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历史
命题人:邓琴龙艳秋审题人:尹春侠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在答题卡写上姓名、班级,推考证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1,“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1800年前后,铜钱一千文,
可换白银一两: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铜钱一千五六百文,才能换白银一两。造成上述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的经济迅速发展
B.清朝与西方各国通商贸易繁荣
C.鸦片输入使白银外流
D,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战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
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说明该战争()
A.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B.使西方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C.使列强撄取了在华设厂的特权
D.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在《天津条约》谈判的过程中,“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款遭到了清朝统治者乃至地方大员
的激烈反对,甚至愿意用割地来交换。这表明清政府()
A.具有强烈民族观念
B.维护传统朝贡外交
C.国家主权观念淡薄
D.坚守闭关锁国政策
4.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时出省,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
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燎驿,未走先哭。…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回西逃
者渡江船无歇时。”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因历史上规棋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
C.清朝统治遭受重创,清军士气低落
D.太平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初二历史第1页共6页

0000000
5.1881年,清政府为了运输开平煤矿的煤炭,建成唐胥铁路,后来铁路两端不断延伸,到1894
年扩建成为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弥补了北方多条水系互相平行、无法联通的缺憾。这说明()
A.近代军事工业开始出现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洋务运动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甲午战争中,只有李鸿章的准军参与对日作战,光绪皇帝下了几道诏书去调遭南方的部队和
军舰,都调而不动。普通百姓对战争要么毫不知情,要么意不关心,许多前线官兵的家属甚至
来信叮嘱“善自为计,勿当前敌”。这裘明()
A.指挥失误导致中国战败
B.武器落后是战败的主因
C.清廷不断强化地方控制
D.国人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7,图中人物是戊戌六君子中影响最大者,人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变法失败后,有人劝他逃走,
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谭嗣同始!”此言行反映他(
A,甘愿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国人,继续自强求當
B。甘愿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国人,继续变法图强
C.为民主共和藻然就义,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D.为民主科学慷慨就义,矢志为维新变法献身
8.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成
第7题
思潮纵横论》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
C.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9.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
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一一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
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
要原因是()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C.顽固守旧力过于强大
D.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10。“对于列强来说,驻兵的意义并不在于数盘,而在于权利。在这种权利下,东交民巷的大炮
监视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园的国将不国。”材料意在说明()
A.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
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北洋军阀出卖国家利益
11,结合以下示意图,对中国近代外交的解读正确的是()
初二历史第2页共6页

0000000一、选择题
1. C
2. A
3. C
4. C
5. C
6. D
7. B
8. D
9. D
10. B
11. D
12. B
13. C
14. C
15. A
16. B
17. A
二、非选择题
18. (1)
-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民族英雄:林则徐。
- 主题补充:中国近代的屈辱、抗争与探索。
(2)
- “近代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指的是西方列强的侵略。
-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八国联军侵华后,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
(3)
- 主要任务: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 感悟: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我们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9. (1)
- 时代背景:鸦片流毒中华,白银外流,危害国民健康。
- 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的重要里程碑。
(2)
- 变化:从强调家庭教育到关注国家局势和治国之道。
- 原因: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3)
- 家国情怀:个人情感上深爱着妻子,但为了民族大义,毅然投身革命,牺牲自己。
- 致意的话:林觉民先生,您为了民族大义,舍弃个人情感,英勇就义,您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新时代中学生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4)
- 价值:传承红色基因,彰显家国情怀,反映人物活动和思想,保护文化遗产。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