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
题2分,共50分)
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图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年代标尺,其
中②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2.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
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
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陶寺都城遗址
3.下列图片能印证(  )
A.原始居民制陶技术高超
B.黄河流域的历史遗存丰富
C.我国农作物栽培的技术水平
D.我国远古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4.据 史记 夏本纪 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
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
是中华民族的(  )
A.英雄主义精神 B.无私奉献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民族主义精神
5.相传“尧又(有)子九人,不以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尧便采取各种
办法对舜进行考验和培养,证明舜确实合格以后才把权力让给他.材料叙述
的是(  )
A.农耕文明的起源 B.人类进化的历程
C.华夏族的形成 D.禅让制的实行
6.“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
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7.小文同学某天阅读到了一本历史短剧本,下列选项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
影响的是(  )
A.周公旦创建礼乐制度 时间:春秋时期的一个夏日
B.诸侯国不再按时朝觐周天子 地点:田野
C.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人物:郑庄公(郑国国君)祭足(郑国臣子)
D.周武王灭亡商朝 内容:祭足率领郑国军队,抢夺周天子的麦子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 (共6页 )
{#{QQABAYSUggiAAgBAAAhCAQUCCgMQkhCAAYgGQEAAsAABiBNABAA=}#}
8.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
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动荡不安,秩序混乱
C.统一趋势逐渐增强 D.作战方式发生改变
9.右图是 战国七雄形势图 ,其中③处为(  )
A.燕
B.秦
C.齐
D.楚
10. 史记 商君(商鞅)列传 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
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 发吏捕商君 秦惠文车裂商君以徇”.而商鞅
死后,商鞅创立的新法却并未被废除,这说明商鞅变法(  )
A.得到旧贵族的支持 B.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C.维护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遏制地主阶级势力
11.清代文学家吴文锡(曾任四川成都府水利同知)作诗:“龙是何年伏,江流滚
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
一步一低回.”此诗赞美的应该是(  )
A.大禹治水 B.万里长城 C.灵渠 D.都江堰
12.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兵戈扰攘,客观上需要富国强兵之政,也需要救世
之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反映了(  )
A.百家争鸣兴起的背景 B.诸侯争霸带来的危害
C.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D.思想文化发展的意义
13.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指出:之前尧舜用禅让的方式传承帝位,受人尊敬,被誉
为圣王,但燕王禅让给大臣却使燕国因内乱而亡国 由此看来,是非善恶
随时势而变化.该观点属于 (  )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
1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
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
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无为而治” B.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爱”“非攻”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15.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
(如下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 (共6页 )
{#{QQABAYSUggiAAgBAAAhCAQUCCgMQkhCAAYgGQEAAsAABiBNABAA=}#}
A.多是祭祀器具 B.制作分工细致
C.用途多样、种类丰富 D.需要多人协作完成
16.一则甲骨文记载了国王无视占卜结果,执意出门,途中臣子的马受惊,撞上
国王的车,导致臣子的车轴断裂,国王的车厢翻转,王子跌落,这是世界上最
早的车祸记录.下图文字传神地记录了君臣的车辆状况,使用了最原始的
造字方法(  )
A.会意
B.指事
C.假借
D.象形
17.历史学家翦伯赞在评价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时说:“它以恢弘的气度、尚法的
精神,统一六国,首次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这个王朝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西晋
18.吕思勉曾说:“秦的统一,绝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
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灭,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
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吕思勉旨在强调(  )
A.军事实力决定政权的归属 B.交通便利是统一的决定因素
C.统一是秦人坐收渔翁之利 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下面是小历同学搜集的与秦朝相关的资料和文物,它们可以用来研究秦朝
的(  )
A.中央官职结构 B.国家统一措施 C.地方管理制度 D.疆域面积
20.据文献记载,秦代“高为台榭,大为苑囿,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
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这些记载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
A.统一制度的贡献 B.二世而亡的原因
C.吞并六国的影响 D.社会经济的繁荣
21.“(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
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他们)都要被斩首.”这段话与大泽乡起义的关系
是(  )
A.没有雨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 B.大雨成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C.大雨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D.极其残酷的刑罚导致农民起义
22. 史记 平淮书 载:“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
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 至腐败不可食.”造成汉初这种盛世局面出现的
重要因素是(  )
A.休养生息 B.依法治国 C.尊崇儒术 D.重农抑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3页 (共6页 )
{#{QQABAYSUggiAAgBAAAhCAQUCCgMQkhCAAYgGQEAAsAABiBNABAA=}#}
23.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使百姓回到田地间劳作,以增强国本”;大臣晁
错提出“让百姓去从事农桑,减少赋税”.这说明二位大臣共同主张(  )
A.以人为本 B.以农为本 C.轻刑减罚 D.勤俭治国
24.货币在沟通经济的同时,还铭刻着时代变迁的痕迹.下图是张华同学整理
的从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货币的变化,从中反映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
A.文明起源 B.阶级分化 C.政权分立 D.集权统一
25.毛泽东评价汉武帝:“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
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这一评价(  )
A.结合史实进行了全面公正评价 B.重点指出汉武帝政治上的残忍
C.肯定了汉武帝一生的卓越功绩 D.突出了汉武帝在位时期的成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6题14分,27题17分,28题19分)
26.(14分)考古发现、历史遗迹、神话传说是我们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
据.
