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分钟; 全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1是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出土的文物。可用以说明
A. 手工业部门发展臻于完善 B. 中原地区信仰趋于一致
C. 夏朝各区域文化交流交融 D. 生产领域出现社会分工
2. 表1是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学派代表人物的相关主张。
表1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出处
李聃 圣人不积, 知足者富; 多藏必厚亡 《老子》
孟轲 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以羡补不足 《孟子》
墨翟 强从事, 竭股肱之力, 其生财密 《墨子》
韩非 丈夫尽于耕农, 妇人力于织纴, 则入多 《韩非子》
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取得成效 B. 各学派思想渐趋融合
C. 诸子对国家治理的探索 D. 统治者对民生的重视
3. 尚书本属少府,负责在朝廷传递文书。武帝时,尚书负责草拟诏令、点检章奏,出现了“左右曹、诸吏分平(评) 尚书奏事”的局面。西汉中后期,尚书还可对上奏文书内容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或对不善者“屏 (摒) 去不奏”。上述变化反映出
A. 中枢决策机制的调整 B. 专制皇权受到了冲击
C. 文书传递系统的完善 D. 朝议制度不断规范化
4. 北魏时期的云岗石窟,早中期佛像由僧人在皇帝支持下开凿,旨在弘扬佛教并祈求国家安宁,佛像肩宽体壮,高鼻深目。而晚期以中小石窟为主,由普通官吏、信众开凿,此时佛像秀骨清像,造像题材多样。佛像造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皇帝支持减少 B. 政治中心转移
C. 佛教信众扩大 D. 民族交融加深
5. 唐穆宗时,张莅欠康宪“钱米”不还,康宪索要,“莅承醉拉宪,气息将绝”。危难时,康宪儿子为救其父,用“木锸击莅之首”致其死亡,司法官认为康宪儿子“能知子道,虽杀人当死,而为父可哀”,故“减死罪一等处分”。该案例可以用来论证唐代
A. 司法审判维护纲常伦理 B. 注重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C. 开启了礼法结合的先例 D. 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6. 元世祖时,规定凡50家者组成一农社,由年长且懂农事者为社长。社长须向政府报告每家田地耕种及孝顺父母情况,农社各家生产上相互协助,农社负责设公立社仓以备荒年,聘请社师办农校等。元代的农社制度
A. 体现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 B. 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C. 打破了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 D. 改变了农业生产结构
7. 明朝中后期,江南士大夫把饮茶、会友、陶冶性情结合起来,讲求煮茶的泉水、炉灶,饮茶的茗器和品茶的程式等,并因此出现了大批的茶书和以饮茶、会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这反映了江南地区
A. 士大夫特有的饮食文化 B. 茶成为主要经济作物
C. 文学艺术出现新的形式 D. 经济与文化交融互动
8. 1877年上海轮船招商局高价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之后,批评之声不断。而商业报刊《申报》对此评论说:兼并之前,客商“皆知有旗昌而不知有招商局”,既经并购,码头、栈房一仍其旧,则彼之客户自然被吸附过来。这可用于说明
A. 民族工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B. 洋务派运营近代企业意识增强
C. 社会舆论决定着洋务企业发展 D. 实业救国已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9. 1919年, 《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出现了104次, 至1922年达1188次。投身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们,在不同的场合以各种方式热烈地探讨社会主义问题,蔡和森表示“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这表明当时
A. 国民革命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B. 资本主义道路被彻底否定
C.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增强 D. 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统一
10. 1945年3月,冀鲁豫边区召开群英大会,表彰战斗英雄、民兵英雄、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女英雄、学习模范等各类英雄模范人物。边区政府对在前线开展游击战,在后方战胜严重灾荒,巩固根据地中作出的贡献给予同等的肯定。这一举措
A. 有利于增强中共的社会动员能力 B. 克服了抗日根据地各种严重困难
C. 适应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要求 D. 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11. 1947年7月,国民政府为应对内战发布“戡乱动员令”。规定:戡乱所需之兵役、工役及其他有关之人力……戡乱所需之军粮、被服、药品、油煤、钢铁、运输、通讯器材及其他军用物资,均应积极动员,凡规避或妨碍征雇、征购、征用等行为,凡怠工、罢工、停业关厂及其他妨碍生产及社会秩序行为,均应依法惩处。国民政府此举
A. 推动了官僚资本的形成 B.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 活跃了国内生产和市场 D. 加速了国统区统治危机
12. 1954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全文,全国各地的1.5亿群众参与宪法草案大讨论,征集意见118万余条。时值汛期,有些地方的群众只能在防洪大堤上开会讨论,又因交通受阻,征集的意见只能用油纸打包后靠飞机运送。据此可知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B.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已经确立
C. 立宪过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亟待缓解
13. 1983年,重庆某摩托集团搞股份制试点,国务院要求“此事由体改委牵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要试点”。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表明
A. 国家探索市场化改革路径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C. 改革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 D. 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
