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年下学期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观察下图某朝行政图,推测最有可能的朝代应是
A.汉 B.唐 C.宋 D.元
2.如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联合侵略中国
C.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三国干涉还辽的负面影响
3.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人口(人)
雍正十二年(1734年) 27355462
乾隆十八年(1753年) 102750000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208095796
A.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 B.赋税政策的调整和新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C.康乾盛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自然经济走向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4.《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反映的现象说
A.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自重以抗中央
B.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C.北宋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D.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
5.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的含义是
A.西方思想文化 B.外商企业
C.西方近代科技 D.西方政治制度
6.《魏书高祖纪》记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上述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
A.尊儒崇经 B.采用汉族姓氏
C.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7.从1987年开始,我国将出口商品计划从1000多种减少到100多种,其中指令性计划只占30%左右;并开始尝试运用税收、价格、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健全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商标等管理手段,来调节对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我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 B.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表明我国外贸机制发生根本改变 D.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8.《猫和老鼠》是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39年制作的一部动画片,该片一经上映便立刻风靡全球。受此启发,198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猫鼠动画《黑猫警长》,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由此可知中国的影视创作(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B.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
C.服务于对外开放政策 D.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9.下图为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该方尊( )
A.体现了商朝精湛的青铜工艺 B.反映了西周时期礼制的发展
C.说明铁器开始应用于日常生活 D.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10.咸丰以前,整个国家的税收款项由户部统一调拨安排。1853年,为解决地方军饷的厘金制度创设,但“厘金并不完全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地方当局扣留了厘金收入的大部分,上交北京的只占百分之二十”。税收领域的这一变化( )
A.加速了中央权威的衰落 B.导致了政府收入的锐减
C.造成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D.反映了忠君观念的崩溃
11.宋仁宗庆历八年下诏:“闻士庶仿效契丹衣装,裹番样头巾,着青绿及乘骑番鞍辔,妇人多以铜绿兔褐之类为衣。宜令开封府限一月内止绝;如违,并行重断。仍仰御史台、閤门弹纠以闻”。这反映了( )
A.政权关系影响民族交融 B.生活方式改变服饰选择
C.正统思想决定习俗观念 D.统治政策维护社会发展
12.从先秦的“雅言”、秦汉的“通语”到隋唐的“汉音”,通行语都是以现今河南洛阳、陕西关中地区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从隋朝开始,江南的“吴音”(苏州白话)也成为一种通行语。这表明(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政治中心决定官方语言
C.南方的影响力上升 D.文化交融促进国家统一
13.下图为宋太祖至宋哲宗时期御史中丞出身情况统计图,这反映了当时( )
A.进士出身深受推崇 B.中央权力分配渐趋合理
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D.监察官员素质得到重视
14.有学者指出:“在《商君书》《韩非子》中,‘尊君权’是一个基础性理论观点,但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无论是君主还是法家,都不大可能追求‘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的专制政体。”该学者意在强调,战国时期( )
A.君主尚未高度集权 B.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C.国家认同观念形成 D.法家思想兼采了百家之长
15.如表为中原地区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铜器与玉石器统计。这表明( )
期段 铜礼器 其他铜器 玉石器
一期 无 刀 绿松石牌
二期 无 铜铃 龙形器、柄形器
三期 铜爵 铜铃、兽面牌饰 璋、钺、圭
四期 爵、盉、鼎等 戈、钺、斧、圆牌等 戈、刀、壁、钺、圭、石磐等
A.民营手工业规模扩大化 B.青铜冶炼占据主导地位
C.早期政治文明有所发展 D.早期礼乐制度渐趋成熟
16.考古学者在位于今内蒙古的兴隆洼遗址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粟的炭化颗粒,这些颗粒的形态特征和尺寸大小明显有别于野生的同类植物种子。这可用于说明( )
A.南稻北粟生产格局的形成 B.北方地区原始农业的出现
C.高原牧区农牧分工的格局 D.定居生活对种植业的意义
二、材料题
17.城市是一个众多因素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城市职能发生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时,王玄谟论及彭城形势时说:“南界大淮,左右清、汴,城隍峻整,襟卫周固。自淮以西襄阳以北,经途三千,达于齐岱,六州之人,三十万户,常得安全,实由此镇”。
——摘编自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材料二 现在我们在城里见到的大街小巷的名称,有些在宋代就有了,都是以不同的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如杭州的西湖与主要市区之间有一个吴山,吴山境内有几十个庙叫鲁班庙……每个庙的名字都意味着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地区也因此而闻名。
——摘编自吕振羽《中国历史讲稿》
材料三 清末民初的扬州,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批重要的现代脑力劳动者,形成了专门的职业阶层,这是扬州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象征,包括教师、律师、医生、编辑、记者、作家等职业人员已有一定数量。当然,黄包车夫、挑水工、轿夫、船夫、女佣等在当时的职业中也占一定比例。
——摘编自朱煜《扬州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城市所起的主要作用。
(2)材料二中“‘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街道和寺庙”的大量出现体现了怎样的经济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特征在宋代出现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比较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指出扬州人口构成比例的变化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末民初修身教科书
材料一 随时约束以和平之规矩,不令过苦;并指示古人之嘉言懿行,动其欣慕效法之念,养成儿童德性,使之不流于匪僻,不习于放纵。尤须趁幼年时教以平情公道,不可但存私吝,以求合于爱众爱仁、恕以及物之旨。此时具有爱同类之知识,将来成人后即为爱国家之根基。尤当以俗语解说,启发儿童之良心,就其浅近易能之事使之实践。为教员者尤当以身作则,示以模范,使儿童变化气质于不自觉。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
材料二 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
注重表彰中华固有之国粹特色,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
注重国体政体及一切法政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
注重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主义,以巩固统一民国之基础。
注重博爱主义,推及待外人爱生物等事,以扩充国民之德量。
注重体育及军事上之知识,以发挥尚武之精神。
注重国民生活上之知识技能,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
——1912年4月《教育杂志》(《附录:编辑共和国小学教科书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修身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修身教育相对清末的不同。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1948年,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韩振峰《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时期的矛盾变化,自拟具体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24年下学期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C C B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D A C B
17.(1)作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地方安定;维护封建统治。
(2)特征: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有利条件:农业的发展;政府的经济政策相对宽松;货币的发展(交子的出现)等。
(3)变化:由侧重政治职能转向经济职能,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趋势: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18.(1)原则:涵养儿童德性,规范其行为习惯;潜移默化,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心智要求;教授基本的常识,具备初步的群体观念及国家观念。(言之成理即可)
(2)不同:道德方面,培养个人独立意识,强化自立观念,个人从家族依赖中解放出来;国家方面,有意识培养政治权利等观念;身体方面,实现其强国强体的目标,强调秩序及竞争观念。(言之成理即可)
19.示例1:论题:正确判断社会矛盾,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前提。
论证: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基于对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的正确判断,中国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