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海淀区高一年级练习
历史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60 分)
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B 2.C 3.C 4.D 5.B
6.A 7.D 8.C 9.B 10.D
11.D 12.A 13.A 14.B 15.A
16.C 17.C 18.A 19.D 20.B
21.D 22.C 23.B 24.C 25.D
26.A 27.A 28.B 29.D 30.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本部分共 2 小题,共 40 分。
31.(20 分)
(1)机构名称:西域都护府。(2 分)
意义:将西域纳入中央管理之下;维护西域地区社会安定;推动西域地区经济
发展;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推动中原地区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4
分,每点 1 分)
(2)不同:唐代设立都督府、都护府和羁縻州府对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羁縻州府的
户籍赋税不上交中央;(2 分)元代在岭北等地设立行省;边疆地方的赋
税、户籍需要上交中央。(2 分)
(学生如笼统回答元代对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可得 1 分)
(3)①文献史料;②实物史料。(2分)体现出天下一家的民族观。(2分)
(4)示例:主题 1:①③,民族平等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主题 2:②⑥,保护民族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主题 3:④⑤⑦,发展民族经济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2 分,每个主题 1 分)
民族平等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49 年《共同纲
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民族一律平等。(1 分)
1951 年政务院指示纠正历史遗留的民族不平等的称呼,在实际生活中贯彻民族
平等政策。(1 分)两者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分)
历史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1页(共2页)
32.(20 分)
(1)创办报刊、杂志社,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建立研究学会;推动发展
工人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 分,每点 1 分)
(2)变化:从“城市中心论”转变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的道路。(2 分)
评价: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点燃了工农武装
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4分)
(3)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问题;将中国实践经验理论化,形成中
国的马克思主义新内涵。(4 分,每点 2 分)
(4)示例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
推广,通过改善农村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增加了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
入,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6分)
示例 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6 分)
历史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