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答案)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以“胡”命名的物种(见下图)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
A. 丝绸之路 B. 佛教的传播 C. 闭关锁国 D. 设立驿站
2. 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两位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文学作品是( )
A. 《水浒传》 B. 《长生殿》 C. 《西厢记》 D. 《红楼梦》
3.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为此,林则徐进行了( )
A. 辛亥革命 B. 金田起义 C. 虎门销烟 D. 戊戌变法
4.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道:“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护法运动
5.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6.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甲骨文 C. 《天方夜谭》 D. 金字塔
7. 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文艺复兴先驱是( )
A. 莎士比亚 B. 达·芬奇 C. 但丁 D. 牛顿
8. 在“新航路开辟”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同学收集到了以下史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 话剧《哥伦布》 B. 游戏《大航海时代》
C. 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D. 麦哲伦船队中船员的航海日记
9. 九年级6班同学在进行主题学习,关键信息有“路易十六”“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据此推测他们学习的内容是( )
A. 法国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拿破仑战争 D. 彼得一世改革
10. “这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它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材料中“伟大著作”指(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宅地法》 D. 《共产党宣言》
11. 近代科学文化进一步走向繁荣。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 梵高——《物种起源》 B. 巴尔扎克——《英雄交响曲》
C. 托尔斯泰——《复活》 D. 达尔文——《向日葵》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这一对峙局面开始于( )
A 欧共体成立 B. 杜鲁门主义出台 C. 欧盟成立 D. 北约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面临战争的危险,斯大林顶住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压力,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他也积极探索制度建设,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制度建设模式。但是这一时期的苏共制度建设也出现了问题,为以后的发展留下隐患。
——摘编自吴光明《苏联共产党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 1933年11月罗斯福总统成立了民用工程管理局。在1933至1939年间,各个救济工作管理机关总共约支出了180亿美元。罗斯福在推行其他措施的同时,把社会保障法作为达到总目标的重要步骤。社会保障制度对美国社会遏制经济危机、形成社会经济生活的良性循环,使美国的经济政治协调地、稳定地发展,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田金星《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法及其历史作用》
(1)材料一图A人物在公元前356年主持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__________(诸侯国)的国力大为增强;图B场景反映了__________(人物)采取文治移风易俗,推行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等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图C王安石在__________(人物)支持下进行变法;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_____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
(2)图D事件发生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制度建设留下了什么隐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普通人民生活状况。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美国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社会矛盾建立起哪一制度?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不同国家制度创设和创新的认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图A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俄国1861年《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总法令》等17个文件中。它宣布农民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和有权以自己的名字进行诉讼、立约等……从欧俄50个省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1861—1870年为每俄亩29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1890年为34普特。解放了的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可以经营手工业、商业等其他一切行业。 ——摘编自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材料三 图B 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日本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革命的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图A场景反映的史实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法令”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俄国发展的影响。
②图B场景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明治维新的学习对象,并分析明治维新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美洲扩展的表现。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认识。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要成就 发明者 发明国家
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英国
改良蒸汽机 瓦特 英国
蒸汽机车 斯蒂芬森 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王要成就 发明者 发明国家
白炽灯泡 爱迪生 美国
汽车 本茨 德国
飞机 莱特兄弟 美国
材料二
图A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凡尔赛体系是战胜的协约国大国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实力对比和各自的利益相互讨价还价的结果。它建立在战胜国相互妥协,对战败国掠夺,对弱小民族和国家奴役,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敌视的基础上……体系自身包含的无法克服的矛盾从一开始就冲击和瓦解着凡尔赛体系。
——摘编自陈世阳、夏欢《凡尔赛体系解体的原因分析》
材料三
图B 诺曼底登陆
反法西斯同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依据材料一,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图A战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二,概括“凡尔赛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②写出图B相关战役的影响。依据材料三,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成立的什么组织成为协调世界政治的支柱?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认识。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中考模拟预测
历史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秦国 ②. 北魏孝文帝 ③. 宋神宗 ④. 公民大会
(2)时间:1917年。成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形成了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隐患: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3)状况:人民失业;物价飞涨;人民的正常生活得不到保障;食不果腹;衣不御寒等。措施:成立民用工程管理局;加大救济工作的财政支出;建立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影响: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良性发展,保障了政治的稳定;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等。
(4)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不同国家的制度创设和创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途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制度创设和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14题答案】
【答案】(1)法律文献:《权利法案》。影响: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奠定了政治保障;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2)①史实: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内容: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拥有了一定的权利,在法律上成为有财产的自由人。影响: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带来了社会各行业的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等。
②措施:文明开化。学习对象: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强国。特点:有选择地向西方各国学习;改革涉及社会各领域,具有广泛性;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3)表现: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具有曲折性;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趋势;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进步等。
【15题答案】
【答案】(1)动力来源:蒸汽机。领先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影响: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大众教育的发展;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加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贫富分化的社会问题加剧等。
(2)①地位: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特点:是协约国各自利益争夺的结果;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奴役的基础上;敌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影响: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对德国惩罚过于严苛,导致其复仇情绪蔓延;凡尔赛体系本身矛盾重重,不能从根本上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影响: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并在多方面都占据优势;反法西斯同盟拥有共同的目标,团结合作、相互配合。意义: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组织:联合国。认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必须要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式多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过程艰难而曲折。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