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考点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答案)

考点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2022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明太祖时期编成《孟子节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书中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不准学习。这反映了明初( )
A.重视文献整理 B.科举制度完善 C.君主专制加强 D.重文轻武政策
2.[2023年湖北武汉中考真题]阅读下列图表,促成来华使节次数变化和技术交流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369~1398年 (洪武时期) 1403~1424年 (永乐时期)
来华使节 平均每年次数 约6次 约15次
总次数 183次 318次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哥伦布远航
3.[2024年北京中考真题]“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2023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该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出水了大量明代瓷器。这一考古发现( )
遗址出土的青花人物纹罐
①反映我国人民在南海地区的活动
②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见证
③可用于研究明代的瓷器烧制工艺
④印证明代引进了原产美洲的玉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年陕西中考真题]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A.开辟了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
B.政府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C.火药、指南针等先进科技开始输往西方
D.增进了与亚非国家地区的友好往来
5.[2023年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561年4月的一天,倭寇即将袭击台州。突然,一杆‘戚’字旗树起。随即,一声号令:‘布好鸳鸯阵’直打得倭寇四处逃窜。”《中华军事五千年》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三元里人民抗英
6.[2024年辽宁中考真题]某班设计主题为“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的板报,下列历史人物所在版块的标题是( )
A.传播文化助交流 B.悬壶济世医天下
C.锐意改革促发展 D.抗击侵略卫主权
7.[2023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B.清朝前期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来管理西藏事务
C.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D.元明清时期经略边疆的举措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8.[2022年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反映出军机处( )
A.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B.避免了个人专断
C.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 D.强化了君主专制
9.[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台湾是“东南之锁钥,数省之屏障”,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中,在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传播了中华文化的是( )
A.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B.隋炀帝三次派人赴流求
C.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D.郑成功收复并经营台湾
10.[2023年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康雍乾时期,清朝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现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康熙帝在保卫东北边疆方面的重大举措是( )
A.平定准噶尔叛乱 B.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1.[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图文物( )
A.是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证明
B.见证了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证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都是中国领土
12.[2023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清朝建立后,制定并执行“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的民族方针。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这一方针的是( )
A.设西域都护府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金瓶掣签 D.设置中书省
13.[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真题]明末清初,汉口镇沿汉水至入长江口一线发展,绵延十余里,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市场和茶叶集散地,百姓所需的米、盐、油、木材、布匹、药材等从全国各地集中于此。由此可见,当时的汉口镇( )
A.人地矛盾突出 B.工厂制度确立 C.商品贸易兴盛 D.自然经济解体
14.[2022年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明清时期的中国,在世界文明的赛场中逐渐落后,又因为虚弱与自我陶醉错失了开拓市场、拥抱世界的机会。这一时期“虚弱与自我陶醉”的表现有( )
A.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创立科举制度
C.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D.发展海外贸易
15.[2024年内蒙古中考真题]明朝中期,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农业的发展都已远远超过前代,而农业的发展使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这成为明朝( )
A.扩建改造北京的前提 B.取得科技成就的基础
C.强化皇权专制的目的 D.科举考试变化的结果
16.[2022年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医学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A.华佗编写了《伤寒杂病论》 B.张仲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C.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 D.李时珍编写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解析:注意表格中信息“1403—1424年”“罗”“爪哇”“锡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发生在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戚继光抗倭发生在16世纪中期,哥伦布远航发生在15世纪末,由此可以排除A、C、D。1405—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7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促使使节来华次数激增。故选B。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该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出水了大量明代瓷器。”可知,该遗址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人民在南海地区的活动信息,见证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情况,发现的瓷器有助于研究明代的瓷器烧制工艺,①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明代引进玉米的相关信息,④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而不是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排除A项;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实际上给明朝财政造成很大的负担,排除B项;火药、指南针等在宋元时期外传,而不是这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A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属于反侵略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反映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以上人物的事迹都是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典型代表,D正确;材料中的人物主要是反抗外来侵略,不是传播文化,排除A;材料中的人物主要是反抗外来侵略,不是医天下,排除B;材料中的人物主要是反抗外来侵略,不是进行改革,排除C。故选:D。
7.答案:D
8.答案:D
解析:根据“(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可知,这则材料反映的清王朝君权的强化。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依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项正确;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C项;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权,没有避免了个人专断,排除B项。故选:D。
9.答案:D
解析: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郑成功在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并经营台湾。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甚至像野兽一样吃人肉。为了保卫祖国疆土。1685年、1686年,康熙帝亲自率领清军,在东北雅克萨两次大败沙俄侵略者。康熙帝夺回雅克萨,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击毙,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B项正确;平定准噶尔叛乱,属于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排除A项;设置驻藏大臣是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排除C项;乾隆帝时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C
解析:据题干“宣政院印”印文“金奔巴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这证明了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金奔巴瓶”是清朝乾隆皇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为了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明确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事务的管理和控制,进一步证明了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项正确;题干两个文物都是与西藏有关,与新疆、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无关,排除A项、D项;“宣政院”是元朝的中央机关,“金奔巴瓶”是清朝乾隆皇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两者都与清朝康熙皇帝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清朝”“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可知,材料反映了清朝因地制宜地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尊重少数民族地区习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设立金瓶掣签制度,既尊重了西藏地区宗教习俗,又避免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故选C。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汉口镇沿汉水至入长江口一线发展,绵延十余里,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市场和茶叶集散地,百姓所需的米、盐、油、木材、布匹、药材等从全国各地集中于此”可知,明末清初,汉口镇的商业贸易比较繁荣,全国各地的许多物品云集于此,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地矛盾突出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明清时期,中国并未确立工厂制度,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缓慢解体,排除D项。故选:C。
14.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在世界上开始落伍,C项正确;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是在宋朝时期,排除A项;创立科举制度是在隋朝时期,排除B项;发展海外贸易与明清时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明朝中期,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农业的发展都已远远超过前代,而农业的发展使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可知,明朝中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促进了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B项正确;明代中期经济发展与扩建改造北京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强调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而明朝政治方面的举措旨在强化皇权,排除C项;明代科举考试采取四书五经、八股取士的方式,与材料内容“农业的发展使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考点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