凡尔赛体系的方针,改为“疏”,即调整现存格局的方针。下列不能体现张伯伦心目中的调整方针的是
A. 允许德国以和平方式占有奥地利、苏台德区
B. 允许德国在东南欧享有政治和商业上的优先权利
C. 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让步归还部分原德属殖民地
D. 对内加强军事力量对外向德国周边国家提供担保
22. 美国、西欧和日本作为资本主义的发达地区在雅尔塔体制和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形成了美国为首的国家集团。在这个集团体系中,美国凭借综合国力一度享有的绝对优势凌驾于西欧和日本之上,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霸主。但是,这种美国支配型的体系结构在 5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A. 西欧日本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自己独立意志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始终维护着美元的霸主地位
C. 美国对欧对日关系由“命令型”转向“合作型”
D. 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第三世界”日趋活跃
23. 1946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第四个五年计划(1945~1950年),其目标是重建被战争破坏地区,使工业和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然后把国民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高度。到1950 年苏联的工
业建设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恢复和新建了6200 个大企业,建成了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进行了首次核武器试验,工业总产值比 1940年增加了 73%,其中重工业产值增加1倍多。由此可见苏联的“四五计划”
A. 进一步巩固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 有利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工业和农业的生产
C. 有利于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衡协调发展
D. 有利于人民生活尤其农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
24. 1977年初民主党人卡特就任总统。执政之初即实行“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通过减税和增加公共开支来推动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但都未能使美国渡过难关。这说明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由盛转衰
B. 新自由主义也无法挽救经济颓势
C. “滞涨”的经济危机已无法应对
D. 罗斯福后美国总统执政能力堪忧
25. 二战以后,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上,印尼总统苏加诺以《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为题致辞。他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国际会议。他呼吁亚非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实现完全的独立和繁荣。这次会议
A. 各个国家的代表发言中以本国封建主义为谴责的对象
B. 主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 一些国家代表以反对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影射攻击中国
D. 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并倡导积极中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最终在清末因改制而退出历史舞台。书院的产生及书院制度的确立,是唐宋之际社会嬗变的结果,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科举制度下社会成员对文化的崇尚以及由印刷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文化下移,为书院制度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与物质条件,而官学教育系统的衰落及私学教育的兴盛又为书院的兴起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土壤以及办学经验的借鉴。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的支持。
材料二:书院是儒家知识分子的聚集之地,它具有知识积累与传播的功能,也承载着知识更新与创造的使命。由于书院具有相对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一些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的儒学思想与知识范式往往依托书院而酝酿、发展、传播,书院成为不同时代学术研究与传播的基地。与此同时,书院也正是通过与学术的结合与互动,在组织方式、办学宗旨、讲习内容等方面发生变化,提升了自身的精神品格。作为一种与儒学、士人紧密结合的文化教育组织,书院在社会控制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主流思想的儒学,向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士人阶层及民间社会传播渗透,塑造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并进而影响社会生活习俗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过程中,书院的作用是难以
替代的。当然,在专制王权极度扩张,而私人领域公共空间非常狭窄的政治环境中,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书院存在与发展,必然会引起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与关注。从历代书院政策看,最高统治者总是力图将书院纳入其控制网络,尽可能掌握对书院的控制之权。到清中叶以后,书院就已经丧失了其自主性,失去了自由讲学的传统。作为当地藏书、刻书事业的组成部分,书院的藏书、刻书活动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在促进地方文化的普及、繁荣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书院也往往发挥着平台的作用。
材料三: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清末书院改制之后,书院制度随光绪帝的一纸诏令而宣告废止,但书院并未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就在书院改制之后不到20年的1920年,蔡元培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一次演讲中就谈到: “学校确有不及书院之点”。蔡元培主政的北京大学就有浓厚的书院色彩。这表明,在书院制度作为整体已经从制度层面消亡之后,书院精神在某些侧面仍然存续于现代的教育体制之中。不仅如此,书院还越出国界,传入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文化传播的窗口。
——摘编自肖永明《儒学·书院·社会》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书院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8分)
(2) 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书院的历史作用。 (8分)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书院教育对于今天的教育发展有哪些启示。 (4分)
2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5 分)
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历程,认真研究总结这一历程及其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我们党领导的现代化探索历程中,三线建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材料一:1964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做出了“集中力量、争取时间建设三线,防备外敌入侵”的战略决策。要求:一线要搬家,三线、二线要加强,以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注:一线指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云、贵、川、陕、甘、宁、青省区及晋、豫、湘、鄂等靠近内地的地区;二线指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毛泽东多次说: “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线建设不好,睡不好觉,要认真研究苏联在卫国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斯大林一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敌人进攻,三不搬家,这是教训。”
1949年之前我国的工业布局,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城市,国防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据1952年统计,我国沿海各省市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钢铁工业占到80%。这种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是旧中国半殖民地经济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必须改变。毛泽东 1956 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又说: “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战备。”
从 1953 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重视工业布局,加强了内地建设。新建了成渝、天兰、兰青、宝成、黔桂、包兰、兰新、石太等铁路干线,改善了交通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新建的156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有三分之一建在三线地区。到1964年我国大规模开展三线建设的前夕,三线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已经有了初步改变,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三线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材料二:三线建设在1964年经中央决策后,1965年开始全面规划并逐步展开,其行动之快、动
员之广、投资之多、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据统计,从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在西南、西北扩建、续建和新建大中型项目约300余项。其中钢铁14项、有色金属18项、石油工业2项、化学工业14项、化肥10项、铁道工程26项,以及交通、民航、水利、森工、纺织、轻工、建材等关键项目。其中攀枝花钢铁联合企业和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中最重要的两大项目。国防科技工业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包括核、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六个行业,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国家累计投资193亿元,初步建成了具有相当规模、门类基本齐全、科研生产教育相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战略武器的科研、生产和试验设施,大部分都建在了三线地区,常规武器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
材料三:应当肯定,在当时的形势下三线建设的决策是正确的,成绩是很大的。但是,三线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准备打仗,所建项目要求“靠山、分散、隐蔽”。再加上三线建设基本上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进行,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要求过急,所以遗留下不少问题。比如:少数企业和科研单位选址不当、钻山太深、布局过散;注意了主体工程,忽视了水、电、气等辅助设施;注意了生产,忽视了生活; 只考虑战时的需要,没有考虑平时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三线的国防工业企业面临比其他国有企业更大的困难。1983年11月,国务院决定,对三线企业进行调整改造,使其继续发挥作用。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摘编自于锡涛《冷战背景下的“三线建设”》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8分)
(2)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意义。 (7分)
28. 观察下表, 回答问题。 (15分)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 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 年欧洲 移出4800万, 1834~1941年亚洲 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 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根据表格并结合世界近现代的史实,以“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世界人口迁移”为主题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将表格中的三个阶段都包含在内,连缀成文,叙述完整; 立论正确,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TDA)诊断性测试2024-2025高三上学期9月测试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