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靖城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部分 (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对史前时期的一次推论,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制造劳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B.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C.劳动在原始人进化中起着决定性因素
D.北京人外貌完全靠我们的想象和猜测
3.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 洞穴 B.干栏式房屋
C.四合院 D.半地穴式房屋
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5.他采用疏导的方法,全身心治理黄河水患,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得到了民众的热爱。他是( )
A.尧 B.舜 C.禹 D.李冰
6.它是中国上古“五帝时代”的一种“非血统继承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它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7.夏、商、西周三代有三个有作为的君主,也有三个末代暴君。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
8.《荀子 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此可知,西周朝政(  )
A.共建立了七十一个诸侯国
B.异姓诸侯国受到排挤
C.分封诸侯维护了国家统一
D.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
9.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应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盘 D.青铜面具
10.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商朝 B.夏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1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人类的耕作工具在不断发生改变,当发展到以下哪个物品出现时,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 )
A.骨耜 B.铁制农具 C.石器 D.青铜器
12.《史记 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说明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铁器牛耕,经济发展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制度变革,社会发展 D.百家争鸣,思想繁荣
13.“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流沙》中的诗句。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七雄”的是( )
A.燕国 B.赵国 C.秦国 D.晋国
1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是( )
A.投靠县令 B.逃亡以逃避劳役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5.李源在《历史建筑之谜》中提到“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000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该“工程”指的是(  )
A.灵渠 B.郑国渠 C.白渠 D.都江堰
16.2024年是“五四宪法”颁布70周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宪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老子 C.韩非 D.孔子
17.“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古人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若要深入研究这种思想,你要查阅(  )
A.《诗经》 B.《论语》 C.《道德经》 D.《韩非子》
18.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19.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班固《汉书》中的这段记载,说明秦朝实行(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20“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奠定了此后发展的基础,更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大中国、大中华这个东方大国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这段材料强调秦统一中国(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21.成语“篝火狐鸣”讲是陈胜、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夜里把火放在笼子里,若隐若现,像磷火,同时又学狐叫,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据此判断,篝火狐鸣的地点在( )
A.渔阳 B.陈县 C.大泽乡 D.郦山陵
22.“尽管秦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和行政管理制度,但是它忘记了民心和民力,秦始皇用残暴的掠夺方式对付人民,这决定了秦朝的短命。”材料意在强调(  )
A.军事形势将恶化 B.农民起义要爆发
C.管理制度待完善 D.残暴统治失民心
23.湖南益阳出土的简牍《秦二世元年文书》记录,秦二世的即位是秉承秦始皇的遗诏行事,而不是像《史记》所记载的靠伪造诏书而夺得帝位。这一简牍的发现(  )
A.否定了《史记》的真实性
B.可以与《史记》相互印证
C.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D.厘清了秦二世继位的真相
24.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统治树立了榜样。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秦的暴政 B.楚汉之争
C.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因遇雨戍守误期
25.以下选项符合秦汉时期的典型特征的是( )
A.我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6.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读图片
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分)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二中“天府”是指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主要得益于谁主持修建的什么水利工程?(3分)
材料三:据《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巨变?(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1)如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    处。(填写图中字母)(2分)
(2)读下面的示意图,完成填空。(4分)
①   ;②   ;③   ;④   。
(3)将下列图片中图1、图2、图3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配对填写。(3分)
考古发现 推论
图     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
图     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
图     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
28.中国古代改革与制度创新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西周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名称。(1分)
【战国的重要改革】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此事件的措施?(2分)
【秦朝的改革创新】
材料三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统一文字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的权力?并指出图二统一之后的文字名称及其作用?(3分)
材料四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地方长官是由谁任命的?这一制度有何深远影响?(3分)靖城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题号
2
5
6
8
9
10
答案
B
D
C
B
B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D
D
C
C
A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A
C
26.(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2)成都平原;李冰;都江堰。
(3)鼓励耕织;
(4)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工程的修建、统治者的改革等
27.(1)A、B。
(2)①干栏式房屋;②粟;③水稻:④黄河。
(3)图3:图2:图1。
28(1)名称:分封制。
(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
措施:奖励军功,鼓励耕织: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权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文字名称:小篆: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制度:郡县制:
谁任命:中央(或皇帝):
影响: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第1页(共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