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202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监测试卷(答案)

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监测试卷2024.11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1、历史学习要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面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第一课 鸦片战争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林则徐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下列对此研究最有史料价值的材料是( )
A.评价林则徐的史学论著 B.电视连续剧《林则徐》
C.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 D.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3.“鸦片流毒中华,每年外溢金银致千万,漏卮(zhī盛酒的器皿),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难治愈的癖好)不除,足以弱种。英吉利以此毒物贻祸中华,清政府的做法是(  )
A.闭关锁国 B.查禁鸦片 C.开埠通商 D.放任纵容
4、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长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之后逐渐变成一只“大公鸡”。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6.“有一两师军队散布在乡间,放火燃烧,四个皇家花园中的一切宫殿,从圆明园开始,其次转向西边的万寿山、静明园,最后轮到香山。”材料中的“军队”是( )
A.英美盟军 B.俄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7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内乱毁梦”是指 ( )
A. 金田起义 B.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C.天京事变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8、19世纪60年代的一场运动陆续采取了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办民用企业,筹建海陆军等措施。该运动的口号是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自强求富
9.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几临灭顶之灾,为此统治者不得不“办洋务”。“办洋务”的影响有( )
①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的发展④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
A.新式学堂 B.出版机构 C.军事工业 D.民用工业
11.一位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2.“公车上书是民族危机刺激下的集群,他们的共识更多地源于对民族前途的思考,并且把抵御外辱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据此表明当时( )
A.“师夷长技”呼声高涨 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维新改良”成为共识 D.“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13.、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下面的时间线索反映的最准确的主题是
A.中国人民的抗战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近代化的探索
14.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派发起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实行变法,救亡图存;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族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变化历程( )
A.与民族危机加深息息相关 B.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体现出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D.与政府倡导是紧密相连的
15.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维新派创办的《国闻报》 D.影视作品“公车上书”的片段
16."中国是战胜方,但基本上接受了战败方的侵略要求,而作为战争的战败方,却基本实现了发动 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去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材料评价的历史那件是 ( )
A. 广西起义 B.汉阳起义
C 中法战争 D.护法运动
17.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其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的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8.“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天下共击之!“孙中山的这段论述,突出地体现了同盟会纲领中的(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9、“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黄帝灭。”这表述是辛亥革命的
A.经过 B.原因 C.功绩 D.背景
20、“失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此材料抨击的问题是
A.清朝腐朽统治 B.列强瓜分中国 C.军阀割据纷争 D.国民政府腐败
21.《陈独秀文集》中写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一观点出现在(  )
A.1840~1842年 B.1894~1898年
C.1915~1919年 D.1921~1927年
22.“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
A.民主、科学 B.自由、平等 C.自由、民主 D.共和、法治
23.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
口号是 ( )
A.“渐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4、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他是
A.鲁迅 B.胡适 C.毛泽东 D.李大钊
25.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脊;全国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
参加罢工的人数达30万以上。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是 ( )
A.寻找同盟者 B.发展党的组织 C.明确党的最低纲领 D.领导工人运动
二、非选择题
26.不平等条约是指在签订条约的国家多方中,一方(或多方)以武力或政治施压等手段,胁迫另外一方(或多方)签署的条约,由于缔约双方的谈判地位不对等,导致最后缔结的条约不平等,因此条约通常都会对某一方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产生侵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中,哪一内容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指出哪一条款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4分)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2)材料二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哪场战争有关?材料中的“增辟通商口岸”除了沙市、重庆外,还有哪两处?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材料一的条约相比,该条约最大的危害体现在哪里? (6分)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写出材料三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奕 为代表的洋务派抛弃传统的“华夏中心观”,希望在不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改科举”等举措,达到中国超越西方、走向富强的目标。这虽然不切实际,但它终究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摘编自杨宏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转折的三个重大关节点》等
材料二
材料三 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尤其是工业近代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近代化的经验。但洋务运动保留了阻碍私人企业发展的封建垄断,带给中国的近代工业基础太薄弱,没有为持久的近代化创造条件,因此它无法完成改造整个社会面貌的历史任务。
——摘编自李德征《中外学者对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关系的几点看法》
(1)根据材料一、简述洋务派态度发生的变化,并概括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取得成果的两个重要领域,并写出洋务运动主要成果分布上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4分)
28.孙中是民主革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4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等。
材料三:
对这场革命的评价,一股有三种观点: 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成胜利的资产险级革命。 ②它是一场失收了的资产险级革金. 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险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1)材料一中孙中山成的“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出自哪一历史文献?写出该文献的性质?(4分)
(3)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你对辛亥革命有怎样的评价?(4分)
29. 20世纪20年代前后,新时代的曙光出现在中华大地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札、这就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中央宜传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廷到全国各地一表观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惊慌失措。
——搁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之所以屡招挫折和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已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觉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 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浙江舟云南湖红船(复制品)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定《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2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起到的作用。(4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的原因。 (2分)依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 2 分 )
(3)材料三图示红船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次会议有关 (2分)依据文字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或五四运动与中国非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2分)
参考答案
1-5 A D B A C
6-10 C C D B D
11-15C C C A C
16-20C D C C C
21-25C A C D D
26.(1)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4分)
(2)中日甲午战争;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6分)
(3)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2分)
27.(1)变化:从“华夏中心观”到向西方学习。(2分)
目的:使中国超越西方、走向富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分)
(2)重要领域: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用企业。(2分)
特点:大部分位于沿海或沿江的地区;总体特点是东多西少。(2分)
(3)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打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积累了实现现代化的经验。
局限性: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工业基础薄弱;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4分)
28.(1)同盟会;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郭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或成功,主要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结束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说它又是失败了的,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29 (1)重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作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新思潮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原因: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特点: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斗争具有顽强意志;运动范围广泛。
(3)会议:中共一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强大凝聚力量;为中国命运带来光明发展前景。
(4)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202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监测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