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满分 30 分,每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D A B A C B A B A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A B C C B C A D D A
二、非选择题(共 2 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3 分,共 25 分)
26.
(1)问题: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和国家分裂危机。(4 分)
解决: 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2 分)
(2)改革: 明治维新。(2 分)
影响: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
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
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
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4 分)
27.
(1)障碍: 缺乏自由劳动力;农民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难以扩大。(4 分)
(2)主要措施: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
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
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9 分。回答三点即可,每点 3 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调研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一)
(45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班别: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6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玻利瓦尔发誓说:“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下列属于玻利瓦尔功绩的是( )
A.推翻葡萄牙殖民统治 B.打败英国殖民军队
C.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D.领导阿根廷独立运动
2.19世纪前期,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同时,圣马丁率领起义军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这体现出拉美独立运动的特征是( )
A.持续时间较长 B.负有双重任务 C.群众基础薄弱 D.南北联合作战
3.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多个地区进行,没有统一的领导者,又受到英国方面的拉拢、分化,最终印度没有能够将这些地区团结到一起。而且印度领导者只是想恢复以前的封建制度,没有为人民着想。这段材料揭示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
A.斗争的正义性 B.积极的影响 C.过程的曲折性 D.失败的原因
4.19世纪初,拉美很多地区赢得了民族独立,由从前专制王权殖民统治下的一个个辖区,创建了一系列民族国家,成为现代化的发展实体。下列领导拉美获得民族独立的人物是( )
A.圣马丁、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圣马丁
C.查理曼、克洛维 D.华盛顿、杰斐逊
5."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直接掠夺的财富约达10亿英镑。1858年,英国迫于形势,撤销东印度公司。”这是因为( )
A.工业革命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掠夺 B.印度人民反殖民运动的打击
C.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打击 D.英国被迫承认印度取得自治
6.有学者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
A.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 B.对美国独立战争有巨大影响
C.推动世界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D.使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7.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国地主大都使用农民而不愿意使用机器打谷。原因是“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 B.使用农民的生产效率更高
C.农奴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D.农民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
8.农奴制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这说明( )
A.改革完全没有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 B.废除农奴制的同时维护了地主利益
C.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D.农奴并没有在政治上获得人身自由
9."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较量。俄国只能用帆船来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由于缺乏铁路,俄国只能用大车拉军需品………1825-1855年俄国爆发了500多次农奴暴动。”俄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B.沙皇政府腐败软弱
C.俄国工业比较落后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0.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的“改革”( )
A.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B.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1.电影《乱世佳人》改编自美国著名小说《飘》,该作品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你知道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
A.南北两种经济形式间的矛盾激化 B.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D.美国领土的扩张
12.“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从1863年元旦起,叛乱各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上述两项措施的作用是( )
A.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B.加速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 D.推动了美国现代化的进程
13.下面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作用的归纳,正确的是( )
A.都粉碎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分裂阴谋 B.都废除了奴隶制
C.战后都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 D.都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14.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由此判断,林肯作为总统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
A.建立君主立宪制 B.维护国家统一 C.废除黑人奴隶制 D.推翻沙皇统治
15.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 “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发展近代经济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D.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16.1873年,明治天皇剪掉长发。此举在政府颁布《断发脱刀令》后民众并未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有力促进了“头发革命”。历史上俄国彼得一世也曾剪掉保守派贵族的胡子。他们这样做是( )
A.为了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B.为了干净卫生
C.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D.为了发展近代经济
17.1889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宪法,规定国会采取两院制,但公选产生的众议院的权力受到贵族院和天皇大权的严格限制;天皇既是国家元首又是统治权的总揽者。这说明( )
A.日本仍然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C.君主立宪政体遭到了人民的反对 D.日本不具备实施大规模普选的条件
18.明治政府利用国家的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厂”,目的是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这表明明治政府在改革中( )
A.推行地税改革 B.提倡“文明开化” C.注重示范引领 D.实行“废藩置县”
19.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如地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农民不堪重负,
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这些措施客观上( )
A.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 B.推动废藩置县实施
C.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D.刺激日本海外扩张
20.“1871年8月,岩仓具视等人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明治政府这项措施( )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达到了文明开化 D.改革了经济制度
21.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都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源于明治政府( )
A.实行政治改革 B.实施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推动教育发展
22.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变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思想界肯定和认可王安石变法,甚至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对王安石的政策主张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一变化表明( )
A.历史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B.历史真相还原需要考辨史料
C.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D.历史解释呈现客观性的特征
23.“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材料中的“新日本”产生于( )
A.17世纪中期 B.18世纪中后期 C.18世纪末 D.19世纪中后期
24.一位日本学者说,明治时期的日本尽管颁布了宪法,但神权体系依然强大,议会权力之小自不必说,内阁也十分脆弱。日本军部直属天皇,是最肆无忌惮的势力。他意在说明( )
A.日本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日本学习西方,建立新式军队
C.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明治维新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5.1873年,明治政府进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买卖,持有土地执照者向政府缴税。地税是政府进行新式企业投资、支持私人资本的主要资金来源。这表明日本地税改革( )
A.为殖产兴业提供条件 B.强化明治政府中央集权
C.加速农业资本主义化 D.学习西方工业发展模式
二、非选择题(共2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共25分)
26.(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的美国面临着两大问题,当时北方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劳动力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而南方却占用大批的劳动力,而且南方要求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西部新增的土地上......1860年,林肯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当时面临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是如何解决的?(6分)
材料二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乎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王之外建立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概括这一重大改革对日本发展产生的历史影响。(6分)
27.(13分)在国家和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历史关头,是否进行改革以及如何选择改革路线,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近代史编》
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对俄国发展资本主义造成的两大障碍。(4分)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非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指出日本当时领导人“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有哪些?(9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2025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测验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