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三校联考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D
2. C
3. C
4. B
5. A
6. D
7. C
8. A
9. A
10. D
11. D
12. D
13. B
14. D
15. C
16. D
17. C
18. B
19. A
20. D
21. A
22. C
23. D
24. B
25. D
26. A
27. B
28. C
29. D
30.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1)特征:政治上,旧政体已被否定,新政体尚未建立;学问上,旧学术被鄙视,新学术尚未形成;理想风俗上,旧道德被厌弃,新道德尚未确立。总之,处于新旧交替、社会转型的时期。(5分)
(2)简评:梁启超的“过渡时代论”思想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准确描述。它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面临的巨大变革压力,揭示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一思想为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改革者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促使人们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道路,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它未能明确指出实现过渡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分)
32.
(1)特点:集中于沿海地区;官方主导或支持(官办、官督商办或依赖官方关系);以采矿、冶炼和纺织等行业为主;企业数量在1895年后有所增加。(3分)
起步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洋务运动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爱国人士的推动;政府政策的支持。(3分)
(2)促进因素:政府的支持(如成立商部、颁布“公司法”等);反帝民族主义情绪的推动;部分官员的支持。(2分)
制约因素:政治体制落后(缺乏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保障);关税主权丧失,受外国特权挤压;经济资源有限且受传统束缚;自然经济占主导,农业技术落后;资金短缺。(2分)
33.
(1)运作特点:决策程序规范,先在政事堂议定再奏闻;实行群相集体负责制,宰相相互监督制约;军国大事通过宰相联席会议决定;诏敕需宰相副署才能生效。(3分)
作用: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了决策失误;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治清明,促进了唐代的繁荣。(3分)
(2)职能特点:内阁职能逐渐弱化,军机处成为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职能不断扩大,从单纯办理军事到涉及其他政务;中枢机构主要为皇帝服务,秉承皇帝意旨办事。(2分)
形成原因: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为适应处理日益繁杂政务的需要;加强皇权对中枢机构的控制。(2分)
(3)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适应近代外交事务的需要(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设立资政院、责任内阁等尝试建立近代政治体制);国内政治变革的推动(清末新政等);传统政治制度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2分)
34.
(1)侧重于认识①:
阐述:兴中会时期,孙中山提出“创立合众政府”,明确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政府的目标,这是基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深刻认识和对民主政治的追求,顺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同盟会成立后,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进一步强调民权平等,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热情,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民国建立后,孙中山颁布约法,努力保障民权平等,但因封建复辟势力强大而受挫。晚年他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根据革命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民权平等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5分)
侧重于认识②:
阐述: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中国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体现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将西方民主政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相结合,既借鉴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合理成分,又保留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的有益元素,以更好地保障民权平等,这种思想创新是他民权平等思想的重要特色。(5分)
(2)对外开放思想: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利用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经济,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3分)
原因:中国经济建设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改革开放初期取得了一定效果,证明对外开放政策的可行性;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快中国经济发展。(3分)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5 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三校高三联考一模
历史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
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1919 年巴黎和会后,美国国会否决了《凡尔赛和约》。此后,美国召集华盛顿会议,迫
使日本将山东权益交还中国。美国意在
A.联合中国以抑制日本扩张 B.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C.取代欧洲的世界霸主地位 D.维持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
2. 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不乏“同一量器,一城之隔,相差十一”的现象。大多数
城市家庭中都备有一杆秤,商人除了有通用的秤外,也有私人的秤。“似乎在任何一个市镇
里,不论一斤什么东西的重量,都是随环境而不同的”。这( )
A.造成了社会民生的凋敝 B.源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C.体现出国内市场的割裂 D.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3. 如表为 20 世纪 50~60 年代联合国会员国的增长统计表(部分)。这说明
时间 会员国发展
