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命题学校:姜山中学 审题学校:宁波二中 浒山中学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6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文献中多有记载商周时期的王在重大决策时往往要考虑身边大臣的意见。如《尚书·洪范》提
到君王要“国有大事,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周礼·地官·乡大夫》甚至提到:“国大询
于众庶。”据此可知,商周时期
A.最高统治者由民主选举产生 B.天下共主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C.地方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D.王权的行使受到了一定制约
2.右图是一枚公元前 137 年的罗马铸币,铸币上描绘了一位公民正在把选票投到选票罐中。关于
铸币中公民的选举对象,下列选项最合理的推测是
A. 执政官 B. 国王 C. 元老院 D. 监察官
3.如图为近代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结构关系示意图,据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②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
高二历史学科 试题 第 1页(共 6 页)
{#{QQABBYIAogCoAAIAAQhCAQUQCEIQkhCCAQgGBAAEIAIAiRNABCA=}#}
③权力制衡原则是该国政治文化的典型特征
④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后最终确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关于民国初年的政治,有学者认为:“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
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
行政中枢。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
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据此可知
A. 责任内阁制设立是民国政治大倒退 B. “二元化政体”充分践行民主理念
C. 中华民国的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 D. 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政治纷争不断
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明确表示不赞成苏联共产党的一党制。他说:“究竟是一个
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
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的这一论述
A.利于加强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B.凸显出多党联合执政的必要性
C.阐明了我国多党制度的优越性 D.为政党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隋唐时期则实行了科举制。两种制度的创立都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使推荐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C. 提高了官员素养 D. 使人们的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7.有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官员的职能:“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
“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据此判断,这一官职可能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汉代的刺史 C. 魏晋的中正 D. 元代的肃政廉访司
8.19 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初建,由于通用型人才更适合从事行政业务,英国文官录用更倾向
于文科毕业生。20 世纪初,文官队伍中则出现了律师、医生、工程师和统计师等技术专家。
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科技发展与生产相结合 B.通用型人才录用的减少
C.英国政府管理职能扩展 D.官员选拔程序更加公平
9.元代律学家柳赟说:“所谓十二篇云者,裁正于唐,而长孙无忌等十九人承诏制疏,勒成一代
之典,防范甚详,节目甚简,虽总归之唐可也。”以下内容与柳赟所评价的法典相符的是
A. 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B. 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C. 宋《天圣令》条目与其基本相同 D. 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10.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法治,是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法。有学者认为,“有
法制才能有法治,有法制为了要法治”。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
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该举措
A. 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B. 恢复了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的法律体系
C. 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D.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11.《唐会要·杂录》载:“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
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由此可知
A. 唐太宗成为周边各民族共同的首领 B. 边疆和内地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 西域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的直接管理 D. 唐政府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设郡置县
12.英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王权高于教权,导致教皇权威在英格兰的衰落,国王成为世俗
和教会的最高首脑,实现了政教合一。这一“法律”是
A.《大宪章》 B.《王位继承法》 C.《权利法案》 D.《至尊法案》
高二历史学科 试题 第 2页(共 6 页)
{#{QQABBYIAogCoAAIAAQhCAQUQCEIQkhCCAQgGBAAEIAIAiRNABCA=}#}
13.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始终同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尊重非洲、热爱
非洲、支持非洲。中国倍加珍惜中非传统友谊,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
外政策的重要基础。为此,21 世纪以来中国
①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②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③提出“真实亲诚”理念 ④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4.述及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唐初,“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唐中后期,“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明嘉隆后行一条鞭法,“通
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清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
人丁,永不加赋”,后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上述材料表明
A. 农民赋役负担逐渐减轻 B. 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C.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D.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15.1951 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总体关税水平过高,
税率结构不尽合理,税则的商品分类目录不适应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等等。
