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试卷由选择题(满分48分)和非选择题(满分52分)组成,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聚落遗址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几座陶窑遗迹。陶窑限定在专门的地点,位于环绕居住区的壕沟之外,与居住区明显分割。这体现了当时
A.社会分工已出现 B.城市规划合理
C.早期国家的形成 D.阶级分化明显
2.龙是商人崇拜的百神之一,卜辞里有很多“龙”字,龙纹在青铜器上也多有所见(如图1)。据此可推知
图1(商)夔龙纹
A.原始宗教思想尚未萌生 B.青铜器铸造规模宏大
C.文字的产生具有神秘性 D.龙文化隐含威权色彩
3.据如表1可知,这些方位观念
表1
周人的方位观念 出处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左昭右穆”左祖右社” 《周礼》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尊省西向,卑省东向” 《礼记》
“内诸夏外夷狄” 《公羊传》
A.体现了王政的神权色彩 B.反映了周人严谨的地理意识
C.规制了周朝的政治秩序 D.凸显了基于血缘的族群认同
4.西周后期,各铜器作坊为了满足贵族们对大量成套青铜礼器的需求,将产品集中到鼎和编钟等不多的器类上,并简化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流程。此时的作坊生产反映出
A.青铜铸造技术衰落 B.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C.礼乐制度得到发展 D.官府不再垄断手工业
5.表2内容出自《商君书》。
表2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成,威生德,德生于刑” 《说民》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画策》
“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 《去强》
据此可知,该书
A.立足于融合儒法思想 B.服务于君主集权需要
C.确立了德主刑辅原则 D.完善了国家统一理论
6.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周人所用的皮与牛,由郑商自外输入,楚国所产之木材皮革,亦输出于晋,晋国与外族之戎交换货物。列国间经济往来频繁,各地的物产互相补充,成为春秋列国繁荣昌盛的条件之一。这一现象
A.为商人登上政治舞台创造了条件 B.得益于工商食官制度的发展
C.有效减少了战争带来的破坏程度 D.蕴含了时代统一的必要条件
7.据秦简《法律答问》,父母告子女不孝辄拘捕子女;子女告父母概不受理,且治告者罪。这表明秦代
A.奉行严刑峻法 B.伦常秩序受政府重视
C.强化基层治理 D.律令儒家化初具雏形
8.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六年(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 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 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9.两汉时期,存在着以谏(议)大大为代表的大夫类谏官和以侍中为代表的侍从类谏官。下表3为两者的官秩变动情况。造成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表3
时期 谏(议)大夫 侍中
西汉 八百石 六百石
东汉 六百石 比二千石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选官制度的演进 D.儒学地位的上升
10.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
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11.汉明帝为歌颂光武立国之功,下令创制新庙乐。公卿奏议新庙乐名为《大武》,东平王刘苍则奏请以《武德》为名。最终明帝采纳了刘苍的建议。这反映了
A.外戚势力的膨胀 B.朝议制度的弱化
C.治国理念的贯彻 D.乐府功能的延伸
12.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A.政局的稳定性有所加强 B.士族势力受到削弱
C.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迟滞
13.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书》所载牛川、宁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民族交融
A.缩小了南北差距 B.奠定了统一基础
C.丰富了文化内涵 D.拓展了文学题材
14.魏晋时期,地方撰写的有关名士和豪强的人物传记,是州郡长官了解地方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中正评定士人资品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反映了该时期
A.士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历史书写对象的转移
C.地方豪强势力的兴起 D.国家治理方式的调适
15.下图2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图2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C.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D.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16.唐代河朔地区藩镇割据的节度使,一度热衷于阅读《春秋》《左传》,并以春秋时期的诸侯自比。据此可知,当时
A.中央朝廷丧失权威 B.儒家理念深入人心
C.崇文抑武风气渐显 D.一统秩序受到挑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于1959年,以其命名的二里头文化,约当公元前1750—前1520年,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在二里头都邑中,官城内的两组大型宫室建筑群呈中轴线布局,位于中心区的井字形大道是迄今所知东亚大陆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官营作坊区出土了以复合范技术铸造的青铜礼器群。学界普遍认为,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图3二里头都邑中心的遗存分布
——摘编自许宏《二里头遗址“突出普遍价值”举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提纲。(8分)
二里头遗址在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价值 ①遗址中出土的青铜礼器群,可用于研究早期中国的礼乐文化。 ② 。 ③ 。 ④ 。 ⑤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秦代国家财政可区分为政府财政和皇室财政,分别由治粟内史(汉代称大司农)和少府两个机构掌管;汉武帝时,因“外事四夷,内兴功利”,遂将原本属于少府掌管的盐铁收入和酒税划拨给大司农;东汉光武帝时,少府掌管的山泽陂池等租税都交由大司农管辖,大司农成为最重要的国家财政管理机构。
——据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转变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秦汉时期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演变的趋势。(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相传黄帝族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
图4炎黄涿鹿之战(传说) 图5西周分封形势图
图6春秋形势图 图7战国形势图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赵国,诸侯压境,胡骑骚扰,人称“四战之国”。赵武灵王即位后,效法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改革,“易胡服,习骑射”,一举扭转了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南北朝时期,北魏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的政治大动乱,但鲜卑族拓跋部仍是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孝文帝亲政后,实施了迁都洛阳、禁胡服穿汉服、说汉语、改姓汉姓、与汉族通婚、尊儒崇经和改行汉族典章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史称“斯文郁然,比隆周汉”。
——摘编自华盖《“胡服骑射”与“全面汉化”——赵武灵王和魏孝文帝的改革》
材料三
唐初,周边各少数民族如突厥、回纥、吐蕃,均迅速发展,唐先后平定各族,加强统治。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两条特别值得重视,一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唐太宗曾被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二是“胡汉平等”,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拥有鲜卑血统的李唐王朝,其国家主流文化是继承周秦汉的华夏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构成唐文化的繁盛气象。
——摘编自陈望衡《唐朝:世界文化史上的光辉一页》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上述改革在促进民族交融方面的不同意义,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唐初统治者的民族观。(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秦统一六国后先后采取的重大措施
时间 措施
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
自称皇帝
建立郡县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徙天下豪富12万户于咸阳
公元前220年始 大规模修建通向东方各国的驰道
公元前220年—公元前210年 开始并总共六次外出巡视各地
约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4年 征岭南并修灵渠
公元前215年 拆除原关东六国建造的城廓及提防
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13年 北击匈奴
约公元前213年 修筑长城
公元前213年 焚烧《诗》《书》、百家语
公元前212年 坑方士、术士“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修秦直道
公元前210年 统一货币
根据材料,从中汲取一项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厦门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