1955~1958年共有 23 个国家加入联合国,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1960~1966年共有 40 个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的会员国达到 122 个
A.发展中国家成为联合国的主导力量 B.联合国被大国控制利用的局面被打破
C.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得到蓬勃发展 D.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世界政治的潮流
4. 1857 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在两广总督府发现了《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
平等条约的批准文本,这些应该由中央朝廷保管的重要文件却在地方官府发现。这主要是因
为当时
A.条约涉及广州便于执行
B.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C.交通不便条约就近存放
D.条约丧权辱国不敢上奏
5. 据农牧渔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1985 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到 1222.5 万个,比上年增加 616
万个;企业职工人数增加到 697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上年的 14%提高到 19%。
到了 1987 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 8805 万人,产值达到 4764 亿元,占农村社会总
产值的 50.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生产总值。这主要反映了
A.农村经济实现多元发展 B.全国弃农经商现象十分普遍
C.自然经济瓦解趋势明显. D.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效果显著
6. 下表是 1955~1960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是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
1955年阿富汗、尼泊尔 1958年
尔及利亚
{#{QQABbYAEgggoAAAAAAgCQQ3wCEEQkgEACSgOBFAAsAABSBNABAA=}#}
埃及、叙利亚、也
1956年 1959年苏丹、几内亚
门
1957年斯里兰卡 1960年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A.“一边倒”政策取得丰硕成果 B.中国加强与不结盟运动合作
C.中国与西方国家出现建交高潮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贯彻
7. 1950 年 6 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思想,强调“要
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把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起来”。他批
评了“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毛泽东这一思想( )
A.有助于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B.促进了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C.适应了建国初期的社会形势 D.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8. 1975 年法国议会通过专门立法,规定法国的商品名称、使用说明、广告合同都必须使用
法语。1996 年法国政府规定在电台、电视台播放的歌曲和影视作品中,法语作品不得少于
40%.法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旨在
A.维护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地位 B.建立统一的文化消费市场
C.抵制欧洲一体化带来的冲击 D.扩大法国文化的国际影响
9. 下图是 1953 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 )
A.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B.劳作方式实现了现代化
C.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当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10. 公元 2世纪末,阿克苏姆王国的阿杜里斯港成为红海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在此后数百年
里富甲一方;但该港口自 7 世纪中叶起迅速衰落,百余年后被彻底废弃。该港口衰落的原因
在于( )
A.班图人的大迁徙 B.丝绸之路的中断
C.蒙古帝国的西征 D.阿拉伯人的扩张
11. 下表为 1949—1956 年国民收入构成表(单位:%)。据下表可知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业 商业
1949 年 68.4 12.6 0.3 3.3 15.4
1952 年 57.7 19.5 3.6 4.3 14.9
1956 年 49.8 24 6.2 4.2 15.8
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
B.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改善
C.经济部门比重基本平衡
{#{QQABbYAEgggoAAAAAAgCQQ3wCEEQkgEACSgOBFAAsAABSBNABAA=}#}
D.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12. 如表是洪武年间礼书政书对房舍制度的重申。其主要目的是( )
颁行年 书名 内容
洪武元年 《大明令·礼令》 初步订立官民房舍制度
洪武十九年 《大诰续编·居处僭分》 申诫官民房舍逾制
洪武二十年 《礼仪定式·官员房舍》 重申官员房舍等第
洪武二十六年 《诸司职掌·礼部职掌》 重申官民房屋器用等第
洪武二十八年 《礼制集要·房屋》 重申官民房舍形制
洪武二十九年 《稽古定制·房屋》 历举唐宋制度,细化官民房舍规范
洪武三十年 《大明律·服舍违式》 房屋违制的拟罪标准
A.建章立制,依法治国 B.借鉴唐宋,放松控制
C.房舍失范,统一标准 D.修整礼制,加强控制
13. 1922 年列宁指出:“一年来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交纳了大量的粮食税,现在我
们已经得到几亿普特的粮食,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这是因为苏俄(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开展农业集体化
14. 1938 年 2 月中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以及山东、河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工人武
装进行破袭战,炸毁桥梁拆除路轨,阻滞日军的运输,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这反映出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B.百团大战是具有全国性战略意义的战役
C.敌后战场已经成为抗战主战场
D.中华民族具有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15. 商朝时,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往往可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
决策,一些颇具资历的“尹”甚至可以在商王无道的情况下将其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
朝( )
A.原始民主遗风仍有较大影响 B.王权与神权矛盾尖锐
C.君主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已初步建立国家机构
