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南昌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距今上万年、甚至百万年的典型原始人类,我们现在能够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主要是通过( )
A. 考古发掘 B. 文字记载 C. 神话传说 D. 专家推测
2.下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
A. 打制 B. 磨制 C. 烧制 D. 炼制
3.中国的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原始农耕时代,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格局。它是( )
A. 以水稻为主 B. 以小麦为主 C. 以粟为主 D. 南稻北粟
4.一位同学介绍如图时说,这是中国古代最早木构建筑的复原图,其通风防潮等特性适应了温暖湿润的气候。以下能为其提供依据的是( )

河姆渡遗址 B. 陶寺都城遗址
C. 安阳殷墟遗址 D. 三星堆遗址
5.“禅让”是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禅让”的主要标准是( )
A. 财产 B. 血缘 C. 贤德 D. 出身
6.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 炎黄战蚩尤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阪泉之战
7.有著名学者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
①青铜制作的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西周崇尚礼制,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作出规定: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D. 西周社会的礼乐制度健全
9.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地区居民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过程促进了( )
A. 政治变革 B. 民族交融 C. 经济发展 D. 技术进步
10.据史书记载,春秋前期有10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时只剩十几个。诸侯国数量减少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诸侯割据混战局面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D. 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11.《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越王勾践、楚国 B. 晋文公、齐国
C. 齐桓公、秦国 D. 楚庄王、秦国
12.下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2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是( )

王景治理的黄河 B. 贾思勰主持治理的黄河
C. 大禹治理的河流 D. 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
13.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来加强统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诸侯争霸 B.变法运动 C.百家争鸣 D.民族交融
14.如图所示器物反映的措施( )
促成秦统一中国 B.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有利于文化交流 D. 提高了军队实力
15.与下图所示的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
A. 上承夏商,创立分封 B. 诸侯争霸,铁犁牛耕
C. 百家争鸣,诸国变法 D. 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16.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价值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趾,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秦朝法律还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说明( )
A. 秦朝严刑峻法,法令严苛 B. 秦朝注重社会治安的管理
C. 秦朝重视家族邻里的团结 D. 秦朝时团体犯罪现象普遍
17.下图是秦朝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皇帝 B. 丞相 C. 郡守 D. 县令
18.《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采取的治国策略是( )
A. 休养生息 B.“以德化民” C. 削弱侯国 D. 实行分封
19.从汉初“自天子不能醇驷”到景帝时“都鄙廪庾尽满”,是汉初几代统治者努力坚持的结果。西汉统治者采取这样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 巩固封建统治 B. 吸取秦亡教训
C. 发展农业生产 D. 减轻农民负担
20.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下列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秩序,采取与民休息政策的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 ③汉文帝 ④汉景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累积了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有可能办到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付自然界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
材料三
(1)材料一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远古人类复原图?(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人所掌握的生存能力是?(2分)
(3)与材料一中的人物相比,材料三中原始居民有了哪些进步?(从生产、居住、工具等方面)(4分)
22. 制度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之一,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赋,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材料三 平王立,东迁于雒(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图片中的①、②处内容的填写。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诸侯在接受周天子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4分)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平王东迁后,春秋时期政治格局有什么变化?(2分)
23.大秦帝国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创立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却又二世而亡,让后人唏嘘不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李白《古风》组诗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材料二:
材料三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于自身。
—摘自贾谊《过秦论·中篇》
(1)材料一中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2分)简述秦朝统一全国的意义。(2分)
(2)材料二中哪一种货币是秦朝统一后规定在全国使用的货币?(写出序号和名称,2分),秦朝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巩固统一的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从秦帝国的兴亡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2分)
2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0分)
【教育革新】
材料一 孔子推广私人讲学,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他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培养各具专长的人才。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还搜集、整理、删定或改编了《诗》《书》《礼》《乐》《易》等作为教材。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治国方略】
材料二 孟子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推行道德教化,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生活。韩非子则认为“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因此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摘编自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文化传承】
材料三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此起彼伏的各种学术思想,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对教育的贡献。(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2分)初一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 AADAC 6-10 CACBD 11-15 CDCBD 16-20 ABAAB
21.(8分)
(1)北京人(2分)
(2)能够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种。(2分)
(3)会种植农作物,会建造房屋,会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等。(任答两点4分)
22.(10分)
(1)①:禅让制。②:启。(4分)
(2)服从周天子的命令,缴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任答两点4分)
(3)变化: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任答1点2分)
23.(12分)
(1)公元前221年(2分);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任答1点2分)
(2)C 圆形方孔半两钱(2分);统一文字。(2分)
(3)秦的暴政(2分);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的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言之有理即可,任答1点2分)
24.(10分)
(1)贡献: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搜集、整理、删定或改编了《诗》《书》等作为教材。(任答两点4分)
(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或推行道德教化);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4分)
(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了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任答1点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