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初三适应性考试模拟试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
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好。
2.本卷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
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综合题时,把所选题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并作答。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谙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34分)
1.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文明发展 D.古代埃及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2.发现于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因其同时刻有埃及象形文字和早期希腊文字而闻名,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也因其希腊式建筑风格而与众不同。以下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是二者出现的共同原因 B.体现了古代文明的交流
C.埃及文明一定程度上孕有了古希腊文明 D.都是进行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3.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结清娱乐日为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为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支出,这一现象( )
A.沉重打击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B.引发斯巴达克起义
C.逐步导致罗马帝国走向灭亡 D.体现罗马关注民生
4.罗马大竞技场的柱式来自希腊,圆形拱门来自两河流域;罗马法的抵押制度来自希腊,消费借贷制度来自西西里,有些契约制度来自埃及。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A.推动了文化的统一 B.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C.改变文化中心分布 D.磨灭了落后的文化
5.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佛教诞生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C.阿拉伯半岛统一国家的建立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创立
D.三大宗教都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6.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将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
A.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B.①拜占庭帝国 ②波斯帝国 ③英格兰
C.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荷兰
D.①阿拉伯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俄罗斯帝国
7.下表是对古代日本发展历史的归纳,其中的空白表格处对应的事件是( )
时间 事件 影响
5世纪 大和政权兴起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646年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晚期 设幕府于镰仓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A.派遣遣唐使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 D.武士集团兴起
8.“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的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帝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开创民主政治先河 B.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C.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D.沟通了东西方的文化
9.阿拉伯文化继承了古代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文化,同时又通过它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为近代文明的兴起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材料主要反映阿拉伯文化( )
A.有着悠久的历史B.是西方文明的源泉C.承上启下的特点 D.是东西方文化桥梁
10.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引发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欧封建制度的最终形成 B.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D.西欧自治城市和大学兴起
11.小明同学参加历史手抄报比赛,手抄报内容包括“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富裕农民”“市民阶层”,该手抄报比赛的主题应为( )
A.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B.庄园经济的衰落
C.雇佣关系的出现 D.垦殖运动的兴起
12.课程标准是历史学习的指针,下面是从历史课程标准中摘取的相关条目,请给其加上恰当的标题( )
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C.西欧资本上义的兴起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3.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14.下图是题为“机器时代的享受”的图片。图中描绘了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的场景。它反映出,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
A.网络技术的发展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教育制度的问题 D.新材料技术的应用问题
15.伴随着英国成长的历史,我们看到:17世纪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令它引领潮流;18世纪经济的突飞猛进让它独占鳌头……材料中17世纪“引领潮流”和18世纪“独占鳌头”指的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和成为世界工厂 B.确立君主立宪制和成为殖民帝国
C.确立民主共和制和为世界工厂 D.确立民主共和制和成为殖民帝国
16.同学们在探寻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轨迹时,发现17~18世纪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都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的压迫 B.新兴资产阶级想要掌握议会决策权
C.资产阶级在经济领域获得巨额财富 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7.下图所示数据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
A.促成了钢铁工业的产生 B.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
C.密切了生产与市场联系 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二、非选择题(36分)
18.近代大国崛起,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新兴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独立宣言》
材料三 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
材料四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五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指什么。(2分)
(2)材料二宣布摆脱哪一国的殖民统治 这一历史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 (4分)
(3)材料三中的“战争”是哪一重大事件 “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4)材料四、五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它们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共同之处 (2分)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它们的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 (2分)
19.科技改变世界面貌。某班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组开展专题研究,并依据各自研究角度搜集了如下素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组别 素材 研究角度
第一组 欧洲14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口分布表(%) 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870年51.726.921.41913年41.432.326.3
——摘编自斯蒂芬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劳动力结构
第二组 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全部人口比重的3%,整个世界被农村包围着,1900年这一比重达到了13.6%,1920年上升到19.9%。在此过程中,既出现了伦敦、巴黎等综合性大都会,也有曼彻斯特、旧金山等工业化城市。——摘编自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城市化
第三组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阶级关系
第四组 1874年,英国卫生官员在视察过程中,发现约3000吨散发臭气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另据记载,1873—1892年,在严重雾天后,因支气管炎导致的死亡率比平时高出很多。——摘编自布雷恩《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环境史》 环境问题
(1)在第二、三、四组中任选一组,通过分析其共同作用,或概括其共同主题,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合理,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2)除上述各小组的研究角度之外,再为他们提供两个研究报告。(12分)
研究报告示例
研究角度:劳动力结构
研究思路:从组内搜集素材看,自1870年至1913年,欧洲14国的工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结合相关知识并深入分析可发现,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出现了电力、汽车等新兴工业,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研究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力结构变化,推动其成为工业化强国。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初三适应性考试模拟试卷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C A B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C A B A D D
18.(1)法国封建制度(2分)
(2)英国;标志着美国的诞生(4分)
(3)美国南北战争;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6分)
(4) 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分)
(5)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国家的发展;民族独立和统一是国家崛起的前提(2分)
19.(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工业革命污染带来影响。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即可回答(8分)
(2)研究角度:城市化、人口增长、大众教育。(12分)
研究角度:劳动力结构
研究思路:从组内搜集素材看,自1870年至1913年,欧洲14国的工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结合相关知识并深入分析可发现,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出现了电力、汽车等新兴工业,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研究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力结构变化,推动其成为工业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