16. 1934 年 2 月,英国国防需要委员会认定德国是“最大的潜在敌人”,为此提出了一项
7600 万英镑的重整军备计划,张伯伦以影响国内经济和政府社会计划为由反对该计划。张
伯伦的这一做法( )
A.旨在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破坏了责任内阁制
C.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D.导致绥靖政策强化
17. 1955 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
利益服务。”六年后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规定了参会国家的条件包括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
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和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这表明
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B.亚非拉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新兴力量
C.万隆会议为不结盟运动提供政治启示
D.中国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影响力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
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
料主要说明了( )
{#{QQABbYAEgggoAAAAAAgCQQ3wCEEQkgEACSgOBFAAsAABSBNABAA=}#}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19. 学生以“火鸡的故事”为案例,通过分析解读得出了以下观点。其中,较为合理的表述
有
西班牙人在委内瑞拉见到印第安人饲养的火
鸡,作为观赏禽鸟带回欧洲。帕修甫主教指示
约 1500 年
从新大陆返航的每艘船必须带回 10 只火鸡,雌
雄各半。
欧洲改良版的火鸡品种被引入北美;1621 年移
17 世纪上半叶民在传统丰收庆祝日时烤火鸡以感谢上帝和印
第安人的真诚帮助,据说这是第一个感恩节。
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
1863 年 日,是全国性节日。烤火鸡成为感恩节大餐上
的标配。
①观点一:“新大陆”——新空间新视野
②观点二:双向交流——在新旧大陆之间
③观点三:统一战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
④观点四:长期共存一北美地区实现了文化认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 2020 年 11 月 15 日,东盟 10 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 15 个亚太
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
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这反映出自由贸易区
①是全球性的国际贸易组织 ②增强区域集团的经济合作
③成为区域集团的主流形式 ④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 如为下表内容确定个研究主题,能将所有内容包括在内的是( )
名称 相关信息
1878 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
开滦唐山煤矿
业
1880 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修造厂
1902 年建,位于天津,造币
北洋银元局
中心
1908 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
京师自来水公司
自来水厂
A.京津冀地区的近代企业 B.清末新政行自救
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 D.近代百年看天津
22.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 )
A.1945—1949 年 B.1949—1953 年
C.1949—1956 年 D.1956—1965 年
23. 有学者研究指出,中世纪的城市是商业中心,是市民从事制造业或者做买卖的地方,所
以市民就成了不同于领主、农民的第三类人。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
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由此可知
A.启蒙思想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 B.市民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C.市民受到宗教改革理论的冲击 D.新经济活动有利于人文主义产生
24. 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 12.5 米。乾
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
{#{QQABbYAEgggoAAAAAAgCQQ3wCEEQkgEACSgOBFAAsAABSBNABAA=}#}
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民族
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 )
A.满族
B.藏族
C.回族
D.蒙古族
25. 1871 年,“人们带着对 1792 年巴黎公社的眷恋之情而建立了公社”。公社不仅名称相
同,许多活动和建制也相似,如国民自卫军、治保委员会等。公社活动演奏《马赛曲》,宣
扬“自由平等、博爱”,甚至恢复了 1792 年的革命日历。这反映出 1871 年巴黎公社
A.未超越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B.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C.革命目标与之前没有变化 D.深受法国革命传统的影响
26. 在非洲国家反抗帝国主义瓜分的斗争中,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
人的埃及”口号。该口号( )
A.唤起民族意识 B.获得世界各国认同 C.淡化反抗意志 D.迫使英国放弃殖民
27. 粟特人是生活在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曾经借助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冲的
优势,构建起庞大的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但粟特人始终没能形成统一的帝国,长期受强
邻控制,先后臣属于波斯、贵霜、突厥、唐等国。空白处应补充的国名是( )
A.马其顿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奥斯曼帝国
28.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 15 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 16 世纪,已成为“繁
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
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29. 下表是甲午战后出现的兴办各类教育的主张。这些主张( )
类别 主要主张
人才教育 强调政治人才教育
实业教育 强调算术、理化、西文,以利实业发展
国民教育 提高国民素养,懂得支持立宪
女子教育 重视女学,男女平等,享有立宪国民资格
师范教育 兴办师范教育是近代教育的前提
留学教育 重视政法(服务立宪政治)与师范(服务国民教育)
A.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 B.表明立宪成为国人共识
C.推动了维新思潮的兴起 D.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QQABbYAEgggoAAAAAAgCQQ3wCEEQkgEACSgOBFAAsAABSBNABAA=}#}
