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二)(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时空脉络】
【知识结构】
【中考真题】
1.(2024 聊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19世纪90年代以后,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危机加深 B.洋务运动兴起
C.《辛丑条约》签订 D.革命思想传播
2.(2024 枣庄)吴玉章老人在自己时候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四川容县)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厚啊!文中“苛刻”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2024 济宁)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和经济技术的运动。这场运动(  )
A.挽救了清王朝统治 B.唤醒了民众救亡意识
C.推动了早期近代化 D.改变了封建政治制度
4.(2024 济宁)下图描绘了慈禧太后仓皇逃出北京城的场景。当时慈禧出逃是由于(  )
A.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 B.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
C.义和团发动反清起义 D.八国联军进逼北京城
5.(2024 潍坊)轮船招商局自1872年创立后,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业务(下表)。这些业务(  )
1架设电话线
2投资开平矿务局
3试办保税仓栈
4.创办南洋公学
……
A.维护了清朝统治 B.实现了实业救国
C.打击了封建顽固派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6.(2024 潍坊)如图为电影《甲午风云》主人公邓世昌的形象。他的经典台词“开足马力,撞沉吉野!”表现了(  )
A.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B.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 D.坚持正义的可贵品质
7.(2024 内江)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说:“康有为的政治纲领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自上面的根本性革命。”这一论断反映了(  )
A.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B.辛亥革命的革命理想
C.戊戌变法的变革目标 D.新文化运动的片面性
8.(2024 宁夏)1895年2月以来,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文,呼吁变法刻不容缓;4月,广东、湖北举人数百名上书,要求变法,各省举人相继跟进;6月,巡抚陶模提出了十三点变法建议;就连被称作“老顽固”的大学士徐桐也上奏对闲员“痛加删汰”。这表明当时(  )
A.变法诉求日趋强烈 B.革命形势逐渐成熟
C.阶级矛盾渐趋激化 D.革命思想逐步形成
9.(2024 宁夏)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表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  )
企业名称 地址 后世发展
汉阳铁厂 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 武汉钢铁公司
江南制造总局 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 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轮船招商局、中国招商银行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10.(2024 牡丹江)如图思维导图中“?”处的内容应该是(  )
A.列强特权领域减少 B.中国经济负担减轻
C.列强侵略范围扩大 D.中国割地面积增加
11.(2024 武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等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供应给驻守台湾以及广西、云南等前线的各路清军使用。煤矿、冶铁、纺织等领域建立的民用企业也逐渐改变着社会面貌。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太平天国分土地 B.洋务运动求富强
C.维新变法启民智 D.扶清灭洋御外侮
12.(2024 铜仁市)小明在整理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学习笔记时,看到某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该条约的影响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2024 青海)某同学准备撰写题为“我心中的甲午战争英雄”历史小论文,可以参考的史实是(  )
A.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B.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C.1894年邓世昌奋勇杀敌
D.1950年彭德怀抗美援朝
14.(2024 广东)1895年,康有为上书痛陈,值此千年变局,“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未有不危者。为此,康有为开出的“新方”是(  )
A.师夷长技 B.民主科学 C.变法图强 D.实业救国
15.(2024 广元)某校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专题做了如下梳理。对该专题主线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C.救亡图存的探索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6.(2024 广元)洋务运动兴办了许多新型的工矿企业,产生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等。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大多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等部门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17.(2024 黔东南州)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18.(2024 内蒙古)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开始从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了救亡与启蒙的探索。这一探索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19.(2024 内蒙古)1895年,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阻止饷银运出,一批台湾爱国官绅纷纷上书清政府,反对割台。引发上述事件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2024 湖北)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武汉设立汉阳铁厂。该厂设立10个分厂,配置了多种炼铁及轧制铁轨的设备,雇佣工人3000多名。此外,他在武汉还创办了湖北织布局、湖北自强学堂等。这对武汉产生的影响是(  )
A.促进了海防的建设 B.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C.淘汰了传统的兵器 D.延缓民用企业发展
21.(2024 安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1873年,梁启超生于广东新会。12岁入广州学海堂。16岁中举人。22岁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由此拉开了发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3岁任《时务报》主笔,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交者天下之公理也”25岁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27岁发表《少年中国说》,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42岁发表《异战所谓国体问题者》,参加护国运动。52岁任清华研究院导师。1929年病逝于北平。
——据吴其昌著《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
(2)从材料中选取5项信息,运用表格或年代尺制作一份简要的梁启超年谱。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0字左右。)
22.(2023 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 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天津电报学堂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
(3)综上所述,你获取了关于教育发展的什么启示?
【复习巩固】
1.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这场运动是(  )
A.护法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2.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
A.洋务运动客观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如图是清末维新(含改革、改良)这一词语的使用次数统计,可用于说明(  )
A.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维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
C.戊戌变法改变了清王朝旧有的君主专制统治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4.如图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甲午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面与图二的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6.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建立民主政治 D.引领思想启蒙
7.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边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898年6月到9月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内容:改革政府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
8.如图是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经济由商品输出转为商品输入
B.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入
9.19世纪70年代,当清政府向日本赔偿50万两白银后,《泰晤士报》的记者宓吉感叹:“台湾事件的处理等于向全世界宣告,这里有一个富饶的帝国,它将随时自动地给你支付赔款而绝不进行战斗。”这充分反映了(  )
A.清军力量非常弱小 B.清政府政治的腐败
C.清朝经济实力强大 D.清朝外交政策灵活
10.甲午战后,列强的主要侵略方式由“贸易+特权”转变为“投资+特权”。这一转变是因为(  )
A.“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B.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1.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民族危机的加剧”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
——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
材料二:一律预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
——《申报》1895年5月15日
(1)你知道材料一中率先对中国“准确一击”的国家是哪个国家?该国出于何种目的向中国发起战争?
(2)材料二中“全台归于倭人”出自中国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该不平等条约签订后,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任务二【以图说史】
任务三【以史为鉴】
(3)历史图片一中的遗址与哪次战争有关?
(4)结合历史图片二及所学知识,《辛丑条约》签订后,其中哪个条款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一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5)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之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第七章近代化的一小步》
材料二 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自强运动中的技术决定论。由于学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他坚定地认为,为了使中国复兴,政治的变革比西方技术的输入更为重要。如果政治改革成功,军事和技术的革新将自然而然地会实现,而没有政治变革伴同的单纯的技术革新,其结果只能是浪费精力。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三 自从19世纪中叶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近代化潮流,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近代中国政治结构的衰败腐朽和观念意识的落后守旧,加之帝国主义者的阻挠破坏、百年动荡战乱环境的干扰以及社会生产力落后等因素的制约,近代化进程举步维艰、发展缓慢。
——摘编自李清源《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管窥》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相对西欧的产业革命缺少了哪一环节?其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其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2)梁启超领导进行的政治近代化尝试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梁启超对政治变革和技术革新的观念。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9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二)(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