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知识综合(答案)

【参考答案】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知识综合
基础·分点练
维度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D
2.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是秦汉时期。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项正确。A项说的是夏商周时期,排除。C项说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说的是明清时期,排除。
3.D
4.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宋、辽、西夏之间的和与战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项正确。社会动乱和巨大灾难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B、C两项。D项与史实不符合,排除。
5.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年班”制度和“围班”制度加强了边疆民族首领和中央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B项正确。
维度2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演变
6.A
[解析]根据材料“在集议后由皇帝裁断”可知,廷议制度体现了皇权至上,加强了君主专制,A项正确,C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7.C
[解析]郡县长官由皇帝或中央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C项正确。郡县制有利于中央政令与地方的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之间的交流和民族间的交往,排除B、D两项。
8.C
9.D
10.D
[解析]材料形象地反映了皇帝与大臣的关系,大臣从“坐而论道”到“立而奏事”再到“跪着说话”说明其地位不断降低,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君臣,而非封建礼仪,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官制和行政效率,排除B、C两项。
11.D
[解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其设置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项正确。“解决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军机处属于秘书机构,无法规范行政机构运转,排除B项。中央集权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军机处更强调加强君权,排除C项。
12.B
[解析]根据清代皇帝与官员讨论重大事务的方式由“兼听独断”到“一人独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的权力在不断加强,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B项正确。皇帝权力不属于官僚制度范畴,排除A项。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不是下移,排除D项。
维度3 历史上的民族交流和中外往来
13.A 14.C 15.D
维度4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16.B
17.A
18.D
[解析]南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包括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进、农田水利的兴修等,这直接促进了稻麦的共存和农业产量的提高,D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饮食习惯改变和民族交融都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B、C三项。
19.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朝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城市商业十分繁荣,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纸币广泛流通、海外贸易发达和经济重心南移,排除A、B、C三项。
20.C
21.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定窑是北宋五大官窑之一,其代表作品孩儿枕工艺精巧,是宋代风俗的见证,C项正确。司母戊鼎是商朝的,排除A项。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是唐朝的,排除B项。青花扁壶是明朝的,排除D项。
22.C
[解析]汉口成为商业巨镇是由于其港口位置便于贸易发展,说明商业发展推动市镇兴起,C项正确。A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排除D项。
维度5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
23.A
24.A
25.D
26.D
[解析]《送子天王图》是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品,最能彰显盛唐气象,D项正确。《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排除A项。《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排除B项。《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排除C项。
27.D
提升·综合练
1.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在把西方的自然知识传入中国的同时,也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这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加强,B项正确。东西差距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清朝时期国人观念没有发生改变,排除D项。
2.(1) 建立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答出其中两条即可)
(2)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影响:促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促进了汉族人民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出一条即可)
(3)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答出一条即可)
3.(1) 影响:农业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石;农业生产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生产的实践是农业科技提升的重要途径;等。
①农业工具:汉代发明的耧车、三国时期发明的翻车、唐朝发明的曲辕犁和筒车、宋朝的秧马等。②农学科技著作:北朝时期贾思勰写了《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等。(任答两例即可)
(3) ①树立节约粮食,减少浪费的正确消费观。社会各界需凝聚共识,各国采取有力的行动,改变世界粮食消费方式。②创新科技助推农业生产:大力研发新品种、改良农作物的品种,增加粮食产量。③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设备,利用最新机械化设备耕地、提高耕种效率和产能。④合理开发耕地,充分利用土地效能,提升土壤营养和土地利用的频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农业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创新绿色农业和食物技术,各国应该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⑥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加强世界各国的技术合作、经验共享。(任答两条即可)
4.(1) 重要特征:继承前代制度;强化皇权;加强中央权力。重要的改革: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等。
(2) 表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社会阶级不断消融。
存在的具体表现: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如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等。
古迹:岳麓书院。
(3) 政策:册封达赖、班禅等宗教领袖;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金瓶掣签制度。(写出其中的两个举措即可)
贡献:清政府对中国边疆的有效治理,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使边疆保持了持续稳定,使国家保持了统一。
5.(1) 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政治措施:实施“推恩令”。
军事措施:北击匈奴。
(2) “突破性进展”:科举制(或三省六部制)。
史实说明:秦朝建立郡县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其他符合题意的制度史实亦可)
(3) 职责:记录和传达皇帝的旨意。问题: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4) 原因: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皇权大大加强;雍正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认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改革适应了封建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封建社会向前发展。(其他符合题意的亦可)
6.(1)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及推广;政府重视,兴修水利;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 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短缺,供给不足;货币流通受限;铁钱笨重不便于携带;巨富豪商提供信用基础;印刷技术进步。
(3) 问题:宋代江南地区劳动力人口快速增长且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促进宋代江南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7.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题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论述:西汉时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时发明火药并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传入欧洲后,使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变化,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丰富了世界文明成果,为人类历史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
