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教学质量调研评估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我国境内的古人类”笔记。与该笔记有关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考古学家发掘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山顶洞人的骨骼化石”可用于研究
A.部落联盟 B.农耕生活 C.人类起源 D.国家产生
3.以下分别是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和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分析造 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水平 B.日常作息 C.劳动工具 D.地理环境
4.中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原始农耕时代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这一格局主要指
A.北稻南粟 B.南稻北粟 C.东麦西黍 D.西麦东黍
5.大汶口文化距今约5900T400年,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中,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A.制陶技术领先世界 B.氏族成员地位平等
C.已经出现贫富分化 D.稻作农业初具规模
6.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图片,请为他们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A.山西—中华文明的发源地B.山西—中华民族融合的舞台
C.山西—古代建筑的博物馆D.山西—中国音乐舞蹈的故乡
7.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黄帝的评价。其中“平定蚩尤乱”的激战发生于
A.镐京 B.阪泉 C.牧野 D.涿鹿
8.为巩固统治,夏朝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立军队②制定刑法③设置监狱④以亳为都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9.夏桀、商纣、周幽王都是暴君。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A.兴修水利 B.统治残暴 C.重视民生 D.治国有方
10. “分封制的实行,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材料叙述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的
A.背景 B.依据 C.作用 D.对象
11.阅读我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其中发生在③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大禹治水 B.平王东迁 C.商汤灭夏 D.国人暴动
12.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争夺箱主地位,打出的旗号是
A.天下共主 B.尊王攘夷 C.唯我独尊 D.顺应天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摘编自赵光贤《周代社会分析》
(1)禅让制是指将首领传位给 之人;(1分)约公元前2070年,材料一图A人
物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朝,图B反映了该王朝时期 的文明发展水平;(1分)在禹死后,他的儿子(人物)宜接继承了他的王 位;(1分)从此,(制度)取代了禅让制。(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贵族等级 示意图中①代表的贵族等级。(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变革与创新的认识。(2分)
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一 些动物的骨骼完全炭化,内外都呈黑色,可判断是火烧的结果。另外还发现有石灰岩被烧成白色的石灰,而这只有在高温且持续燃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摘编自人民日报《 “北京人”用火再添力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京人”会使用火的证据。(2分)图A反映出山顶洞人掌握了什么技术?(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栗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开始了定居生活。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 奠定了重要基础。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
①根据材料二,归纳“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2分)图B生产工具与哪一古人类有关 (2分)
材料三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社会出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区别。为了解决由私有制和阶级差异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国家作为公共权力机构逐渐形成。这代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状态到文明社会的转变。 ——编译自[德]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表现。(2分)与图C有关的遗址位于浙江 余杭;它是哪一古城遗址?(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 (1分)综合上述 材料,你认为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是什么?(2分)
15.(15分)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华夏共祖辉煌】
材料一
中华民族,并不是由单一的族群形成的。从远古时代开始,各个不同的族群交错居住在一起,通过交流和相互往来,逐渐摒弃了彼此间的小差异,形成了一个大的共同点,慢慢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族群形态,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华夏族。 --摘译自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1)材料一反映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分)根据图A及所学知识,指出被尊崇 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人物。(2分)
【迁都伐纣兴邦】
材料二
《尚书 盘庚篇》说: “现在百姓因灾害而流离失所,没有安定的止息之地。”这说明迁都的原因是为了民众躲避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也给人民带来无穷灾祸,迁都殷可以帮助盘庚稳定政权,缓和社会矛盾。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B中①代表的人物。(1分)该人物是通过什么方式推翻旧王朝的? (1分)
【春秋新政英豪】
材料三
在周平王的时候,周王朝的力量已经衰落,诸侯国之间强者吞并弱者。齐国、楚国、秦国、晋国开始强大起来,国家的重大决策实际上是由这些 强大的诸侯国来掌控的。 ——摘译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时期政治呈现出的新面貌。(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图C时期的一位霸主。(1分)
【安边融合典范】
材料四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魏绛向国君 提出“和戎”主张。这一主张冲破传 统偏见的束缚,开创了我国历史上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 “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指出材料四中魏绛的主张。(1分)根据材料四,概括春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 意义?(2分)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要求:主题鲜 明、语言凝练)1. A
2. C
3. D
4. B
5. C
6. A
7. D
8. D
9. B
10. C
11. C
12. B
13.
(1)贤能;夏;青铜;启;世袭制。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西周贵族等级示意图中①代表的
贵族等级是周王(或天子)。
(3)制度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
转变,体现了人们对王位传承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这种变革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也为后来的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14.
(1) 北京人会使用火的证据在于动物骨骼的完全炭化及石灰岩被烧成白色。山顶洞人掌握
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 ①“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
禽,开始定居生活。图 B 生产工具与河姆渡人有关。
②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表现:国家作为公共权力机构逐渐形成。与图 C 有关的古城
遗址是良渚古城遗址。
(3)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农耕文明发达等特征。了解原始
社会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
15.
(1)华夏族的形成特点在于多元融合。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人物是黄帝和炎
帝。
(2)商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的原因是为了躲避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稳定政权、缓和社
会矛盾。图 B 中①代表的人物是武王,他是通过牧野之战推翻旧王朝的。
(3)春秋时期政治呈现出的新面貌是周王朝衰微,诸侯争霸。此时期的霸主有齐桓公(或
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任选其一)。
(4)魏绛的主张是“和戎”。春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
念。本次探究活动的主题名称可为“春秋时期的政治与民族交融”。
{#{QQABCYCQggigQBJAAQgCQQ3yCAMQkgEAAYgGQAAIIAAAiRN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