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 1~13题, 每题3分, 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图为兴隆洼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村,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该遗址
A. 居住形式为半穴居 B. 是世界上最早的村落
C. 阶级分化已十分明显 D. 已处于铁犁牛耕的时代
2.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外交事务上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政策更加强调国家利益,外交布局也不断调整;到21世纪初形成“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布局。中国外交的调整
A. 推动了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B. 意味着西方在全球治理中地位下降
C. 折射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D. 消除了与世界各国间的分岐与矛盾
3.下图为赤脚医生的宣传画,赤脚医生是乡村医生的前身。1965年,毛泽东指示,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无固定薪金、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大量涌现。赤脚医生的出现
A. 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医疗水平 B. 彻底解决了中国农村的医疗难题
C. 健全了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 D. 弥补了我国农村医疗能力的不足
4.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无穷机遇。然而,这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他意在强调工业革命
A. 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质 B. 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 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D. 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5.如表摘录了一些春秋到西汉初期,关东六国人民对秦的言论,可见关东六国人民对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 言论内容
春秋时期 “河山以东强国六 秦僻在雍州。”“秦与戎、翟同俗”
战国后期 “秦, 虎狼之国, 不可亲也”, “无礼义之心”
西汉初期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仰上。”
A. 心理隔阂的消弭 B. 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C. 各族同源的认同 D. “大一统”政体确立
6.秦朝在岭南地区内地移民较多的地方设县,在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利用其首领即“臣邦君长”对民族地区进行统治。而在有些地区还维持其旧的部落组织,“且以其故俗治”。由此可见,秦朝
A. 地方治理比较灵活 B. 民族关系有待加强
C. 地方势力较为强大 D. 郡县制度推行受阻
7.《晋书》卷六十《张辅传》载:“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论者称之。”这体现了 ( )
A. 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而无法真正选出人才
B. 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非常重视个人品德
C. 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
D. 魏晋时期中央集权制被破坏地方势力加强
8.《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0年 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却记载:“朕(胡亥) 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这说明 ( )
A. 主观倾向影响历史研究 B. 历史真实面貌无法还原
C. 多元史料丰富历史认知 D. 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9.下图反映了1954—1963年国内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其中出现第④阶段的发展趋势的政策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B. 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C. 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D. 大规模三线建设的开展
10.20世纪50年代末,在设计成昆铁路建造方案时,苏联专家极力主张地势相对平缓,且长度较短的中线方案,中方则坚持采用通过少数民族地区的西线方案,尽管其地质地形条件相对复杂,并最终在1970年于西线建成通车。成昆铁路的建造( )
A. 贯彻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 B. 体现了中苏关系已出现裂痕
C.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 D. 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11.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 )
A. 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B. 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
C. 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
D. 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12.《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若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交付法庭判决,直到给其戴上手铐、甚至将其杀害或卖为奴隶为止。近代西方的法律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对选举权也长期有财产上的限制。由此可知
A. 英国法律与罗马法一脉相承 B. 西方法律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 两者都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 D. 罗马法至今仍普遍实行
13.1648年某协议中提出,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候,其“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并且条约确认了新教和天主教的平等地位。关于这一协议,说法错误的是
A. 这一协议开创的体系具有全球性
B. 加强了欧洲国家的王权和主权意识
C. 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D. 确认了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进行集体制裁原则
单项选择题Ⅱ: 14~15题, 每题3分, 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 有2个选项各为1分, 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 多选不得分。
