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A2.B3.D4.C5.D6.A7.B8.C9.B10.A11.C12.B13.A14.C
15.D16.C17.C18.A19.B20.A21.D22.A23.C24.A25.B26.A
27.D28.C29.D30.B
31.(1)观点一:墨家;理由:强调爱无差等,符合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4分)
观点二:儒家;理由:强调爱有差等,符合儒家倡导按血缘关系重建等级秩序的主张。(4分)
(2)特点:强调绝对服从;从天下治乱的高度加以强调;去亲情化;法制化;根本目的是强化君
主专制。(6分,答出三点即可)
评价:有利于规范家庭与社会秩序:成为专制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加剧家庭内
部的不平等;不利于后世孝道的健康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
32.(1)主张:
雍正:反对华夷之分;把边疆民族活动范围纳入国家版图;(4分)
乾隆:恢复前代西北边疆范围;现有疆域范围须符合史籍记载;加强调查,整理辑录以备查
询。(4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举措:收复台湾并设府;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东北边疆界限;在西南地区改
土归流;派出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设
盟、旗两级单位管理蒙古族地区。(8分,答出四点即可)
积极影响:稳定了边疆的社会秩序,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交融和边疆开发;
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故国;为后世边疆生活提供了经验。(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
之有理亦可)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高 一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所示为四处中国史前文明遗址,其中可用来论证国家形态初显的文明遗址是
表1
选项 聚落区域遗址
A 汾河流域的陶寺遗址
B 黄河流域的姜寨遗址
C 太湖流域的良渚遗址
D 黄河流域的二里头遗址
2.西汉实行地方向中央上交书面汇报材料的上计制。如郡级上计簿是由郡级行政机构负责编制的,涉及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等多方面的综合统计资料。西汉实行上计制旨在
A.变更选官标准,保障吏治清明 B.保障政府收入,巩固封建统治
C.打破政治垄断,推动社会流动 D.规范官员管理,增加政府收入
3.商鞅变法通过大规模设县,建立了包括信息体系、监管体系、行政机构等在内的统一的制度建设支撑体系,使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由相应的部门来负责落实。这
A.保证了秦朝的长治久安 B.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利于确立法家主流地位 D.为变法成功提供了制度保障
4.史书记载,(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八月,“鄯善国遣子入侍,假其归义侯”。“侯”是爵位,古代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图1所示“晋归义羌侯”金印是西晋王朝赐给各部落首领的印信之一。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动荡中孕育发展的历史规律
B.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特征
C.民族间政治认同的历史现象
D.人口迁徙加速的历史趋势
图1 “晋归义羌侯”印
5.《秦律》中对于谷物种子的保管和播种有细致的法律规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种子损失的,主管官轻者则被斥责,重者则被处以刑罚;对于“不田作”的奴隶,要送交官府惩办,自由民如果不田作,也要被降为奴隶。据材料可知,秦朝政府
A.大兴土木,空耗人力 B.注重时令,与民休息
C.严刑峻法,唯法独尊 D.以农为本,充实国力
6.图2是马、安二字的六国字体与秦小篆示意图。该图可用来说明秦朝
A.积极巩固国家统一 B.封建专制国家进一步巩固
C.书法艺术大放异彩 D.完成了文字由简到繁转化
7.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废除了景帝以来的郡国铸币制度,规定“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这一措施
A.放弃了抑商政策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解决了王国问题 D.降低了铸币质量
8.东汉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汉灵帝为尽快肃清各地叛乱,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纳了宗室成员刘焉的建议,恢复了“州牧”,即“以重臣镇有乱诸州”。这导致东汉末年
A.地方豪强形成 B.外戚干政消除
C.出现军阀割据 D.发生“党锢之祸”
9.表2所示为史籍所载的东晋江南农业开发经营类别和方式。据表可知,此时江南地区
表2
经营类别 经营方式
庄园农业 由佃户(多由南下流民转化而来)垦殖,采取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庄园主无须向政府承担纳税义务
流民农业和部曲农业 由流民领袖率领流民或由部曲主人统领部曲从事农耕,多根据所处不同地理条件从事单一或多元化农业开发
“桃花源”农业 由背井离乡,彼此多有亲缘、地缘关系的流民群落择人迹罕至且能耕种之处落脚,进而进行农业开发
A.地理环境复杂多变 B.人口流动助推农业开发
C.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D.国家控制能力得到增强
