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B.教训清朝使其顺应列强的要求
C.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利益 D.英国想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2.右面是某班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据此判断,该剧本比较合适的名称是
A.太平风云空想幻灭
B.扶清灭洋昙花一现
C.变法改良救亡图存
D.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3. 1883—1885年,爆发了中法战争,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刘铭传率领台湾军民 打退法军。此后,清政府为强化对台湾的治理,采取的措施是
A.开埠通商 B.设置行省 C.减轻赋税 D.编练新军
4. 2024年是民族英雄邓世昌逝世130周年纪念,以下悼词最为适合的是
A.七旬老将,启用抗法,克镇南,复谅山,摧强敌,扬国光
B.晓畅兵事,谋勇兼优,孤城守平壤,壮志彰华夏
C.阖船俱没,义不独生;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殊功奇烈
D.联军之占津、海也,长驱而入,唯将军阻之
5.大众传媒自诞生以来,记录时代的变化,引领舆论导向,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下列媒体刊物中,反映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6.习总书记曾这样寄语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919年就是这样的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指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7.长征途中的一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指的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8.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9. 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 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 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10.以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下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地区分布不平衡B.发展艰难曲折 C.工业结构不合理D.占据主导地位
11.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军事战略错误 B.社会制度的腐败C.经济技术的落后D.思想观念的保守
12.央视电影频道旗下的电影网,网址为www.。这一网址的灵感来源于
A.《定军山》的拍摄 B.《毕业歌》的创作
C.《歌女红牡丹》的摄制 D.《白毛女》的演出
二、非选择题(36分)
13.材料解析(11分)
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阅读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通过行医实践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6月,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同年11月,孙中山 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宣统退位诏书 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今天,缅怀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历史功勋,缅怀孙中山先 生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我们心中充满着深深的崇敬之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分析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变化情况及其发生这种变化原因(5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并分析孙中山先生“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6分)
14.材料解析(二分)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它地处中部枢要,交通便利,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近代的武汉,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中,谱写了不朽的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近代 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 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建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1938年10月,为避免损失,陷入三面包围之中的中国军队有序撤 出武汉。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在湖北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并分析洋务运动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武汉会战的历史影响。(3分)
15.材料解析(8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 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 “兹局(福州 船政局)之设,所重在学造西洋机器以成轮船。”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一切的黑暗。”
(1)分析图一中人物被人们尊为民族英雄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回答图二、图三、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6分)
16.论述题(10分)
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
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自拟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1-12 CABCD DBACB BA
13.
14.
15.
16.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