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宋宁宗庆元年间,以台谏官出任的同知贡举开始负责监督其他考官,即以一名台谏官充任知
贡举或同知贡举,监督纠察其他考官。庆元四年(1198年),宋宁宗命台谏官监督其他考官,
防止其受贿私取。这些举措旨在
A促进台谏制度的合一
B.保障人才选拔的公平
C打击门阀士族的势力
D.完善科举取士的流程
5.表1所示为部分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渐江蚕桑业的发晨状况。这反映出明清时期浙江
表1
余杭县
泰香农户缺乏养蚕资本,只能以将产出蚕丝预护借货,待产丝售卖完后,先要偿还本息
案德县
委农果用预借贵本的形式生产,蚕丝出售后便要偿还借货资本
海宁县
养蚕农民借债养蚕卖丝获银线数十两
A货币关系影响农业生产
B.生产方式发生质变
C.商业资本滲入农业领域
D.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6.自19世纪初叶开始,西洋政教随同西方传教士所办刊物一同进入中国。鸦片战争后,徐继金
在评价美国政制时说道:“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几于天下为公,爱瑕
(快速接近)乎三代之遗意”。这说明当时部分士大夫
A,以传统思想认知西洋政治
B.试图以西政挽救民族危机
C.学习西方已深人制度层面
D.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加深
7.表2为1887一1934年中国主要进口货物位次变化表。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中国
表2
年份
第一住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1887
骛片
棉布
棉纱
米
糖
1892
鸭片和棉布
棉纱
米
煤油
1902
棉布
格纱
鸭片
糖
煤油
1910
棉布
棉纱
鸦片
葉油
糖
1920
棉布
棉纱
煤油
林
钢和铁
1930
格布和棉花
糖
米
煤油
1933
米
棉花
煤油与小麦
织和线
1934
棉花
朝和铁
米
机器和工具
煤油
A鸦片走私得到遏制
B开埠通商扩大国内市场
C,工业基础较为薄弱
D.社会动荡酿成粮食危机
【意=历中第
8新文化运动之初,新旧双方围绕者“国性说”展开激烈争论。一方认为,作为“国性之灵魂与特
质”的孔子之道具有永恒性;另一方则认为,国性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不惭变化的,旧时
代的国性要接受新时代的改造,对于曾经被奉为神圣信条的孔子之道来说也是如此,新旧文
化代表的争论在当时
A,促进了思想界对儒学的扬弃
B,纠正了新文化运动的薇进之处
C彻底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D.直接导致尊孔复古逆流的破产
9.1930年,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凡曾任军职人员,无论军官军佐,也无论是否从军事学校毕业,
得以其军职官等“比黑文官简、荐、委认定资格”。这一法令将军队中的官等与政府中的官等
划了等号,免除了考试和训练两个重要环节,为军官发放了进人文官系统通行证,这反映出
A军阀割据影响文官考试
B.政府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文官系统呈弱化的趋势
D.民族矛盾促进内政调整
10.“一种观念、信仰的体系要被人类大众接受,它必须表达人类更崇高的情感”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承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追求,勾画了全体人民共同的
美好政治愿景蓝图,增强了多元化阶层共同责任感和中华民族归属感。可见,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提出
A.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B.凝练意识形态来引领政治认同
C,维护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
D.确保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11,公元前?31年,亚述国王远征巴比伦尼亚,但巴比伦城久攻不克,于是他遣使与巴比伦人谈
判,并向他们承诺:进城后免除他们的赋役。公元前720年,亚述国王在修建女神庙相关铭
文中写道:“愿他对享受免税特权、被诸神免除赋役的民众实施统治!”这表明当时的亚述
帝国
A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B.统治手段较为多元
C神权干预政治运行
D,专制王权受到限制
12.德意志的僧侣兰伯特(约1025一约1088)在年鉴中记录了1073年贵族反叛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亨利四世的情况,并首次对国王和暴君作了区分。他写道,暴君以武力和残酷的手段强
迫那些不情愿的臣下服从,国王依照法律和古代的风俗统治他的臣下,这反映出当时
A罗马法得到了复兴
B王权与教权间冲突激烈
C民族国家逐渐兴起
D.日耳曼习惯法传统浓厚
13.1907年《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即海牙第一公约,对战争作为权利的“绝对性”作出限制。
1928年签署的非战公约则在法律上禁止了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从而宣布
【高三历史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