10.据记载,两晋时期,最早在中原建立政权的南匈奴贵族刘渊,取国号为“汉”;刘渊之后,羯人石勒以“赵”为国号,鲜卑慕容氏以“燕”为国号,氐人苻氏等皆以“秦”为国号,铁弗匈奴赫连氏以“夏”为国号。这表明当时胡族统治者
A.有意塑造华夏正统形象 B.将民族交融作为首要任务
C.注重吸纳汉族士人参政 D.极大破坏了中原文化发展
11.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在关中等土地丰饶之地建造了黎阳仓、永丰仓、常平仓等大型粮仓。其中有的粮仓储粮能力可达三千多万斤,足够供八万人食用一年。隋代大量粮仓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是
A.兵役徭役沉重 B.商品经济活跃
C.农业恢复发展 D.粮食管控严格
12.史书记载,唐朝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材料反映了唐朝
A.政治伦理受到强烈冲击 B.开放包容的时代气象
C.动荡时局影响社会风气 D.灵活有效的民族政策
13.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设立“五省六曹制”,五省包括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其中秘书省掌书籍历法,内侍省则是专门的宦官机构,实际的中央行政机关为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吏、度支、礼、兵、都官、工六曹。据此可知,隋文帝时
A.三省六部制初步成型 B.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
C.三省长官品位均较低 D.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14. “兔园策”是指按考试科目设计的模拟试题图书,相当于今天的模拟考试卷。史载:“《兔园策府》三十卷,唐蒋王恽令僚佐杜嗣先仿应科目策,自设问对,引经史为训注。”唐、五代时期“兔园策”在乡村私塾教学中普遍使用,甚至到了生徒家藏一本的程度。这类图书的流行
A.表明中国传统教育发达 B.反映了科教文化事业的繁荣
C.得益于科举制度的推行 D.可用以论证活字印刷术发展
15.唐太宗亲撰《晋书·王羲之传论》,不惜重金购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每得二王书法,不仅亲自钻研模仿,而且命宫廷书家临摹复制,以赐重臣;得到《兰亭集序》手迹后,更是倍加珍爱。据此可知,王羲之被奉为“书圣”的重要原因是
A.传世作品稀少难见真迹 B.书法风格宛如行云流水
C.有众多书法家临摹复制 D.封建帝王的赏识与推崇
16.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在为白居易《长庆集》所作序言中说,当时扬州和越州一带处处有人将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诗刻印在街上售卖,或用以交换茶酒。这一现象反映了唐朝
A.文学创作的繁荣 B.活字印刷术发达
C.商业空间的拓展 D.科举制的发展
17.宋代科举考试中除正常考试外,还有免试制度。表3所示为宋代史书对于免试情况的记载。据表可知,宋代免试制度
表3
时间 史料 史料来源
北宋 上舍试取中(等),在省试前,即免省赴殿 《朝野类要·免省》
南宋 徽州童子林国佐,九岁能诵书。诏免解赐帛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南宋 幸太学,谒先圣,礼成,推恩三学前廊与免省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A.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 B.仅适用于太学学生
C.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导致科举制度废弛
18.宋太祖在宫廷之中立碑,告诫后世继承者勿杀文臣士大夫;宋太祖亲信干将王彦升骚扰宰相王溥而被逐出京师;国子监丞、知德州梁梦升迫害武将郭贵,宋太祖不仅没有治梁氏之罪,反而加以提拔,并继续令其留任。这表明宋太祖
A.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B.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
C.规范文武官员管理 D.进一步加强地方治理
19.《辽史》中记载,统和十五年(997年),圣宗出猎,皇太后劝阻道:“前圣有言:欲不可纵。吾儿为天下主,驰骋田猎,万一有衔橛之变,适遗予优。其深戒之。”这体现了辽朝
A.社会秩序动荡不堪 B.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C.抛弃民族历史传统 D.母族势力影响君主决策
20.辽朝统治者尊奉孔子,效仿中原王朝开设科举。辽朝的一些文人也常以能进入中原王朝为官为荣,认为那是正统所在。这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辽朝文化落后于中原
C.辽朝企图取代宋朝 D.中原文化影响力下降
21.据估算,宋代农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9%—66%,工商业所占比重为34%—41%。越来越多此前自给自足的日常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进入流通领域。据此可推知,宋代
A.农业丧失主导地位 B.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C.政府鼓励商业贸易 D.城乡经济互动加强
22.宋代苏州“本土不育蚕”,但地方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常采取“折变”的方式,以致农民被迫从外地购入。史载:“苏、秀二州乡村…每年人户输纳夏税物,帛为无所产,多被行贩之人预于起纳日前,先往出产处杭、湖州乡庄贱价 揽百姓合纳税物。”这一现象
A.促进了地域间商品经济发展 B.激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C.有利于苏州棉纺织业的进步 D.反映出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3.明清时期,部分文人士子绝意仕进,寄情于小说杂言,将小说创作作为抒写心中怨愤的一种方式。同时,一批很有身份的文人也参与到白话小说的刻录或创作中,如吴承恩、李修行、李渔、冯梦龙、吴敬梓、夏敬渠、李宝嘉等。这一现象
