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有人对晚清旗人总督和汉人总督人数及比例做过统计,在嘉庆朝,旗人总督为31人,占比59.6%,汉人总督21人,占比40.4%;在光绪朝,旗人总督为13人,占比27.7%,汉人总督34人,占比72.3%。这一变化表明( )
A.晚清政治和权力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
B.满洲贵族势力已经失去国家治理能力
C.西方列强积极支持汉族官僚集团崛起
D.汉族官僚比满洲贵族更具近代化意识
2.晚清某告示写道:“窃有天主教,由咸三年间,串结外洋人,祸乱口华,耗费国帑……今以上天大帝垂恩,诸神下降,赴垣设立坛场,神传教习子弟,‘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该告示出自( )
A.太平军 B.维新派 C.义和团 D.革命党
3.1900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843年,英国向中国输入棉布便援引这一条款完成了交易。这一案例说明该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A.领土主权 B.驻军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5.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蔚然成风,相关史地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如魏源的《西北边域考》、沈垚的《钦定回疆则例》等,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这一现象( )
A.说明列强的侵略渗透内陆地区 B.推动中国史地学的近代化发展
C.反映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 D.受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直接影响
6.1904年以后,在收回粤汉铁路修筑权和集股商办的过程中,广东商民“筹集路股,众情踊跃”,湖南下层民众也“莫不争先入股”,湖北则“人人咸抱一路存鄂存、路亡鄂亡之心,所以一时认股如风发潮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列强侵华方式的调整 B.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奖励实业政策的实施 D.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7.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
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
8.19世纪末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它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大众与专制清政府的矛盾 B.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C.中国农民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 D.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9.“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早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就曾对商业做出规定,即允许城中人到城外购买物资,而想要在城内出售从城外购买的物资,则必须有高级官员的允许凭条,接受各种限制。这种规定源于(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B.绝对平均主义的构想
C.政治管控的现实需要 D.商业交易的秩序紊乱
1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廷一方面借助“祈雨辄验”的举动企图凝聚民心、宣扬“天命”,另一方面通过恢复维新变法的一些举措,来回应士人群体的诉求。这些举动实质上反映了清廷( )
A.统治危机的加剧 B.反思百日维新教训
C.天命观念的重构 D.政治话语权的转移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这反映了( )
A.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 B.科举取士不合时宜
C.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二、论述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评价者 评价
清廷 称赞他是个“器识渊深、才酞宏远”的“草臣”,赞李鸿章一生“力疾从公,未克休息,忠靖之忱,老而弥笃”
清流 将李鸿章比作宋之秦桧、蔡京和明之严嵩、仇莺,甚至是比他们更加坏的“奸臣”。说他是个“献媚宫闲”“固宠求荣”“多籍言利”的善迎合的奸臣
洋务派 称赞李鸿章“谋国忠诚,不摇浮义”,“忠勤爱国,非浅识所能窥测”
维新派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革命派 《檀香山新中国报》说李鸿章“实中国之民贼,为爱新觉罗氏一姓一家之人。却为那拉西后一人一己之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围绕“李鸿章其人”,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三、材料题
14.军费与财政
材料一: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崇祯四年(1631)辽饷结构表
注:明万历末年,为应对辽东战事而加派赋税,称“辽饷”。
材料二: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1)明代为应对辽东战事、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而筹措军费。阅读上述材料,指出两者增加军费的主要来源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解题思路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
15.同样的条约,不同的理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条约内容 清政府态度 英国态度
割香港岛 琦善:“弹丸之地”; 耆英:“荒岛”“孤峙海中”“贫穷”; 道光:“有伤国体”“暂行赏借”给英国 巴麦尊:“插人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 “良港”
赔款2100万银元 琦善:“烟土本系违禁之物……断无赔偿之理……必能使贵统帅有以登复贵国王。” 道光朱批:“又合体统,朕心嘉悦之至。” 赔款是“为恢复和平状态最绝对必不可少的”;赔款含“被焚鸦片赔偿费、远征军军费、英商债务”
协定关税 “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新的税则……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内。”
领事裁判 “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英人在中所涉诉讼案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请回答:
(1)依据《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解题思路清政府与英国对同样条款的态度有何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这些条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汉族督抚占比上升,说明在地方要员中汉族官员影响力增大,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央权力式微,故选A项。旗人并不全是满族,且B项和D项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和D项。从材料看不出西方列强的因素,排除C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今以上天大帝垂恩,诸神下降,赴垣设立坛场,神传教习子弟,‘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告示出自义和团。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了反抗列强的侵略,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兴起,C项正确;太平军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革命党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学习西方,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排除D项。故选:C。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00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D项正确;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署的《南京条约》,排除A项;1856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四国签署《天津条约》,排除B项;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D项正确;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是割让香港岛,排除A项;驻军主权遭到破坏是在1842年到1846年前后四年间,我国领土舟山岛、鼓浪屿被英国军队占据,排除B项;司法主权遭到破坏是领事裁判权,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可知,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鸦片战争,列强侵华,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体现了士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也有防范于未然的想法,体现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C项正确;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列强的侵略尚未渗透到内陆地区,排除A项;材料强调士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未说明史地学的近代化,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在光绪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年以后(中国)。根据材料“筹集路股,众情踊跃”“莫不争先入股”“人人咸抱一路存鄂存、路亡鄂亡之心,所以一时认股如风发潮涌。”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通过积极筹集路股的方式挽回权利,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后,列强认为瓜分中国实属下策,故转变了侵华策略,从瓜分中国到以华治华,排除A项;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就已经兴起,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未讨论用暴力的方式推翻清政府,无法得出革命思想的深入人心,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C
