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估
八年级历史调研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2024 年 6 月 3 日,各地纷纷举办活动,纪念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禁毒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185
周年,这件大事是指 ( )
A.虎门销烟 B.辛亥革命
C.金田起义 D.收复新疆
2.开启我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历史遗址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符号和记忆。下图所示历史遗址主要警醒
我们不要忘记的历史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英法联军侵华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侵略中国
4.绘制坐标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某同学绘制了右
图《太平天国运动坐标图》,其中③处应填( )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北伐西征
D.天京陷落
5.小明在整理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学习笔记时,看到某条约规定;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
式的反帝活动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该条约的影响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6.“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唯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
A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败日本侵略者 D.打倒列强除军阀
7.1905 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召内乱说》
等文章,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
A.维护君主立宪 B.倾向改良
C.主张革命 D.赞成君主专制
8.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
个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9.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
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的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
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0.“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开始
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1.朱汉国在《明确“十四年抗战”有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
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国性抗战。其中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中共七大
12.学习百年党史,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
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精神 ②红船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抗战精神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13.194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到 1948 年下半年,
解放区大约有 1 亿农民分到了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民纷纷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
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居领导地位 B.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保障
C、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腐败 D.土地改革使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1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一二-九运动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 百团大战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刘邓大家挺进大别山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辽沈战役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 A B. B C. C D. D
15.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鲁迅——《狂人日记》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茅盾——《愚公移山》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二、辨析改错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中法战争爆发后,老将关天培临危受命,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
转了整个战局。
改正:
【 】 (2)1936 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
改正:
【 】 (3)1948 年,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发起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改正:
【 】 (4)1897 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书局,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
构。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7.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入侵,中国人民选择向西方学习,探索救亡图存的
道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按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办洋务以恪守传统制度为前提,其宗旨是维护和巩
固清朝的专制统治。洋务所能办的,只是从西方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不彻底的经济改革。
因此,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化运动仅局限在器物层面。洋务派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实际上注定了必然
失败的命运。
——摘自左玉河《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顿挫》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
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
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材料一认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 “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指的是向西方学习的
哪次政治探索 拉开这次政治探索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呈现了怎样的特点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回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
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开始走上革命道
路,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
——摘编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6 月 5 日起,上海工人自发举行声
援学生的罢工,几日内,罢工工人达到六七万人。随后,北京、唐山、汉口、南京、长沙等地工人也相
继举行罢工,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
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
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造成“19 世纪末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简
析促进“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4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五四运动中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材料中这“伟大力量”所
起的作用是什么 (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2 分)
四、活动探究题 (共 12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
主要的法宝。”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武装斗争”的是 ;
属于“党的建设”的是 。 (填编号即可,4 分)
(2)材料一中的“开天辟地”和“生死攸关”分别指哪两次会议 (2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请任选其中一个“法宝”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
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6 分)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本大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5 AABCD 6-10 DCBDA 11-15 CDBCC
二、辨析改错 (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8 分)
16. (1) ×;改正:关天培应改为冯子材。
(2) ×;改正:抗日义勇军应改为东北抗日联军。
(3) ×;改正:淮海战役应改为辽沈战役。
(4) ×;改正:中华书局应改为商务印书馆。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20 分)
17. (1) 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朝的专制统治。原因:仅局限在器物层面的改革,没有触及根本制度。(4 分)
(2) 政治探索:戊戌变法。序幕事件:公车上书。(3 分)
(3) 特点: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逐步深入。(3 分)
18. (1) 历史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影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 分)
(2)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作用: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对北洋政府形成强大压力,迫
使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4 分)
(3) 历史使命: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 分)
四、活动探究题 (共 12 分)
19. (1) 武装斗争:②⑤;党的建设:①④。(4 分)
(2)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生死攸关:遵义会议。(2 分)
(3) 选择统一战线为例。阐释: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建立了不同的统一战线,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
战线。这些统一战线团结了各阶级、各阶层的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