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学情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小题,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这首诗的内容反映是(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国家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例
中国 3.6亿人 人均0.75便土 1
洪都拉斯 1.46万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2.下表是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于英国棉纺织品消费量的统计。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A、从中国获取廉价原料 B、进一步控制清朝政府
C、在中国投资开设工厂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 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
A. 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B. 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C. 国民素质的优劣 D. 军事武器的优劣
4.20世纪初,费正清正式提出“冲击一反应”模式,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19世纪中国发生了剧烈变化,下面能够支持“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
A. 沙俄占领中国大片领土——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B 亚罗号事件——《北京条约》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D.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5.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间天国梦”,此“梦”并非洪秀全一人之梦,而是当时苦难中的农民阶级共有之梦。下列文件最能体现“共有之梦”的是( )
A. 《劝世良言》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天演论》
6. 以下图示直观勾勒了太平天国运动兴盛衰败的基本脉络,图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酝酿发动 B. 公布纲领 C. 由盛转衰 D. 政权初建
7. 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其中“取新器”和“握旧物”中的“新器”与“旧物”指的是( )
A. 洋务派和守旧派 B. 洋枪和土炮
C. 先进技术与封建制度 D. 先进制度和封建思想
8. 《亚细亚的孤儿》书中对当年台湾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矛盾与混乱的心理有深刻描绘,叙述了日本统治时期台湾知识分子在台湾受到了日本殖民者的欺压……使台湾成为“孤儿”的历史事件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中法战争 C. 九一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9. 和晚清许多人一样,洪仁玕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地集于一身。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其“先进性”的是( )
A. 创立“拜上帝会”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提拔青年将领 D. 提出《资政新篇》
10. 近代中国在发展中前行,在传承中创新。从下列年表中提炼出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1840年~1856年 杨炳南《海录》 林则徐《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70~80年代 薛福成《机器殖财说》 郑观应“商战”
A. 获得新生的近代教育 B. 艰辛曲折的近代探索
C. 追求民主的仁人志士 D. 偶遇良机的民族工业
11. 林则徐在查禁鸦片的同时,派人收辑、翻译外文资料,积极“开眼看世界”。他所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简述了世界4大洲30多国的地理、历史、政情,是当时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最能体现这一著作思想的是( )
A. 天朝上国 夷夏大防 B. 探求域外 师夷长技
C. 振兴工商 实业救国 D.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12. 它(下图)集天下园林之大成,汇集南北、中西特色建筑,被称为“万园之园”。在近代遭受一场浩劫,不仅秀丽的园林被毁坏得满目疮痍,其收藏的奇珍异宝也被劫掠一空。从中反映出( )
A. 鸦片走私的猖獗 B. 英法联军的贪婪
C. 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的残暴
13.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李鸿章采取的策略是( )
A. 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B. 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C. 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 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14. 京师同文馆30年中翻译西书近200部,尤以外交和史地政法一类为多。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40年里翻译的书籍达199部,而以自然科学、实用科学为多。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以儒学为教育的核心 B. 急于改造国民的思想
C. 侧重学习西方的制度 D. 介绍和传播西方文化
15. 下列历史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
A. 反抗外来侵略 B. 进行近代化探索
C. 学习西方技术 D. 开展军事化改革
16. 维新派对中国封建陋俗文化进行了批判,认为婚姻应该是双方自愿,男女双方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使男女平等的观念开始流行。这些主张( )
A. 促进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17. 二十世纪初的这场起义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决心抵抗外来侵略、排除一切外来势力.保护中华民族,反映了下层民众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这次起义”是指( )
A. 金田起义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黄花岗起义
18. “佐圣主东戡闽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乡侯,前后逾三十年,实同是鞠躬尽瘁;维贤臣生并湖湘,位兼将相,地下若逢曾太傅,纵横已万余里,庶无负以人事君。”这副挽联称颂的是(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曾国藩 D. 邓世昌
19.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C.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0. 如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
A. 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 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21. “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呼啸叫号,声撼大地。或主张变法自强之议,或吹煽开智之说或立危词以警国民之心,或故自尊大以鼓舞国民之志,未几而薄海内外,风靡响应。这说明,甲午战争失败( )
A. 加深中国民族危机 B. 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C. 推动洋务运动发展 D. 刺激国人救亡图存
22.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材料所述思想主张属于( )
A. 地主阶级顽固派 B.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资产阶级激进派
23.在近代,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深入,中国各阶级纷纷进行了探索,下列文献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是( )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④
24.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表现不包括( )
A.地主阶级掀起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资产阶级维新派尝试制度变革
C.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武装反清斗争
D.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25. 为了从中国搜刮这笔巨款,条约还规定,“付款之事,仍由税务司经理”,以“新关各进款(海关税)”、“所有常关各进款”以及“所有盐政各进项”作为赔款抵押担保,并将“在各通商口岸之常关,均归新关管理”。此处的“条约”指(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小题25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海洋从屏障转成通道的过程中,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巨大断裂,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历史的断裂和质变同时在两个方面呈现出来:在时间维度上,资本主义的近代进一步与封建的中世纪构成对立;在空间维度上,欧洲利用亚洲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继续发展,最终取而代之……在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未能抓住机遇,从而不得不再等上几个世纪,才又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开始近代化的进程。
——《白银资本》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充满了特殊性。采用的政治制度并非由自己内部萌生,而是基于西学东渐的思路,将西方已经成型的政治制度移植到中国的土壤上;在变革逻辑上,中国一开始就从政治制度着手,而后才普及自由平等思想,这与欧洲恰好相反。因此中国在政治近代化的进程中,观念与制度时常背离……尽管如此,中国终于响应了时代的号召,抓住变革时机,开始了其长期而艰难的转变历程,最终找寻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径。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早期回顾》
材料三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链条上的两个相连的环节。洋务运动的兴起是以维护清政府统治为目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戊戌变法,则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直接引起,维新派以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因此把变法扩大到政治领域中去,已经有了变革政体的进步要求。……戊戌变法更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尽管它是昙花一现,但引发了社会的变动、思想的转变,它的启蒙作用不容低估。
——《浅论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世界历史断裂和质变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开始近代化”的标志事件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特殊性的表现,并指出由此导致的结果。(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与洋务运动相比,戊戌变法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各一个(4分)
(4)综上所述,从近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变革中,你得出了什么启示?(1分)
27. (8分)某校八年级学生围绕“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设计了如下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印证历史信息】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海军也,都是纸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失败了,没能富强”。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活动二:【感悟社会变迁】
活动三 【归纳原因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请回答:
(1)活动一中李鸿章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2分)
(2)活动二的图片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3)根据活动三的曲线图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8. (7分)作为民族文化的底色,爱国主义贯通了中国文化。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帷幕。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由此发端,反对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就成为中国各阶级、各民族所面临的共同任务。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有时它会带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摘编自许增纮《近代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觉醒》
材料二
材料三 梁启超是近代爱国主义最具代表性人物,是近代系统阐发爱国论第人。1899年2月发表的长文《爱国论》指出:“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摘编自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重要主题?(1分)
(2)列举材料二中两个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活动。并说明二者的爱国主义有何“鲜明的阶级属性”。(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爱国主义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内容说明梁启超为之做了什么努力?(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爱国主义的认识。(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集团锦江中学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