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7.伟大的历史转折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7.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上形成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
A.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3.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巨变……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材料主要表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背景 B.过程 C.特点 D.意义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时间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5.哪一年颁布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时期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
A.1980 B.1981 C.1982 D.1983
6.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拨乱反正工作圆满完成 B.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C.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进行
8.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C.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城市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9.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③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中共十五大一一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0.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填空题
11.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
(1)“ ”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2.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 、 、 、 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 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我国 历史新时期。
14.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 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15.三、拨乱反正
表现:“ ”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 ,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三、综合题
16.回顾党史,坚定信念。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收集到以下三个板块的资料:
(1)【会议篇】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生死攸关 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工作正心从农村到城市
会议名称
(2)【道路篇】结合材料写出中共开辟的两条道路名称及其开始形成的标志。
(3)【伟业篇】从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17.书籍再现历史,《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是国内首部记叙邓小平最后二十年辉煌岁月的纪实作品。请结合下面该书中所节选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历史需要回眸。同样,回眸历史需要距离。一个人、一本书、一篇文章,要经历史的检验考查才看得出其真正价值。1998年北京某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畅销书《影响中国人一个世纪的最重要的文章》,被列入开篇之作的便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此文的发表掀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崭新篇章,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 。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普通百姓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于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召开。由于中央工作会议作了充分的准备,三中全会会期虽短,
但是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和墨守成规向改革开放的转变。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1)材料一中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发表于哪场思想解放运动中?这场解放运动冲破了哪种思想的束缚,掀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内容说一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怎样的转变。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这一会议的召开宣告了哪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四、材料题
18.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图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1)图一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于何时?
(2)图二中的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作出了什么决策?
(3)图一和图二有怎样的关系?
《7.伟大的历史转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C B B C A D
1.B
【详解】依据材料中时间1998年,纪念20周年可知是1978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提出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次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B项正确;毛泽东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排除A项;江泽民是党第三代领导的核心,排除C项;习近平是党的第五代领导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可知,1978年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个人的崇拜,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项正确;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与提高了中国的威望无关,排除A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依据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摆脱了……,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由此分析可知,材料表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产生的影响,意义。D正确;ABC不符合题题干的意思,排除;故选D。
4.C
【详解】根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可以判断出来,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A项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应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情况,材料明确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B项排除;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D项排除;故选C项。
5.C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经过“文化大革命后”,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现行宪法,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6.B
【详解】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B项正确,排除A项;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外交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可知,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B项正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排除A项;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的指导后的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文化革命”结束以后反对个人崇拜、纠正“左”的错误而开展的一次全国性思想解放的讨论,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据题干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1979年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此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兴奋心情”,C项正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排除A项;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是在1970年,排除B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城市国企改革全面展开,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不是解放战争;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D
【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邓小平认为“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而与之相反的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此,从邓小平的这段话可以看出,邓小平是在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些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指引下开展的,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11.(1)两个凡是
(2)真理标准
【解析】(1)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普遍不满。
(2)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 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以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邓小平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内容:①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故答案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 改革开放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和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故答案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改革开放。
14.刘少奇
【详解】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刘少奇的名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15. 文化大革命 平反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16.(1)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也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等。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开天辟地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党成立的标志就是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指的是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工作正心从农村到城市的会议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此次会议召开于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我党面临工作重心的转移。
(2)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共开辟的两条道路指的是革命年代和建设年代的两条道路,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形成标志是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的建设道路与材料中的报纸上所刊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在此次会议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此次会议确立了以其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通过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年代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等道理。
点睛:解题时围绕材料文字和图片,分析党的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会议、革命和建设道路开创的史实,分析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7.(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左”倾思想的束缚;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1978年12月,北京;转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治。
(3)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宣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到来。
【详解】(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为了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解放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根据材料二 “但是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和墨守成规向改革开放的转变。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的信息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转变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宣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到来。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进行了拨乱反正,纠正了左倾错误,需要学生扎实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来解答问题。
18.(1)时间:1978年。
(2)指导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关系:图一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图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详解】(1)时间:根据材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指导方针:根据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决策: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关系:根据图示图一是思想解放运动,图二是会议,图一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图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7.伟大的历史转折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