14.《共产党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 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 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 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由此可知,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 )
A. 提升了陆路贸易的地位 B.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D. 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15.对于蒙古西征, 长久以来, 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法国学者麦撤认为: “蒙古人西征, 将以前闭塞之路途, 完全洞开, 将各民族集聚一处……当时战争杀人, 盈野盈城, 似为人类惨祸, 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 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 自梦中警醒。”该学者认为蒙古西征 ( )
A. 促进了东西之间的交流 B. 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
C. 改变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 D. 客观上推动了被征服地区的思想启蒙
二、非选择题: 共55分。第16题18分, 第17题12分, 第18题12分, 第19题13分。
16.人口流动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游牧业是河西走廊的主要经济形态。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汉武帝为了打通西域的道路和断匈奴右臂,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进兵河西,打败了匈奴在河西的统治者浑邪王和休屠王,设置了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史称“河西四郡”。在设立河西四郡之后西汉政府便开始向其大规模的移民,其中的主体是关东贫民,他们会得到官府贷借耕牛、农具、种子以启动农作。除耕作以外,当戍卒减少时他们就代替戍卒守边,他们还要承担国家的田租和算赋。经过西汉政府的五次大规模移民,河西地区人口达到百万。
——摘编自高宏《浅谈西汉甘肃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通往新大陆的航路,从而拉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人口大迁徙的序幕。在这次迁徙过程中,由东向西横越大西洋的移民船队络绎不绝。在17世纪里,仅从不列颠群岛前往美洲的移民约25万人,18世纪增加到约150万人。据估计,自愿或不自愿地卷入这场大迁徙的移民超过1亿。而世界总人口在1500年时为4.4亿人左右,1900年时为16亿人左右。……大迁徙以及应运而生的新国家、新文化和新民族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格局。
——摘编自潘兴明《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迁徙》
材料三
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延筠、方以智等人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 《几何原本》 《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16——18世纪,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
——摘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文化交流与传播》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政府开始向河西走廊“大规模移民”的背景。结合所学,简述该行动产生的影响。 (7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大迁徙”的特点。结合所学,以美国为例,说明“大迁徙”如何使“新文化”应运而生。 (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徐光启、李子藻等人针对“新知识”所提出的主张,并列举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的表现。 (5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商代,王国为“国上之国”,属邦为“国中之国”,它们以王为“共主”而处于不平等的结构关系之中。也就是说,王国的“国上之国”的地位,不仅仅因为它位于中央地域,可称之为中央王国,更主要的是因为它乃王的本邦,是王用来支配其他属邦的基本力量,王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决定了王国的“国上之国”的地位。而从属于王朝的邦国,不具有独立主权或者说是主权不完整。侯伯等属邦与后世郡县制下的行政机构或行政级别不同,不是一类。有一些商王朝的属邦是夏朝时即已存在的邦国,在商时它们并没有转换为商王朝的地方一级权力机构,它们臣服或服属于商王朝,只是使得该邦国的主权变得不完整,主权不能完全独立,但它们作为邦国的其他性能都是存在的,形成了王朝内的“国中之国”。也就是说,从属于王朝的属邦,以王为“共主”,受王的调遣和支配,但其内部并没有与王建立层层隶属关系,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
材料二 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将宗族姻亲等组成的队伍分别分封到一片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西周的分封制在族群衍裂以组成新族群的意义,大于裂土封疆的意义。这一制度的出现及发展,正是前承殷商以“族”为社会构成分子得到阶级;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一个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特质,另一方面也顺势发展了地缘单位的政治特色。
——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论述的制度名称,并说明此制度的特点。(6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
中国 西方
中国历史上对于“法”的强调总是与加强君权联系在一起, “君权”一直是法的核心与最深刻的根渊,这种法律文化体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人一法一人。 在西方,法的制定其最终目的是被用来限制君权,所有的人都必须服从法律,法律的制定、修订亦须遵行法定的程序,法由手段上升而为目的,变成一种非人格的至高主宰,其公式可以表现为:法一人一法。
在中国, “礼”对于“法”有着深刻的影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长幼亲疏被认为是永恒的秩序,法律常常只是附加了刑罚的伦常。 西方的价值取向总括起来可以说是财产决定身份和等级,进而再影响权利的分配和享受。
中国古代法律主要表现为“刑”,目的是镇压百姓。因此,古代社会民众一直就是谈“法”色变,视讼事为畏途,唯恐避之不及。 西方的法律自始就包含了很大一部分“权利”和“正义”内容,其民事功能不可忽视,因此,法常常被看成权利的保障。