1985 年颁布的同名税则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改变商品分类目录,调整进口税率。
这一修改
①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②收回了国家的关税自主权
③实现了全国关税的统一 ④适应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A. ①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明朝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规定:“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或题奉明旨,或覆奉钦
依,转行各该衙门,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每月终注销。……
另造文册二本……一本送科(六科)注销,一本送阁查考。……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
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自是,
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由此可知,考成法实施的结果是
A. 充实了内阁权力 B. 内阁独自掌握决策权
C. 改变了六科职能 D. 加强对官民言行的监视
17.基督教会在自己开办的学校中,除了教授语法、修辞、逻辑“三艺”之外,还教授包括几何
学、数学、天文学和音乐。算术用来诠释《圣经》中的数字,几何学用来解释上帝创造的世界,
天文教育人们估算复活节等等。据此可推知,基督教
A.促进了近代教育文化的产生 B.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C.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D.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和竞争
18.英国《大宪章》第 39 条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
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这些规定
A. 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 体现了程序公正原则
C. 突出了先例在司法中的作用 D. 结束了王权专制局面
19.我国的《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管理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此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公务员调任规
定(试行)》等相关细则;这些细则又推动了《公务员法》的修订,从而形成“有效且无漏洞”
的公务员管理体系。这可用以说明我国
高二历史学科 试题 第 3页(共 6 页)
{#{QQABBYIAogCoAAIAAQhCAQUQCEIQkhCCAQgGBAAEIAIAiRNABCA=}#}
A. 党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法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稳定性
C.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的一体建设 D.全面依法治国以党规为公民根本准则
20.观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组织系统”结构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中央执行委员会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②苏维埃政权建设适应了土地革命的需要
③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并制约平衡 ④苏维埃政权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中共十九大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
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
①提炼、概括出了简明扼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提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新修订的党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22 题 12 分,23 题 8 分,24 题 20 分,25 题 12 分,共 52 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这次御前会议在中国史上是一座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史记》对这场(御前会
议上)辩论是这样描写的:“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
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
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
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
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引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中央政府将全国领土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区域,在各个区划内设置地方政
府。……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
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
——引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高二历史学科 试题 第 4页(共 6 页)
{#{QQABBYIAogCoAAIAAQhCAQUQCEIQkhCCAQgGBAAEIAIAiRNABCA=}#}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地方“皆为郡县”的原因及其决策过程。结合所学,说明“这次
御前会议在中国史上是一座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之理由。(6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宋、元两朝由中央官员在地方施政的典型事例,并概述明
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6 分)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的经济超高速增长的核心是制度变革,这一制度变革使中国
经济从改革前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目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经济改革选择了一
条渐进式的改革道路。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84 年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城市体制增量改
革全面推开,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体制外市场化”阶段。1992 年至今,中国进入了一个整体
协调改革时期。……渐进式改革道路可以说是理论和实践互动的产物,其中增量改革、试点推广、
改革和开放互相推进都具有开拓性。
——摘编自张平、楠玉《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革》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制度变革”的角度,评述中国的这场“渐进式改革”。(8分)
24. 西方法律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彰显出自身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
材料一:至帝政时代,罗马法已有 700 余年的历史。在这几百年间所有的习惯、告示、元老
院决议、法学家的解答等均具有法律效力,客观上形成了内在的矛盾和不统一。公元 3 世纪末,
罗马出现了私人编纂的皇帝敕令汇编,如《格里哥利安法典》《赫根摩根尼安法典》等。528 年,
查士丁尼组织委员会,在 6年内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总论》三部法律文件。
查士丁尼曾认为,这三部法律成龙配套,已不必再行新的立法。但历史在前进,事物在发展,新
出现的社会关系在法典中有的并不能找到现成的答案,现实迫使他不得不发布新的敕令加以补充
调整。查士丁尼死后,法学家将这些新的敕令汇编颁布,并称之为《新律》,这四种法律文献汇
编在一起,称为《国法大全》,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摘编自王明锁《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1066 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出兵入侵英格兰,并占领之,被贤人会议推举为国王,建
