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答案)

江苏省常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1.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被饲养后,体态和骨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下图信息可知(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
B.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
D.河姆渡人的食物以猪肉为主
2.部落联盟首领选举采用尊贤使能的做法,这种做法是(  )
A.私有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3.1965年考古学者发现的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如图所示),经地磁仪器科学手段测定,为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西安
C.云南元谋 D.浙江余姚
4.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水患,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5.20世纪70年代,中国某遗址出土了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等文物。该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6.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下列现象属于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⑤早期国家的建立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7.研究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而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比起北京人,但二者的生活习性也有相同之处,其表现在(  )
A.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
B.建造房屋
C.集体生活,用打制石器
D.人工取火
8.大禹在十三年间竭尽全力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这最能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自强不息精神 B.改革创新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无私奉献精神
9.“原始农业为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这叙述的是原始农业的(  )
A.发展原因 B.具体表现 C.典型代表 D.影响作用
10.山西运城夏县大量流传的口头传说文本中,嫘祖教导民众养蚕取丝编绢,福祉万民,夏县有关嫘祖的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对夏县师村遗址进行发掘时(  )
A.传说蕴含着一些历史信息
B.考古发掘也需要依赖于传说印证
C.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D.考古发掘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
11.公元前3世纪中期,赵国大儒荀卿在游历秦国后写道,“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佻),甚畏有司而顺……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下列最能推动这些“风俗”形成的是(  )
A.百家争鸣 B.商鞅变法 C.秦朝统一 D.儒学传播
12.商汤的臣子仲,夏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假借天命,所以军队倾覆、国家灭亡。据此可知,仲认为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夏王实行暴政 B.夏王穷兵黩武
C.少数民族入侵 D.军事力量薄弱
13.某同学在读书时做了如下摘要。据此可知,这四位思想家(  )
老子主张:为无为,则无不治 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墨子主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韩非主张: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A.都认可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B.都宣扬了以法治国的主张
C.都满足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求
D.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
14.西周利簋腹内底部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15.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  )
A.四羊方尊 B.何尊
C.司母戊鼎 D.三星堆青铜面具
16.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文物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农业耕种技术的提高 B.纺织业的进步
C.冶炼铸造技术的发展 D.煮盐业的兴盛
17.战国时,秦国工匠们充分利用自然特点,合理安排引水、泄洪、排沙、岁修等工作,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主要体现了(  )
A.铁器的推广应用 B.秦国国力的强大
C.商鞅变法的影响 D.劳动人民的智慧
18.据出土简牍记载,秦国在征伐楚国的战事中,有一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给家里写信(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C.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D.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19.“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0.秦简《置吏律》中规定:县、都官和十二个郡,任免吏、佐和各府属员,都从十二月初一起任免,则可补充,不必等到上述规定时间。该材料反映了秦朝(  )
A.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B.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
C.制度规定具有一定灵活性
D.郡县制已经比较成熟
21.如图图示中能正确反映秦朝疆域版图的是(  )
A. B.
C. D.
22.“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奠定了此后发展的基础,更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大中国、大中华这个东方大国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这段材料强调秦统一中国(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23.下列关于历史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C.宋金和议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D.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葡萄牙对台湾38年的统治
24.“阿房!阿房!亡始皇!”这首流行于秦末民间的童谣反映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起义 B.楚汉之争 C.秦的暴政 D.焚书坑儒
二、非选择题
25.利用一手史料探知人类起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古人类学家对化石进行科学测定,可以知道该生物体的大约生存时间。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请指出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存时间。并指出他们在人类进化史上演化发展到了哪一阶段。
材料二 在发掘北京人居住的山洞时,曾从土石的地层里发现烧过的木炭和灰烬……并不是普遍地分散在地层里,只是堆积在一起
——裴文中《中国石器时代》
(2)阅读材料二,请你从该材料了解到的信息中提出一个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解答。
材料三
(3)山顶洞人作为晚期智人,在许多方面都比北京人有进步。据材料三,请指出山顶洞人的进步之处。
(4)综上所述,请概括指出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是根据什么来研究古人类历史的。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禹和唐尧、虞舜所不同的是:唐尧、虞舜至少在形式上还是执行着民主选举这一古老的制度,而夏禹则经过一段曲折斗争的过程,最后传子制战胜传贤制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材料二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
——摘编自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王朝”的名称。“传子制战胜传贤制”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周王建立的社会制度及其对周朝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制度变革中得到的认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
A.原始农耕居民河姆渡人使用图③进行农业生产。    (判断对错)
B.图①出现在西周时期。    (判断对错)
(2)图②的铁制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同时期还有一项发生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革新技术是什么?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王臣。
——《诗 小雅 北山》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在材料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下,诸侯分别有哪些权力与义务?
材料三: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摘编自王耀海《商鞅变法研究》
(4)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材料四: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都江堰。李冰治水“循自然,顺水势”,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不同的水脉和地形,塑江排沙,因地制宜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等
(5)根据材料四,归纳都江堰修建成功的原因。
(6)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28.中国古代改革与制度创新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周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周代贵族等级分为①②③④。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战国的重要改革】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秦朝的改革创新】
材料三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统一文字
材料四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这一制度后形成的贵族等级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此事件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的权利?并指出图二统一之后的文字名称及其作用?
(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地方长官是由谁任命的?这一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请谈你的感想(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10 BBCDC CCDDA
11-20 BADCB CDCBC
21-24 BDAC
25.(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都处于直立人阶段。
(2)问题如:北京人居住的山洞里发掘有成堆的灰烬、烧过的木炭,这说明了什么?回答:成堆的灰烬说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或:问题: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这一说法有何证据?回答: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居住的山洞里发掘有成堆的灰烬、烧过的木炭。)
(3)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4)根据考古发掘的古人类化石、遗迹、石器等来研究古人类历史。
26.(1)第一个王朝:夏朝。
变化: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制度:分封制。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3)认识: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
27.(1)A:×;B:√。
(2)春秋时期;牛耕技术。
(3)权力:管理土地和人民、进行再分封;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4)经济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政治措施: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原因:政府重视;因地制宜;发挥集体智慧;人民支持;李冰个人优秀品质等。(言之有理即可)
(6)启示: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本国国情;统治者要善于识人、用人;要坚持改革等。
28.(1)等级名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奖励军功,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权利: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文字名称:小篆;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制度:郡县制;谁任命:朝廷(或黄帝);影响: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5)感想:根据国情制定政策,并且与时俱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