14. 从2017年起中国相继举办多场地区和国际峰会,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文明古国论坛、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法文明对话会、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等。这些外交活动旨在
A. 积极开展南南合作 B. 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C. 重构世界政经秩序 D. 参与全球大国博弈
15. 波斯帝国在地方实行行省制,总督的责任是管理当地人,征收赋税,并为军队提供给养。驻军长官只接受国王本人的命令,不受他人制约。国王居鲁士认为“如果哪个总督因为自己富庶或身后臣民众多就想独立或图谋不轨,他会马上遭遇反击”。据此可知,波斯帝国
A. 地方上实行军政分治 B. 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拥有完备的税收体系 D. 封建王权较为稳固
16. 11-12世纪,英国各地通过“交易”行为从国王处获得特许状。伦敦市民给国王支付了100银币,获得选举自己治安官的权利; 林肯市民支付200银币和1金币可以选举他们的市长; 牛津市民支付了200金币被允许成立行会。这些特许状
A. 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B. 废除了城市中的封建特权
C. 具备了政治契约的属性 D. 推动了欧洲国家社会转型
二、非选择题: 包括3小题 (17题25分, 18题12分, 19题15分, 共52分)
17.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洛阳城和元代大都城布局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其原因。(10分)
材料二
元大都的名称,除源自汉语“大都”之外,也可能源自畏吾尔语。大都城略近方形,总体规划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以来的皇都规划模式——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但不同的是突出了《周礼·考工记》所规定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古制,面临新的经济因素和欧亚的变局,大都更具有时代特征。大运河的通惠河段和宫城连接,这就更有利于南方物资运输。除大运河外,元朝廷还开辟了从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通过海运至大都附近直沽的海运漕粮路线,进一步保障了大都的生活供给。
——据韩儒林《元朝史》等
(2)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相较于洛阳城,元大都“更具有时代特征”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11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古代都城空间布局的价值。 (4分)
18.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了不同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而区域发展战略的每次转变又与历史条件、现实问题、发展环境等因素紧密相连,每个时期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深刻的历史意涵和明晰的战略意图。
——摘编自叶振宇《新中国成立75年来区域发展战略演进》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选择某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建设成就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予以评析。 (要求:价值正确,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嘉庆时期,华北地区农村村民自发组成青苗会,在庄稼成熟时,互助看守,以防攘窃。青苗会选举当地具有威望的人担任会首,兼具村庄领袖,宗族族长、士绅、村长等多重身份。嘉庆皇帝仍认为青苗会的结社性质有潜在危险,难免滋生事端,要求地方官宣布其非法,严厉取缔。道光年间,青苗会壮大,除“雇人巡青,以防偷窃禾稼”外,公共活动推延至乡村日常生活的诸多层面,成为集看青、信仰、治安、征税、摊差、水利、防火、防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自治组织。直隶总督琦善在审理青苗会成员相关案件时,依“旧俗所便勿遽改”的经验,只处理案件本身,未对青苗会采取任何措施。同光年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认为“盖看青设罚为北省数百年习惯,设或绝对禁止,与保护农业政策大相背驰”。同时,官方将青苗会改革为常设组织,宝坻县等地还以青苗会为基础“编牌巡警”,支更巡逻,“以各该村会首为宣讲生”宣讲圣谕,教化民众。到1904年,内外交困之下的三河县府财政无力承担村庄公共开支,县政府要求青苗会、初级小学校、保卫团办公经费皆由青苗会承担,勉强维持。
——摘自王洪兵《清中后期华北乡村治理——以青苗会若干京控案为中心》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北地区青苗会的发展变化。 (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青苗会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7分)
高2022级一诊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DCADA 6———10 BDBCA 11——15 DCABA 16C
二、非选择题: 包括3小题, 17题25分, 18题12分, 19题15分, 共52分。
17. (25分)
(1) (10分)
相似之处:
两都地域选址相似:都位于北方地区; 依水依山而建,洛阳城依洛水、邙山而建,元大都则依燕山而建,将高粱河、金水河引入城中。
两都平面形状相似:宫城独立,形成城中之城格局; 都体现中轴对称,重要建筑以中轴对称(洛阳中轴线开始出现,元大都明确体现中轴对称原则) 。
两都功能结构相似:洛阳宫殿区、居民区、商业区有较明确分区,元大都功能分区更为规整; 都设有官方教育机构; 都有宗庙和祭祀场所; 都建有城墙、护城河等防御设施。
两城道路系统相似:都是棋盘方格式道路布局,大都城更加规整。
(任答一方面2分,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原因:
政治因素:两个都城的选址都适应控制全国的统治需要; 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为都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中轴对称、皇宫居中体现皇权至上理念; 相应中央机构设立体现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备。
经济因素:农业文明的发展为都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
技术因素:水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水渠、运河等交通网络的建设。
