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看,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
史。能够代表五千年文明史的考古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姜寨聚落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良渚文化遗址
2.有学者认为,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
…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由此可知,
该学者意在说明周朝“礼崩乐坏”
A.导致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客观上促进社会转型
C.利于建立封建专制体制
D.直接推动了国家统一
3.图1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人口密度图。该时期
额超
图1
历史·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8
A.户口分布南多北少
B.南方开发初见成效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长途大额贸易发展
4.北宋仁宗令欧阳修等重修唐史,历时17年乃成《新唐书》225卷。新设《藩镇》《
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并将《忠义》调至类传第一。据此可知《新唐书》
编纂原则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的价值导向
B.重新整合四民社会秩序
C.体现君主强干弱枝的治国理念
D.关注提升历史人物价值
5.清人关初,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
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
辖深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清朝的法律建设
A.推动乡约与法律合流
B.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C.标志中华法系的完备
D.继承德治与法治并重传统
6.图2所示为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254
◆田赋口关税
厘金
15A
)
0-8
10
185118531855185718591861186318651867186918711873年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
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
称为“厘金”。
图2
据此可知,19世纪60~70年代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国开始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封建小农经济瓦解
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政府财政收人
7.从19世纪60、70年代到1894年,中国大约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其中洋
务派军事企业19个;洋务派民用企业27个;私人资本企业170个。在经济结构中,
新经济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A,得益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引发了东西方文化论争
C,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确立农商皆本成为共识
历史·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8 口■口口 口■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5
6
8
答案
D
B
B
0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0
A

D
C
【解析】
1.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前,处于原始人群阶段:姜寨遗址距今7000年到5000年前,代表尚
未产生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二里头距今3800年到3500年,代表夏朝中晚期文
明;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出土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神庙和城墙,
产生私有制,阶级分化明显,出现权贵阶层,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故D正确。
2.据题干“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由‘封建’转向‘郡县’,确
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周朝“礼崩乐坏”客观上
促进社会转型,故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
3.地图中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
经济不断开发,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相吻合,故C正确。宋代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排除A。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开发初见成效,排除B。明朝长途大额贸易发展,排除D。
4,题干关键信息“新设《藩镇》《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并将《忠义》调至类传第
一”,联系所学北宋理学兴起,可知《新唐书》的编纂原则是强化儒家伦理道德及价值导
向,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
5.由题干信息“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可知清朝法律建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正确。材料没有
体现“乡约”,排除A。《唐律疏议》标志中华法系的完备,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德治”,
排除D。
6.据题干“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可知,19世纪60-70年
代,厘金和关税收入超越田赋,成为清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来源。结合所学得出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同时中国原材料出口增加,
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口■口口口口■
关税增加: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和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也推动了国内
商品经济的发展,厘金增加,故D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排除A。鸦片
战争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B。封建小农经济瓦解不符合史实,排除C。
7.据题干信息可知新经济因素是民族工业。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壮大了工人阶
级队伍:为民主革命提供了基础:进一步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气息,
故C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排除A。引发了东西方文化论争,
不符合史实,排除B。“共识”说法错误,排除D。
8.题干信息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落实中共在洛川会议的决定,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故A正确。武汉、广州失守,推动抗战进
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B。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排除C。1942年,中国远征
军滇缅抗战,排除D。
9.粮食的统购统销加速了计划经济的形成,把农业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切断了资本主
义工商业生产与农村市场的联系,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正确。1953
年,国民经济己经恢复,排除A。与提供劳动力资源无关,排除C。不能体现国民经济结
构的变化,排除D。
10.此题考查基本史实的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C正确。1984年,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八二宪法颁布标志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排除B。1987
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排除D。
11.图示为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查士丁尼
命人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故A正确。B为亚历山大帝
国。C为阿拉伯帝国。D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2.据题干“为国王提供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的依据”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英格兰的
土地清查强化了王权,故D正确。这一制度不利于庄园制度发展,排除A。与教会特权
无关,排除B。15世纪圈地运动兴起,排除C。
13,汉萨同盟衰落的原因,需要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15世纪,同盟势力和重要性开始下
降,结合所学知识,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贸易路线的开辟(如大西洋航线)对汉萨同盟
贸易垄断地位的冲击,故A正确。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B。“普及”说法
错误,排除C。11世纪,欧洲自治城市就兴起发展了,排除D。
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云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双向细目表
历 史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内容 难度
1 选择题 3 中华文明的起源:代表五千年文明史的考古遗址 中
2 选择题 3 中国古代政治:“礼崩乐坏”对周朝的直接影响 中
3 选择题 3 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人口密度图 难
4 选择题 3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新唐书》的编纂原则 中
5 选择题 3 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清朝的法律建设 易
6 选择题 3 中国近代经济:清朝咸丰同治财政收入 中
7 选择题 3 中国近代经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难
8 选择题 3 中国近代政治: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 中
9 选择题 3 中国现代经济:粮食的统购统销 中
10 选择题 3 中国现代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 易
11 选择题 3 世界古代文化:东罗马帝国 难
12 选择题 3 中世纪政治:英格兰的土地管理制度 中
13 选择题 3 世界近代经济:汉萨同盟衰落的主要原因 中
14 选择题 3 世界近代经济社会:英国文学旅游的兴起根源 中
15 选择题 3 世界现代政治:二战前英国外交政策 中
16 选择题 3 世界现代科技文化:大科学研究模式 中
17 材料题 14 明清北京“国际贸易”的特点和作用 中
18 材料题 14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英国文官考试制建立的背景 中
19 材料题 12 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中
20 材料题 12 毛泽东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
达成 目标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5% 70%±5 70±5
命题 思想 1.考查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重要概念,兼顾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 2.体现新课标、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 3.体现3+1新高考的思路和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