A.得益于科举制的发展 B.根源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古代小说繁荣 D.说明朝廷放弃社会控制
24.有学者认为,明朝虽然不遗余力地宣扬华夷秩序,但其宾礼仪式很大程度上取法于元朝。该学者的观点可用于佐证
A.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B.明朝政权的功利性
C.元朝政权的合法性 D.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25.明初政府虽通过法令禁止渔民近海渔业和海洋货物交易,限制人口流动。然而,在“海禁”制度下的朝贡贸易体系中,市舶司等地方机构的官员却将大量海外贸易机会赋予有官方背景的中间商人,并给予他们极大地贸易参与权和相关贸易许可权。据此可推知,明初“海禁”政策
A.以抵御倭寇走私为主要目的 B.易导致官商集团势力膨胀
C.使朝贡贸易体制走向了瓦解 D.使中央集权秩序遭到冲击
26.明代初期,皇帝常在内阁,后来有些皇帝不常到内阁,由内阁条旨、票拟送进去批,甚至有几个皇帝长久不管事,不再到内阁。于是皇帝和内阁的接触中,就多出一重宦官上下其手的机会。这样,宦官就慢慢地掌了权。这一变化
A.加剧了明朝的政治黑暗 B.使决策机制发生根本改变
C.改变了内阁的机构性质 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27.顺治十三年(1656年),《辽东授官例》引入内地,“有殷室人户能开(垦)至二千亩以上者,照辽阳招民事例量为录用”;康熙十三年(1674年)又规定“凡贡监生员、民人垦地三十顷以上至百顷以上者…授予知县、县丞、守备、把总等官”。据此可推知,清代初年
A.官员人数剧增 B.政府进行垦荒 C.辽东开始开发 D.人地矛盾尖锐
28.1723年2月,雍正帝规定:“在京满汉大臣,外省督、抚、提镇,仍令折奏外…今著各科道,每日一人上密折,轮流具奏,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时务,皆许据实敷陈。”这一规定
A.杜绝了大臣专权 B.扩大了地方官员职权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完善了官僚政治体制
29.宋明理学家都把孔子的言论奉为神圣的教条,李贽则认为孔子的言论并不是“万世之至论”。他认为,圣人并不是天生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 由此可见,李贽
A.承认人的私欲 B.否定伦理纲常
C.主张人人平等 D.蔑视传统权威
30.明清时期,福建武夷山所产茶叶,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向北一路横穿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经过新疆库伦中转到达沙俄通商口岸恰克图。由此可知,明清时期
A.丝绸之路逐渐恢复 B.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C.南北经济联系加强 D.中国主导世界贸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表4 战国时期两种思想流派的部分观点
观点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 犹有不慈者乎 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 故不孝不慈亡有 观点二: 孝应以己推人,按血缘关系之远近,由近及远, “爱有差等”
材料二
关于“孝”,韩非子则在君臣领导关系上立说,强调服从的绝对性。他在《韩非子·忠孝》中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肯定了臣、子、妻分别对君、父、夫的从属关系,并把三者的顺逆看成是天下治乱的“常道”。这就有了“三纲”的基本内容。这个顺从关系暗含着双方关系的“去亲情化”和“法制化”,要求在听令、执政方面无私情,必须依法办理,进一步强化了帝王专制主义思想。
—摘编自董金社《先秦法家》
(1)指出材料一中两则观点各自所属的思想流派,并简要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关于“孝”的观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1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729年)雍正帝曰:“如三代以上有苗、荆楚、俨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 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 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大义迷觉录》
(1755年)乾隆帝曰:“汉时西陲塞地极广,乌鲁木齐及回子诸部落皆曾屯戍,有为内属者,唐初都护开府,扩地及西北边。今遗址久湮,着传谕鄂容安,此次进兵,凡准噶尔所属之地,回子部落内,伊所知有与汉唐史传相合,可援据者,并汉唐所未至处,一一询之土人,细为记载,遇使奏闻,以资采辑。”
—摘编自《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在“天下”体系中,中央对边疆一直延续着一种忧患意识,这一意识无形中建构了中央与边疆的“区隔”。伴随着清代天下观的转变,这种“区隔”逐渐转演变为一种融合,边疆在空间划分上呈现出从界限模糊到边界清晰的特征。清代前期将天朝与疆域联系在一起,“既不无理强取他国之寸土,亦决不无故轻让我寸土于人”“天朝尺土俱为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为疆,各有专属”。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最终奠定了中国的疆域,与历代王朝相比,形成了对疆域的“最有效控制”,将“边疆区域整合到中国领土范围之内”。
—摘编自吴曼《从“天下”到国家:清代的边界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雍正帝与乾隆帝处理边疆与王朝疆域关系的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代前中期实现“对疆域的‘最有效控制’”的举措,并分析这些举措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