——摘编自李光宇《中西方法律文化特征之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西方法律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体系,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朝贡起源于先秦的分封制,秦汉以后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已初具规模。宋元时期,由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通的发达,朝贡制度更加完善。明代是朝贡制度发展的顶峰,其制度达到了缜密的地步。然而,进入清代以后,朝贡制度出现了严重的衰落,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喻常森《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融入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式的“积极主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在外交价值立场上,更明确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摘编自刘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时代意涵》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朝贡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清代后,朝贡制度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6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的外交新思路。(7分)
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 1~13题, 每题3分, 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5:ACDBD 6~10:ACBAD 11~13:ABA
单项选择题Ⅱ: 14~15题, 每题3分, 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 有2个选项各为1分, 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 多选不得分。
14:BC 15:ABD
二、非选择题: 共55分。第16题18分, 第17题12分, 第18题12分, 第19题13分。
16. (18分)
(1)背景:河西一带主要是游牧业,人口稀少; 汉朝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3分)
影响:促进了河西地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使河西地区赋税增加和人口增长; 促进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一定保障,有利于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4分,任意4点)
(2)特点:持续时间较长; 迁徙人口众多或迁徙规模空前; 流动方向相对集中(由东向西迁徙或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徙);迁徙有自愿的和被迫的。(3分,任意3点)
新文化:阻碍了印第安文化的正常发展(或“印第安文化遭受严重打击”),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移民文化。(3分)
(3) 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1分)
表现: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 中国的史学、地理学及科技、文学成就相继传入; 中国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 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3分,任意3点)
17.(12分)
(1) 制度:内外服制。(2分) 特点:商王是最高的统治者; 以商族为中心的邦国联盟;中央政权与附属国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 各方国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两点4分)
(2) 利于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 传播了周文化,丰富了地方文化,促进了华夏民族的交流交融; 增强了华夏认同观念; 为后世的统一局面奠定基础。(三点6分)
18.(12分)
示例一:
观点:东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2分)
阐述:我国古代的法律一直是民刑不分,因此权利文化主要是以权力文化的形式来体现,人们只有服从权力的义务,而没有主张权利的资格,对于“法”的强调总是与加强君权联系在一起,庶民则永远是法律施行的客体。从《法经》直至《大清律例》,都是刑事法律规定,较少民事规定。《唐律疏议》堪称中国封建法的典范,但其法律条文的特点仍是以刑法为主,即使普通民事法律行为和道德行为也用刑法来调整。在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明确提出“法治”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的第一人,他坚信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实行法治根源于制约权力的需要。近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通过的《权利法案》严格限定了国王的权力,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的原则,并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可转让。(8分)
因此,中国法律忽视对统治者权力的制约且重刑轻民,西方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强调用法律保障人权,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性。(2分)
示例二:
观点:“礼法之治”在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分)
阐述:“礼法之治”是指在国家制定的正式法律之外,依据礼典、礼俗习惯法等构成的规范习俗和臣民行为的一种国家治理模式。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夏商周三代之时,夏有“夏礼”“禹刑”,商有“殷礼”“汤刑”,周有“周礼”“九刑”。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礼法体系的初创阶段。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也是“律令”发轫时期。汉承秦制,又在法制领域向“礼”回归。我国古代法逐步形成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其中的礼典、律典到唐代日益成熟。这样就形成以礼率律、律外有礼,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8分)
综上所述,“礼法之治”这样一种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2分)
19. (13分)
(1)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受先秦时期分封制的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古代中国的繁荣富强);儒家传统文化和宗法观念的影响; 地理中心观和文化中心观的形成;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中国与周边国家联系更加密切。(3分)
衰落的原因: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落;西方国家的侵略破坏了东亚传统的华夷秩序;西方近代外交思想的传入。(3分)
(2)改革开放后,为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1分)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分)我国调整了外交思路,实行全方位外交的新思路。(1分)这一外交新思路有利于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树立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或宣扬中国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外交理念);有利于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有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每点1分,任答四点给4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