军事因素:因地制宜,利用地理优势保卫都城安全。
文化因素:宫城、社稷、宗庙等建筑是古代传统社会等级、重农思想、宗法观念、华夏认同的集中体现;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等。
环境因素:农耕文明和城市发展对河流的依赖; 都城选址需要水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
(政治、经济因素各2分; 其他任答一方面2分; 共6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 (11分)
时代特征的表现:
政治特征的表现:元大都名称由来,折射出多种文明的汇集; 皇都规划模式,体现蒙古统治者对唐宋政治的继承发展; 中轴对称布局更加鲜明,凸显大一统王朝皇权至上理念; 警巡二院作为京城治安机构,表明城市治理进一步规范。
经济特征的表现:倒钞库的出现,印证货币的大量发行,说明元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大运河与海运结合的供给体系,体现了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思想文化特征的表现:寺庙、孔庙、城隍庙的并存,彰显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
世界大国特征的表现:元大都汇聚欧亚商人、学者、使节,展现了国际大都市形象。(任答一方面2分,共6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影响:
政治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建都北方有效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
经济影响:大运河将南方赋税钱粮运入大都,有效控制了南方经济发达地区。
文化影响: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并存发展。
都城建设影响:元都规划有序、设施健全,为明清乃至今天都市的营建规划奠定了基础。
(任答一方面2分,两方面4分,三方面5分,共5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 (4分) 价值:
史学研究的价值:分析都城空间布局,为研究古代王朝治国理念、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提供史料证据; 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格局、南北经济格局、文化传承的进程,有助于认识古代中国的历史脉络;
研究民族发展的价值:历代都城布局反映了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为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依据;
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分析古都布局,有助于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研究建筑艺术的价值:古代都城规划、建设,对今天城市规划、建筑具有借鉴意义;
(开放性试题任答一方面2分,两点4分,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8. (12分)
示例一:
成就: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评析:1953年至1957年一五计划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东北等地区,西北和西南地区相关滞后,为进一步巩固新生政权,推进国家的工业化战略,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期间,为借鉴和引进苏联的技术,利用东北地区原有工业基础,推动中西部发展,改变近代以来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国家将投资重点放在了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青藏公路等重大项目在这一时期完成。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也促进了东北、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推动了区域均衡发展。
示例二:
成就:三线建设推动中西部工业化发展。
评析:20世纪60-7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促进了大西南和大西北的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威胁中国北方地区安全,美国继续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并且加大了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威胁; 我国原有科研和工业项目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不利于备战。从60年代开始,国家将经济和国防建设重点放在了大西南和大西北地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导向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取得了如四川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贵昆和成昆铁路干线建设等一系列成就。三线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工业布局,推动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国家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 (15分)
(1) (8分)
变化:
社会地位方面:从政府不承认到政府默认,成为合法组织;
组织结构方面:从民间自发结社到官方改革为基层常设组织;
功能职责方面:从单纯看青职能演变为担负乡村公共事务的综合自治职能;
社会影响方面:在地方基层治理中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连接政府与村民的重要桥梁。
(任答一方面2分,共8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 (7分)
积极作用:
生产保护方面:组织村民互助看守庄稼,保护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社会治理方面:后期承担了公共事务管理职责,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家乡村基层治理的不足;
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社会协调、村民凝聚作用,有利于华北乡村的社会稳定;
文化传承方面:组织祭祀办学教化民众等,有利于华北乡村文化民俗传统的传承;
局限性:存在组织松散,易滋事端,监管难度大、缺乏制度规范等缺陷。
(积极作用任答一方面2分,两点5分; 局限性2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宜宾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