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三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1—20 ABCAD CDCDC BCACB BCBAD
(1)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2分)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2分)
影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点一分,满分2分)
影响:美英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一点即可,2分)
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答正义战争得一分)(2分)
22.(1)俄国十月革命(2分)
(2)答案一 事件: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观点: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论述:略
答案二 事件:《共产党宣言》发表、俄国十月革命。
观点: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现实。 论述:略
答案三 事件: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观点:适时地经济调整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论述:略
答案四 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观点: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论述:略 (6分)
……
23.(1)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2分)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只写华约的成立也正确)。(2分)
(3)中国崛起给美国带来重大挑战(或中国威胁论);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4分)
(4)经济全球化;现代科技的进步(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分)
24.(1)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2分)
(2)《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2分)
(3)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履行宪法赋予的总统职权,维护宪法的地位和权威。(4分)
(4)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一点一分,满分2分)
(5)建立健全国际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各国严格遵守国际法(一点一分,满分2分)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 历史
考生须知:
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政史合卷);2、试卷和答题卡都要写上班级、姓名;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上,否则不给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属于如图所示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2.研究“古代希腊、罗马历史”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神话 《月桂女神》 B.遗址 帕特农神庙 C.电影 《斯巴达克斯》 D.传说 罗马城起源
3.“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迅速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以色列和埃及。”材料强调了亚历山大东征( )
A.开启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 B.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C.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D.给东方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4.这是一场庄严而特殊的授予仪式,称为“臣服之礼”,受封者脱帽跪地,……整个仪式以授权典礼收尾。通过该“仪式”形成的关系是指( )
A.封君与封臣 B.庄园与农奴 C.工场主与雇工 D.城市与市民
5.小杜同学在学习某文明成果时,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处应补充的内容是( )
A.古印度文明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拜占庭帝国文化成就 D.阿拉伯文化成就
6.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专门的手工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并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对以上手工作坊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手工业者和商人形成雇佣关系 ②生产过程是分工合作
③手工作坊普遍使用了机器生产 ④商人控制产品的销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大卫》,塑造了一个舒展自如、昂然挺立、肌肉健实、巨人般的青年形象。他的画作《创世纪》共塑造了300多个英雄式的人物,其中有的表现了人的力量和善良。这些作品可用于研究( )
A.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B.西欧庄园的出现 C.欧洲大学的兴起 D.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8.新航路的开辟是资本主义对原料和资金的需求导致的一场地理大发现。其中发现美洲和第一次横渡太平洋的航海家是( )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谚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下列谚语和历史现象对应错误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7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关系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可获得市民身份
C.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D.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古代日本人重视教育和知识
10.学习历史,要学会抓住知识点。下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扩展”这一专题重要知识点的提炼有误的一项是( )
选项 国别 重点人物 意义或结果
A 英国 议会重新召开、克伦威尔、 “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B 法国 “启蒙运动”、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拿破仑、《民法典》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拿破仑大军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C 俄国 彼得一世、废除农奴制改革 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消除了封建残余
D 日本 “王政复古”政变、天皇、明治维新 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1.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 )
《资本论》的问世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国际歌》的创作 D.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2.“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个人的感彩;“史论”则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
A.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
C.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D.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13.巴黎和会上担任大会主席的克利孟梭坦白地说:只有五大强国先行解决了一切重大问题,然后才走进会场。这说明巴黎和会( )
A.帝国主义战胜国主宰国际事务 B.是华盛顿会议的继续
C.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得以实现 D.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亚洲的关系
14.人类一直在利用科技向“距离”挑战。下图人类挑战“距离”的示意图中,“乙”处所处时代是( )
A.手工工场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15.围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阶段特征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 )
A.太平天国运动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6.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该法的实施( )
A.整顿了金融体系 B.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调整了农业政策 D.解决了商品生产过剩问题
17.下面所示军事行动( )
A.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B.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8.某小组在历史课上汇报展示了如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汇报的主题为( )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近代科学与文化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9.图片中的历史:现在,很多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标志是( )
A. B. C. D.
20.下表所述内容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中国 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加强与各国的政治对话和平等合作,与西方等国建立不同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对发展中国家,中国也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合作
日本 冷战结束后,日本加紧谋求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大国地位,不断强化同美国的同盟关系,还力图构建美、日、欧三极的世界结构
美国 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它应该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1992年美国总统提出了美国主导世界新秩序的战略;“9·11”事件后,美国积极建立和维护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全球反恐合作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B.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
C.冷战后的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综合题。(21题10分,22题8分,23题10分,24题12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所示事件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该事件是什么?图B所示内容出自法国大革命期间哪一个文件?(2分)
材料二 1914—1918年的“大战”深植于帝国主义的土壤之中,发生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时代,战争双方以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为目标,因此该“大战”就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成为历史上的第一战。
——摘编自徐蓝《第一大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图C 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漫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图C中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的目的?分析这场战争所造成的影响。(4分)
材料三 斯大林在1941年7月发表演说时说:“我们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的自由、民主进行战争,将同欧洲、美洲各国人民结成统一战线”。1941年12月,美国倡议,由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一项共同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图D事件产生的影响。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4分)
图D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22.年表折射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开始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 新经济政策实施
1933年 罗斯福新政实行
材料 大事年表
(1)从表中找出标志着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事件。(2分)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23.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关系的主角,大国之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摘编自(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的是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大国崛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建立起的国际新秩序叫什么名称?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2分)
材料三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摘编自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3)材料三中所反映的美国国防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认为其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4分)
材料四 中国成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全球经济力量。……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既是全球“新局势”的重要组成,又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提速。……从金砖银行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从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推进贸易便利化,中国正不断增强与世界经济的“粘合力”。
——摘编自人民网《从全球经济新局势看中国经济新常态》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什么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4.法律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罗马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戒。“一切人都是自由的”,不自由的奴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的,赞成“释奴的善举”,取消被释自由人的等级差别,一律给予完全的自由和公民资格。
——摘编自孙义学《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其进步之处。(2分)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出自哪一法律文献?指出其确立的政体。(2分)
材料三

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并简析华盛顿理解的总统职责。(4分)
材料四 二战后,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法律法规。如《联合国宪章》在采取有效集体办法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范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与贸易秩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根据材料四,概括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发展特点。(2分)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中应如何发挥法律的作用?(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三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