8.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
连续性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最突出的特点。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等,虽然都盛极一时,但这些古老文明最终都没能摆脱湮灭的命运,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史前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先民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源特征和发展格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在此后两千多年内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汉字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突出代表,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虽然书体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直延绵至今,从未中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不曾断裂的文明史,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显著特色和丰富内涵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知识综合
基础·分点练
维度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2024黑龙江牡丹江]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孝文帝改革、唐蕃和亲、澶渊之盟、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 )
A.政治互鉴 B.中外交流 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
2.[2024甘肃临夏]以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部分目录,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44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50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54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57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63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2024四川广元]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反映了当时( )
A.政权的更替 B.江南的开发
C.科技的进步 D.民族的交融
4.[2024湖北模拟预测]北宋时期汉族政权与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并立,它们之间的和与战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往的重要方式。这些交流( )
A.促进了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
B.导致了政权的并立与社会动乱
C.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2024广东东莞一模]清朝在边疆地区实行朝觐制度。其中一些边疆民族首领逢年过节赴京觐见皇帝的制度称“年班”,朝廷邀请边疆民族首领至木兰行围狩猎,并于避暑山庄赐宴的制度称“围班”。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
A.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强化君主专制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维度2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演变
6.[2024山西长治模拟预测]在秦汉时期,廷议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由皇帝公布廷议的议题及参与的官员,在集议后由皇帝裁断。如果委托大臣主持,官员需将所议的过程及结果以书面形式向皇帝汇报。这一规定( )
A.体现了皇权至上 B.杜绝了决策的失误
C.防止了君主专制 D.保证了程序的公正
7.[2024河南周口模拟]县域比较小,很难为那些希望脱离大一统控制而形成分裂割据格局的地方势力积累起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说明郡县制( )
A.降低了行政效率 B.促进了南北交流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民族交融
8.[2024四川德阳]汉武帝即位以后,就有不少朝臣认为“诸侯连城数十,泰强”,并向武帝“数奏其过恶”,要求对他们“稍侵夺”。对此,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军机处 B.设置转运使
C.颁行“推恩令” D.设立锦衣卫
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元朝统治者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一做法有利于管辖空前广阔的疆域。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10.[2024河南模拟预测]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宋太祖以后,三公群卿立而奏事了;到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折射出( )
A.封建礼仪逐渐完备 B.中央官制趋于成熟
C.行政效率日益提高 D.君主集权不断强化
11.[2024广东珠海三模]有学者指出,尽管“军机处的设立无疑与雍正年间西北两路用兵密切相关”,但其“本质并不在军事,而在有‘承旨办理机务’之名的秘密政治”。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
A.解决了西北军事危机 B.规范了行政机构运转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强化了皇权专制机制
12.[2024河南周口三模]在清代,当遇到重大事务时,最初是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兼听独断”,但后来这种方式发展到最后却成了皇帝“一人独断”。这一过程反映了( )
A.官僚制度的演变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决策权力的下移
维度3 历史上的民族交流和中外往来
13.[2024甘肃兰州]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宣言》(2005)提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国际探索之路和贸易之路。又是一条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为开辟这条道路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14.[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在西藏地区设置( )
A.台湾府 B.军机处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15.[2024贵州铜仁]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有效治理,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元朝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宣政院 B.台湾省
C.北庭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
维度4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16.[2024湖南]下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 )
人面鱼纹彩陶盆
A.种植技术 B.制陶技术 C.凿井技术 D.纺织技术
17.[2024广西]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呈现的一个探究成果,可以推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汉代的耧车 唐朝的曲辕犁 宋朝的秧马
A.农业用具的创新 B.交通工具的演变
C.社会习俗的变化 D.纺织技术的进步
18.[2024广东模拟]南宋时期,南方大量种植小麦,“稻麦共存”“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是对当时南方的真实写照。这一景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饮食习惯改变
C.民族出现交融 D.生产技术发展
19.[2024广西]北宋东京城内,晚间有夜市营业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开张;在繁华热闹之处,买卖甚至通宵达旦。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
A.纸币广泛流通 B.海外贸易发达
C.经济重心南移 D.城市商业繁荣
20.[2024贵州贵阳二模]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时期的代表性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四川广汉三星堆独特的青铜文化的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面具 D.毛公鼎
21.[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中国古代手工艺是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下列手工艺品出现在宋代的是( )
A.司母戊鼎 B.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
C.定窑孩儿枕 D.青花扁壶
22.[2024广东珠海一模]汉口在明初仅为一片荒滩,后形成天然的避风良港,各处商民、商船往来于此。至明朝末年,汉口已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商业发展推动市镇兴起 D.出现新型生产经营方式
维度5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
2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某校书法社团学员在临摹《兰亭集序》书法字帖时,被其“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笔势所折服。《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欧阳询
24.[2024青海]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象征。以下是“龙”字不同的写法,其中已发现年代最早的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草书
25.[2024黑龙江龙东]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突出的成就,中外交通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26.[2024湖北黄石一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下列选项中彰显盛唐气象的作品是( )