30.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荀况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非选择题部分
本大题共 4 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31. 材料: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
过渡时代也……今日中国之现状,实如驾一扁舟,初离海岸线,而放于中流,即俗语所谓两
头不到岸之时也。语其大者,则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
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
问上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
俗上过渡时代也。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1901 年)
(1)据材料,归纳“过渡时代”的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梁启超的“过渡时代论”思想。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汉阳,多是官方和半官
方的采矿、冶炼和纺织企业。1895 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增加。政府在 1903 年成立商
部和 1904 年颁布“公司法”,各省商绅反帝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一个原因。这些企业均有官
方资助和支持(如采取部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冶萍公司就
作为官督商办企业由盛宣怀管理,并依靠李鸿章和张之洞支持。即使象张謇的大生纱厂(1899
年)和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1907 年)等商办企业,也要归功于官方的关系,大生得到
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到袁世凯的支持。
材料二:晚清时期,工业各种组织特别是近代银行制度并不存在,政府不能建立和保证
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和外国人已索取的特权,华资
企业无法与进口货和外资企业竞争。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经济是贫困的:农村人口在人地比
例日趋不利的情况下生活,农业技术发展潜力消耗殆尽。但阻碍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因素并
不是资本的绝对短缺,问题在于本来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只有根本的政治变革才能打破的传
统束缚中一直没有发挥作用。经济成就和政治权力的结合是当初公行等垄断事业的特征,在
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这种结合也没有分裂过。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800—1911 年》(美)费正清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早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指出其起步
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制造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宰相机构叫政事堂,设置这个机构的目的是因为“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
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后来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了
中书省。唐代的隆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权较重而又行使得体。唐代将相权分割成几个
机关,实行群相集体负责制,使得宰相们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
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
讨论研究,然后决定其是否颁布。而且下颂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
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摘编自《中国历代官制》(齐鲁书社出版)
{#{QQABbYAEgggoAAAAAAgCQQ3wCEEQkgEACSgOBFAAsAABSBNABAA=}#}
材料二:清入关后的中枢机构主要包括内阁、军机处。内阁沿袭于明代,是协助皇帝办
理军国大事的政府最高机构,奉旨后转发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但雍正建立军机处以后,
“密勿重务成在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八年,由单纯
办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在军机处设立以后的 180 多年中,它始终是辅助皇帝办理
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归皇帝钦定,并秉承其意旨办事。清末中央机构
发生了变动。咸丰十年,设立了以处理“外国事务”为目的的总理各国事务衡门。1901 年,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资政院始设于光绪三十三年,清廷在上谕中说:“立
宪政体取决公论,中国上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亟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宣统三年,
设立责任内阁,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新组成的责任内阁成员,绝大部分都是满洲亲贵,
被称做“皇族内阁”,所以自成立之日起,便遭到上下的反对,不到半年,便宣告废除。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期中枢机构的职能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中央机构变动的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
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
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
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
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
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
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材料二: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
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
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 年)
(1)阅读材料一,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
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
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QQABbYAEgggoAAAAAAgCQQ3wCEEQkgEACSgOBFAAsAABSB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