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4-2025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本卷由系统,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乡约的演变实质上反映了(  )
A. 官府取代了儒学士人的教化作用   B. 乡约被政府利用而具有法律效力
C. 乡约、法律合流的儒法结合的特点  D. 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2. 西汉前期,“齐人”“鲁人”“楚人”仍是常用的籍贯地域表述。后来就渐渐被冠以郡国的籍贯表述取代了。这一变化说明(  )
A. 郡国并行制被废除    B. 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步加强
C. 民众地域观念增强    D. 中枢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3. 如表是宋代理学家的言论。由此可知,他们(  )
A. 将封建礼义和天理相结合    B. 完成了儒家信仰的理论重建
C. 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对立    D. 发展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4. 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曾长期在雅典居住,在其剧作《公民大会妇女》中,女性们因不满足现有地位,偷走丈夫的大衣,晒黑皮肤,粘上假胡须,扮成男人的样子去参加公民大会,最终让城邦的所有权力归于妇女。这反映出阿里斯托芬( )
A. 主张提高公民素质       B. 反思雅典民主制度
C. 具有天赋人权思想       D. 鼓励妇女暴力夺权
5. 秦国早期军功爵制“重爵轻官”,高爵与低爵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且低爵也享有很多权利;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重官轻爵”,高爵与低爵间不可逾越,低爵仅为荣誉头街,权利大大缩小。由此可知二者都(  )
A. 未能巩固封建统一局面     B. 有利于打击贵族的势力
C.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D. 沿用了前朝开创的制度
6. 历史学者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评价九品中正制时写道:“九品中正之弊,果如何乎?论者皆曰:‘用人不容不论其才,才又各有攸宜,中正品平,皆不能具。若论考绩,尤不应舍功实而采虚名。’”这一评价说明九品中正制(  )
A. 忽视选拔对象的才能和实绩   B. 制约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C. 强化了士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D. 扩大了门阀政治的基础
7.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朝秉承法家理念,将功与能作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说明(  )
A. 官吏选拔日益制度化     B. 统治者日益重视加强专制集权
C. 官吏选拔标准日益严格    D. 统治者日益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8.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武帝下诏:“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谕三老孝悌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郡国有所以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闻。”这种情况表明(  )
A. 察举制成为正式的选官制度    B. 征召制是西汉重要的选官渠道
C. 刺史巡行郡国的制度正式建立   D. 武帝的执政趋向转变为“守文”
9.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进行文官改革:撤销文官部,将文官管理纳入内阁和财政部;裁撤冗员,用合同制取代终身制,限制文官工资增长幅度。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控制。这些措施(  )
A. 维护了文官常任原则    B. 保证了文官政治中立
C. 确保政府的高效廉洁    D. 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包括职前培训和职后研修两方面,研修的内容包括行政研修、合同研修、民间企业管理研修、公务员伦理研修、接待研修、岗位职责研修等。这些培训意在(  )
A. 提升政务官的素养    B. 提高国家治理的水平
C. 稳固政党分肥制度    D. 树立政治中立的意识
11. 晚清以来,新式学堂不断发展壮大,留学生日益增多,许多士子通过新式选官模式跻身于仕途。上述变化(  )
A. 优化了晚清的官僚队伍结构   B. 进一步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C. 得益于晚清科举选官制废除   D. 标志着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讨论政府组织方案时,孙中山认为“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 两年后孙氏在语涉政体的演说中表态:“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为佳。”由此可见(  )
A. 孙氏思想具有实用色彩   B. 革命派政治立场摇摆不定
C. 民国政体思想不断完善   D. 专制独裁的氛围甚嚣尘上
13. 西周实行多都制,周都选址多为自古以来就形成的通都大邑,这里世族贵家云集,为政治中心。周王“流动办公”,频繁巡行于多座都邑之间并处理各项政务。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分封制度遭受挑战     B. 统治权力高度集中
C. 贵族势力受到制约     D. 王权的影响力拓展
14. 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父权具有绝对的权威,婚姻大事一般由“一家之主”来定夺。但到了共和国末期至帝国早期,部分贵族妇女开始参与家庭的重大决断,甚至参与子女的婚姻选择。上述变化源于(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 罗马帝国的建立  D. 法律适用范围扩大
15. 《史记》载:战国时期,赵烈侯改革,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说苑》曰:《魏文侯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 各国变法是为富国强兵    B. 贵族垄断政权局面渐被打破
C. 宗法分封制度已经崩溃    D. 军功爵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
16. 首匿是汉律规定的一条罪名,指主谋藏匿罪人应处以重罚。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下诏, “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这反映出(  )
A. 西汉法律制度细致严密    B. 休养生息政策得以恢复
C. 儒家伦理影响刑罚处置    D. 官僚贵族特权受到保护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神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割据抗衡。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地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能战胜教皇权威的主要条件以及造成的影响。(10分)
18.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高宗总章(668—683年)以后,进士录取名额有所扩大。武则天统治时期,经常以自己的名义下令举行制科考试。制科考试对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对于没有出身资格的一般士子,这是立获美官,至少是取得出身资格的一条便捷途径。
唐太宗时宰相中只有许敬宗一人为隋秀才,房玄龄、侯君集等二人为隋进士,其余二十六人皆不从科举出身。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以及在高宗末年即已为相的裴炎、郭正一、魏玄同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
——摘编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明政府于京师举行科考会试,试后取录了宋综等52人,均为南方士人,而北方士人则无一人取中。放榜之后,舆论大哗,招致北方士人举子强烈不满。之后,明太祖“亲自阅卷,取任伯安等六十一人。六月复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皆北士也”。这一事件“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宣德二年(1427年),杨士奇向明宣宗建议:“会试取士分南北卷,北四南六,既而以百乘除,各退五、为中数。”明代完整意义上的南北中“分地而取”的分卷制度正式形成。
——摘编自王凯旋《明代分卷制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科举选官发生了哪些变化?(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科举实行南北分卷制度的主要影响。(8分)
19.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制度是由该国社会性质和该国历史文化传承特点决定的,是由该国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没有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各国具体历史条件而普遍造用的国家制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国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中国大地,蘊含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国家虽然有社会治理的职能,但国家制度又具有阶级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社会治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摘编自卜宪群《科学认识和把握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1. 【答案】D
2. 【答案】B
3. 【答案】A
4. 【答案】B
5. 【答案】B
6. 【答案】A
7. 【答案】A
8. 【答案】B
9. 【答案】D
10. 【答案】B
11. 【答案】A
12. 【答案】A
13. 【答案】D
14. 【答案】A
15. 【答案】B
16. 【答案】C
17. 【答案】(1)地位: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天主教会在各国享有特权,拥有庞大的经济势力。
(2)内容: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争取城市自治,要求减免赋税负担。
(3)条件: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
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18. 【答案】(1)变化:科举录取的总人数增加;武则天大开制科,科举不仅是一个获得出身的考试,还成为直接授官的重要途径;高级官员特别是宰相,科举出身的人比重增加;一般地主家庭出身的人,通过科举成为高级官员的比重增加。
(2)影响:缓解了南北方举子间的矛盾;有利于统治稳定;保证了北方举子的进士名额;利于官僚队伍中南北方力量均衡;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
19. 【答案】示例
论题: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实践基础。
阐述:中国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自古以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学习和模仿。进入近代以后,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导致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陷入全面危机。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真正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根据地创建人民政权,探索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新中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使当代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实践基础,是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
答案第2页 总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4-2025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