A.《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B.《清明上河图》(局部)
C.《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D.《送子天王图》(局部)
27.[2024河南周口二模]我国古代某部著作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中关于机械、陶瓷、兵器、火药、纺织、冶金、造纸等30多个领域的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论述了我国17世纪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工艺技术与科技成就。该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提升·综合练
1.[2024广东三模]明朝中后期,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出《几何原本》,揭开了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新篇章;利玛窦也在其日记中向欧洲详细介绍了当时中国政治、地理、物产、机械、科学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
A.东西差距逐渐减小 B.中西文化交流加强
C.闭关锁国政策废止 D.西学改变国人观念
2.[2024青海](节选)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当时,突厥、西域各族及回纥、吐蕃、南诏、靺鞨等,都曾在边疆地区建立过地方民族政权,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唐朝与这些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族人民和各少数民族之间也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清朝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定型的重要时期,统治者秉承“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理念,对边疆和多族群聚集地区进行了有效治理,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潘岳主编《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两项措施。(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民族政策,并概述其影响。(3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措施。(2分)
3.[2024湖南](节选)某历史社团组织开展“探寻农业密码”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 【农业与科技】
同学们查阅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整理了如下信息:
·《夏小正》记载了有关农耕、蚕桑生产的物候、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 ·我国有“药食同源”之说,姜是调味品,也是祛风除寒的药品。
(1) 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影响。(2分)写出两例秦汉至明清时期与农业相关的科技成果。(4分)
活动三 【农业与未来】
同学们关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对此展开了讨论:
(3) 根据活动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世界性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提出你的建议。(4分)
4.[2024湖南长沙模拟]我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统治的50余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汉武帝在继承汉初以来的专制制度的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某些重要的改革……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
——摘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中国的现代型。第一是中央集权之更加强,第二是社会阶级之更消融。魏、晋以下的门第势力,因公开考试制度之长期继续,已彻底消灭,商业资本难于得势,社会上更无特殊势力之存在……然而正为此故,遂使宋代社会,在中国史上,显为最贫弱,最无力。
——摘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较之于历代,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政策最为积极。特别是西北战事结束后,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思路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超越了长久以来“羁縻为治”的间接管理政策,转而派遣官员、驻扎军队、整顿地方,积极主动治理边疆。更为有力的治边政策,使边疆出现了持续稳定的政治局面。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特征。(2分)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进行的某些“重要的改革”是什么。(2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中国的现代型”的表现。(2分)并结合所学,指出“公开考试制度”在宋朝继续存在的具体表现。(2分)长沙现存的哪一古迹能充分说明宋朝对教育和科学的鼓励和重视?(2分)
(3) 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西藏为例说明清朝的治边政策“最为积极”。(2分)概述清朝对中国边疆治理的重要贡献。(不要照抄材料)(2分)
5.[2024湖南岳阳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上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同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使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材料二 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的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下图为清朝军机处外景图。
材料四 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如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渐革”,导致封建衰而专制起。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此外,“权臣”被“次第摧毁”,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 根据材料一,思考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政治、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在政治制度上的“突破性进展”。(2分)制度的突破性进展反过来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请再举一例史实予以说明。(2分)
(3) 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它的设立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原因。(4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认识。(2分)
6.[2024广东广州二模改编]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社会稳定的保障、社会变革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政府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
材料二 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王朝从一建国便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及地区间货币流通被分割的局面……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交子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此外,先进的印刷技术,也为交子的印刷创造了便利条件。
——摘编自管汉晖《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 宋代江南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变动情况表
时间 江南地区 全国 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重/%
农村劳动力人数/人 农村劳动力人数/人
太平兴国五年 890 672 16 367 175 5.4
元丰元年 2 856 844 42 340 082 6.7
崇宁元年 3 227 693 46 190 560 6.9
——武建国、张锦鹏《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利用与流动分析》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明清时期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 根据材料二,请你概括交子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内容反映的问题及其影响。(6分)
7.[2024云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古代中华文明重要成就一览表(部分)
时期 重要成就
夏商周 甲骨文 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孔子:“仁”“仁者爱人”“有教无类”,以德治国
秦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三国两晋南北朝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王羲之:《兰亭集序》
隋唐 唐诗
辽宋夏金元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宋词 元曲
明清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曹雪芹:《红楼梦》 京剧形成
——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选取上表中的2~4项成就,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字数不少于120字)(10分)
8.[2024四川乐山]人类文明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阅读材料,解答下面问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请结合所学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在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任选一个或从整体上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知识综合(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