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水平测试
历史试卷
题号
二
总分
分数
数
一、选择题(共20分)
1.1924年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新
三民主义的核心精髓是(
A.推翻封建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打倒军阁,推翻帝国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
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
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
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朱德
B.叶挺C.贺龙
D.刘伯承
4.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
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毛泽东同志
当时所说的这个“家”是指(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陕甘宁边区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D.中原解放区
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角星和“八一”二字为图案。其中,五角星象征党对
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金田起义
6。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
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从歌词内容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
一历史时期?()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一1937)B.抗日战争时期(1937一1945)
C.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一1927)
D.解放战争时期(1946一1949)
7.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
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
走时,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这感人的故事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8.此地曾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地应是
A.遵义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9.“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系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
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0.“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的概括了1935年
中国严峻的社会形势。为此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了()
.A.“华北自治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
11.近代以来,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
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12.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评论淞沪会战“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
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影
响是(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B.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此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3.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一系列战役,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谢晋元—武汉会战
B.李宗仁一一台儿庄战役
C.赵登禹一一第三次长沙会战5,:D.张自忠一淞沪会战
14.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击毙日
军3000余人。万家怜战役属于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5.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
项是(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C.百团大战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家地位得到提高
16.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A.秋收起义
B,血战卢沟桥
C,忻口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7.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
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据此推断我军采
取的行动是()
A,指挥台儿庄战役提高中国威望
B,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C.积极进行根据地建设
D,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太原会战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202
4
-202
5
学年
上
学期
八
年级
第二次
水平测试
历史
答题卡
) (
) (
) (
) (
) (
) (
学校
姓名
考场
座号
)
(
座号xxx
考场xxx
姓名xxx
贴 条 形 码 区
考号xxxxxxxxxxxxxxxx
) (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先将条形码粘贴在
‘
贴条形码区
’
,并将本人学校、姓名、考生号、考场和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图时,可用2B铅笔,笔迹要清晰;选择题填涂时,必须用2B铅笔按
图示规范填涂。
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作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此栏考生禁填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并用2B铅笔填涂左面的缺考标记。
缺考
标记
) (
考生号
)
(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
1
2
3
4
5
) (
6
7
8
9
10
) (
)
(
16
17
18
19
20
) (
11
12
13
14
15
)
(
二、
非选择题(共30分)
)
(
21、(1)(
2
分)
(2)(
6
分)
A.
B.
C.
A.
B.
C.
)
(
)
(
22、(1)(
2
分)
(2)(
2
分)
(3)(
2
分)
) (
) (
) (
) (
)
(
) (
小短文
(
6分
)
(4)1分
) (
24、(1)(
3
分)
(2)(
1
分)
(3)(
2
分)
) (
23、(1)(
2
分)
(2)(
2
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历史试题答题卷 第1页 (共2页)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历史试题答题卷 第2页 (共2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