立了诺曼王朝。威廉死后,几任国王与世俗贵族的关系逐渐恶化,多数贵族恢复了法律裁判权。
为此,国王与贵族达成妥协,即国王应尊重原有的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承认以州为据点主
宰地方法院的行政司法长官的裁判权,但为了防止他们不适当的扩大权力,国王有权发布令状,
并以令状作为所有官司在开审前必须得到的文件,无令状则无法开审。
——据陈方正《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等整理
材料三:美国人认为每个人都有权由“和自己同类的人”来审讯,“人民代表参加审判”。
这使得陪审团制度有了更新的意义,使其成为民主的形式之一。陪审团制度作为美国独立战争要
争取的重要权利之一,作为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而被写入美国 1787 年宪法。因此,公民可以沿
引宪法上的权利要求陪审团审理,排除职业法官的独断,从而以权利制约职业法官的权力。
——夏欣《美国陪审团制度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民法大全》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西方法律
史上的历史地位。(7 分)
高二历史学科 试题 第 5页(共 6 页)
{#{QQABBYIAogCoAAIAAQhCAQUQCEIQkhCCAQgGBAAEIAIAiRNABCA=}#}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诺曼王朝为加强统治在司法上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
措施产生的影响。(7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美国陪审团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原因,分析该制度实施
的积极意义。(6 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通过第一部《考试法》:“一、以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学独立学
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二、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独立
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三、有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
1929 年 8 月
等学历,经检定考试及格者;四、确有专门学术技能或著作,经审查
及格者;……。”
“以国文及党义为第一试,分科考试为第二试,及成绩审查为第三试”。
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正式成立。“所有公务员均需依法律,经考
1930 年 1 月
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
1930 年 12 月 颁布《考试法施行细则》
民国首届高等文官考试:依据《考试法》资格审查,应考人数 2070 人,
其中女性 20 人。第一试的国文,不得用白话答题,党义不合格者不录
1931 年 7 月
取;第二试的分科考试有统计学、社会政策、国际公法、市政论、经
济政策、外国文等 12 门。最终录用 101 人。
何廉(时任行政院政务处处长)“尽管在考试院的督导下,实行着一种
1936 年 8 月 考试制度,但大小官职都不是通过这种制度来替补的,要有也只限于
那些比较低微的职衔。”
——摘编自《国民政府公报》李里峰《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运作成效》等
根据材料,结合史实,以“南京国民政府高等文官考试”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
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高二历史学科 试题 第 6页(共 6 页)
{#{QQABBYIAogCoAAIAAQhCAQUQCEIQkhCCAQgGBAAEIAIAiRNABCA=}#}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命题学校:姜山中学
审题学校:宁波二中 浒山中学
一、二选择题:(1-15 题每小题 2 分,16-21 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D A A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C B C C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22.(1)原因:吸取西周分封制出现诸侯混战割据的教训;统治者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国家的
安定。(2 分)过程:召集相关官员(公卿)进行讨论(廷议),讨论结果由皇帝裁定(兼听独
断)(2 分)
理由:废除分封制,全国范围建立起严密完善的以郡统县的行政区划体系;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得
以确立,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任写 1 点,2 分)
(2)典型事例:宋代—路;元代—行省(2 分)
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分割。(4 分)
23.述: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全面深
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或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
提下,将传统的计划经济制度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
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
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两种情况可混写,角度不可重复,任选 3 个角度,共 3 分。
评:①地位: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作用: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
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地位 3 分,任写 3 点;作用 2 分,任写 2 个面貌;共 5 分)
24.(1)原因:罗马法出现了内在的矛盾和不统一;私人法学编纂活动的实践;新社会关系的出现;
查士丁尼敕令的不断颁布(3 分)。历史地位: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
源(4 分)。
(2)措施:设立王室法院;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承认原有习惯法;承认地方部分司法权;
发布法律令状。(4分,任意答出 4 点即可)影响: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稳定政局;有利
于加强王权,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推动普通法的形成(3 分)。
高二历史学科 答案 第 1页(共 2 页)
{#{QQABBYIAogCoAAIAAQhCAQUQCEIQkhCCAQgGBAAEIAIAiRNABCA=}#}
(3)原因:受古希腊罗马以来西方陪审团制度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及宪政民主制度的完
善;启蒙思想的传播(3分)。积极意义: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增强法律意识;有利
于限制司法权的滥用;有利于保护个人权利;有利于维护司法程序公正。(3分,任意答出 3点
即可)
25.评分标准:
①标题有价值判断 2 分,无价值判断 1 分。②史料 6 分。(一则史料 2 分。如是正反两方面写,
正反都必须写出多于或等于 1 个的史料,共写出 3 个史料,才可以拿 6分)③结构分 2 分,总分
总或者分总都可以,价值升华 1 分。④表述 1 分。
(一)论题角度说明:
(1)南京国民政府高等文官考试具有现代的进步性
(2)南京国民政府高等文官考试具有传统保守的局限性
(3)南京国民政府高等文官考试兼具有现代的进步性和传统保守的局限性
(二)史料实证举例:
其现代性主要体现:
①重视考试立法和考试制度的设计,考试法律体系逐渐形成,法制化程度高;②考试资格男女平
等,按成绩录取,平等性、开放性增强;③考试机构考试院独立于行政权(属于五权之一);④
考试内容着重于近代文化科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⑤考试的分科分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对人才分类分级的专业要求。
其局限性体现:
①考试内容形式保守性:国文考试内容以经文为主,不得用白话文;②将党义列入必考内容,实
行思想灌输和意识形态的控制;③考试设计与实际任用脱节,实施过程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等现
象无法禁绝。
高二历史学科 答案 第 2页(共 2 页)
{#{QQABBYIAogCoAAIAAQhCAQUQCEIQkhCCAQgGBAAEIAIAiR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