解析: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依据材料“扶清灭洋”结合所学可知,“灭洋”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与材料中“扶清”的口号不符;义和团运动是民众自发的反帝斗争,主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C选项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英法联军暴行的谴责和对宫殿的描述可知,这描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项正确;鸦片战争只有英国,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中,侵略者是日本,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中不仅仅有英法,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对商业做出一系列规定,加强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这种规定缘于政治管控的现实需要,C项正确;重农抑商即重视农业、抑制商业,而材料未体现太平天国运动抑制商业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的规定没有体现绝对平均主义,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太平天国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未体现商业交易的秩序紊乱,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廷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清廷一方面通过“祈雨辄验”的举动来宣扬“天命”,试图凝聚民心;另一方面通过恢复维新变法的一些举措来回应士人群体的诉求。这些举动表明清廷在内外压力下,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缓解统治危机,A项正确;恢复维新变法的一些举措不代表反思维新变法,而是为了巩固统治,排除B项;天命观念的重构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面对士人群体的诉求,清政府的应对举措,不代表政治话语权的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C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士人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甲午战后沪上和江南士人“舍儒而商”,这反映了随着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士人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C正确;题干涉及的是上海和江南士人,而非全体士人,A排除;题干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士人从商不代表商人政治地位提升,排除D。
13.答案:示例一李鸿章:晚清重臣的复杂历史角色李鸿章,晚清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与军事将领,其历史角色复杂多面。他既是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创办了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等近代企业,也组建了北洋水师,试图以军事现代化抵御外侮。然而,他同时也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如《马关条约》等,这些条约使中国陷入了更深的民族危机。
李鸿章的外交手腕虽高明,但受限于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往往只能接受屈辱条件。他的决策既有远见卓识,如推动洋务运动,也有失误之处,如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略失误。其财富积累虽丰厚,却也引发了关于清廉与贪腐的争议。
综上所述,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中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历史角色复杂而多面。他既有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也有在外交上妥协退让的失误。评价李鸿章时,应全面客观地看待其历史贡献与局限性,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位晚清重臣的复杂历史角色。
示例二李鸿章:多面评价下的历史身影李鸿章,一位在晚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形象在不同历史派别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清廷眼中,他是忠诚的臣子,竭力维护皇权稳定;而在清流士人看来,他则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被视为“奸臣”,背离了传统士大夫的忠贞与气节。
洋务派则高度评价李鸿章为“功臣”,因其推动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于维新派而言,李鸿章虽未直接参与变法,但其开放思想、尝试改革的举动与维新派有共通之处,被视为潜在的“同志”。
然而,在革命派眼中,李鸿章则因维护清朝统治、镇压起义等行径,被贴上“汉奸”的标签,成为革命的对象。这种极端的评价反映了革命派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新秩序的决心。
由此可见,不同的历史派别基于各自的立场和诉求,对李鸿章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启示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全面考察其历史贡献与局限性。
解析:本题列举了不同时期不同阶级对李鸿章的评价。这些评价既体现了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也揭示了政治立场和个人观点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影响。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需要更加客观、中立和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以得出更加准确和公正的评价。首先要提炼材料中的关系,再从中选取一个或多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李鸿章其人”进行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对史料和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14.答案:(1)不同:明代:田赋占比最高。清代:关税和厘金占比逐渐超过了田赋。
(2)趋势:田赋比例下降,关税和厘金在财政中的比例上升。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人口流失,大量田地抛荒;政府蠲免田赋;商品经济发展,商税收入增加;通商口岸增多,对外贸易额上升,关税收入增加。
解析:(1)不同: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明代:田赋占比最高。清代:关税和厘金占比逐渐超过了田赋。
(2)趋势: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田赋比例下降,关税和厘金在财政中的比例上升。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人口流失,大量田地抛荒;根据材料“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可知,政府蠲免田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商税收入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商口岸增多,对外贸易额上升,关税收入增加。
15.答案:(1)差异:清朝是静止、保守的,无主权观念,英国是发展、变化的;具有侵略性。
说明:清朝重礼,英国重利。
(认识清政府主权意识和近代国家法律意识的淡薄,放弃本应全力维护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却竭力保全“天朝”的颜面和臆想的尊严。)
(2)危害:国家主权(条款本身):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社会性质:使中国从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结构: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加速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外交:“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冲击,闭关锁国的政策破产,中国被迫开放;
近代条约体系形成,理藩外交和朝贡贸易体制被打破。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解题思路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关于清政府与英国对同样条款的态度差异,关于香港岛,清朝的态度是“弹丸之地”、“暂行赏借·给英国”,可知,清朝是静止、保守的,无主权观念;英国对此的反映是“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说明英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不仅要割占香港岛而且要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第二小问,关于清政府与英国对同样条款的态度说明什么问题,据材料可知,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道光帝的反映是“暂行赏借·给英国”说明清朝重礼:英国关于对战争赔款的反映是“赔款是·为恢复和平状态最绝对必不可少的”可见,英国重利。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关于这些条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全方位的,政治上,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又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外交方面,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让国人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闭关锁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外交逐步走向近代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