材料一
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清单 相关结论
6个头盖骨化石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10万件石器
大量的动物化石
灰烬、烧石和烧骨
  材料二 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
①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
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
达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
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
④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
平方米.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 (共6页 )
{#{QQABAYSUggiAAgBAAAhCAQUCCgMQkhCAAYgGQEAAsAABiBNABAA=}#}
  材料三 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
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 ① 与
炎帝展开一场大战,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
黄部落联盟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 ② 激战,最终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
附炎黄部落联盟.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
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
民族的 ③ .近代以来,海内外华人也以“ ④ ”自称.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补全表格.(4分)
(2)请用材料二中的史实证明下面的观点.(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
不得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遗址发现的历史意
义.(4分)
A.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
B.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①②③④内容补充完整.从中可以看出华夏民
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6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 诸侯
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
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
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
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汉武帝时期,大刀阔斧地
推行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
调中央与诸侯的关系、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
域,进行制度创新和变革. ———王子今 秦汉相继,百代相承
(1)依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的主要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政
治建制的特点 (5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5页 (共6页 )
{#{QQABAYSUggiAAgBAAAhCAQUCCgMQkhCAAYgGQEAAsAABiBNABAA=}#}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完成对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采取了什么措施 在“协调中央与诸侯的关系”方面又进行了哪一制度
创新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王朝的统一(国家的统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4分)
28.(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公元前5世纪,中国也开始普遍用
铁了. 而铁制农具和用牛拉犁则给中国
带来一场农业革命.于是华北有更多的土地
得到开垦 由于采用大规模的灌溉技术和
其他水利设施,谷物产量得到大幅提高
春秋时期青铜牺尊 ——— 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在整个春秋时期,楚国主动发起的战争有111次,晋国有90
次,齐国有70次,秦国有44次.仅在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齐桓公灭了35
个诸侯国,晋献公灭了17个,秦穆公灭了12个,楚庄王灭了26个
———摘编自赵鼎新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材料三
人物:老子  身份: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思想上认为人们应顺应自然.
名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材料四 商君在秦国废井田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
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
国无敌于天下.
———译自 战国策 秦第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及其对农业
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出现材料中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示例,请你为孔子制作一张人物名片.(5分)
(4)根据材料四举例说明哪些变法措施使 “秦国无敌于天下”.(3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4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6页 (共6页 )
{#{QQABAYSUggiAAgBAAAhCAQUCCgMQkhCAAYgGQEAAsAABiBNABAA=}#}七上期中历史答案
1.B 2.C 3.D 4.B 5.D 6.B 7.B 8.C 9.B 10.B 11.D 12.A
13.D 14.B 15.C 16.D 17.A 18.D 19.B 20.B 21.C 22.A 23.B 24.D 25.A
26.【答案】(1)结论:北京人是直立人;会使用石器;以捕食动物为主;会使用火。(4分)
(2)A:②④;B:①③(2分,写错、少写、多写都不得分)
历史意义: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遗址发现证明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2分)
(3)阪泉、逐鹿、人文初祖、炎黄子孙(4分)
特点: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的过程中融合而成,多元一体。(2分,必须答出多元一体)
27.【答案】(1)特点:严格的等级结构(1分)
影响: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巩固了周朝的统治。(3分)
(2)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分)
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2分)
(3)“完成对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2分)
“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颁布推恩令,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2分)
(4)统一国家的建立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4分,答出两个角度)
28.【答案】(1)变化: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1分)
积极影响:耕地面积的扩大;使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2分)
(2)影响:(4分)
积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推动国家的统一进程。
消极影响: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4)措施:废井田允许土地私有;奖励耕织推动秦国经济发展;奖励军功提高军事战斗力。(3分)
(5)因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改革的推动;思想解放的推动等。(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