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课时练(答案)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1.铁木真 成吉思汗
2.(1)1227 (2)1234
3.忽必烈 大都
知识点2 1.1276
3.最大
知识点3 1.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宣政院
2.行省制度 因地制宜 巡检司 北庭都元帅府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知识点4 1.(3)回回
【典例解析】
例1 C 例2 B
变式训练 1.A 2.C
【课时作业】
1.C
2.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庙”与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有关;“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与宗法制有关;“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与古代中国的重农思想有关。据此可知,元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但是它注重借助儒学等汉族文化来维护统治。答案选B项。
3.A
4.B 【解析】 根据题干“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巡检司的设立加强了元朝对台湾地区的管辖,B项正确。
5.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以“犬牙相入”的原则划分行省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B项正确。
6.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来自中亚、西亚的人,同汉、蒙古、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形成新的民族”等内容可知,元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这得益于元朝统一后的人口流动,B项正确。
7.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元朝定都燕京后,推行中原王朝郊祀礼仪,这说明元朝以郊祀彰显正统,同时也表明统治者推崇中原文化,A项正确。
8.A 【解析】 根据题干“元朝部分行省行政区划”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的设置,加强了元代对地方的有效统治,客观上有利于解除地方割据隐患,A项正确。
9.C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宗教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元朝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由此可见,元朝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旨在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C项正确。
10.(1)做法: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控制军队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在地方上,派文官任知州,实施三年任期制;设通判分割知州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2)特点:行省长官由多人构成;掌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权;集权于中央。
(3)趋势:在中央,集权于皇帝(或加强君主专制)﹔在地方,集权于中央(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课时作业
A组 基础巩固
1.小刚与统一同学在学习“元朝的建立”一课时制作了如下的时间轴,方框内应填入的时间应是 ( )
A.1229年 B.1231年
C.1234年 D.1268年
2.元大都的平面图中有“孔庙”“太庙”“社稷坛”等相应的建筑。这主要反映了元朝 ( )
A.打破坊和市的界限
B.借助儒学维护统治
C.采用中央集权制度
D.注重城市布局规划
3. 教材素材命题P60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这主要反映了文天祥 ( )
A.具有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B.为南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C.是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将领
D.掌握着南宋末年朝廷大权
4.[2024河南]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忽必烈年号)间立巡检司”,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元朝此举 ( )
A.完成了全国统一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进行了赋税改革
D.推行了行省制度
5.[2023茂名期中]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明显不同。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打破山川地形特征,跨地理区域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来划分行省。这反映了 ( )
A.郡国并行制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B.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的控制
C.我国“大一统”局面开始形成
D.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6.[2024十堰模拟]元朝时,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不少来自中亚、西亚的人,同汉、蒙古、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回。这表明 ( )
A.元朝民族政策开放
B.人口流动促进民族交融
C.元朝民族关系和谐
D.回回是我国最新的民族
B组 素养提升
7.历史解释 [2024中山模拟]郊祀是天子祭天的重要典礼,承载着中原传统文化对天的崇拜。元朝定都燕京后,推行中原王朝的郊祀礼仪。这说明 ( )
A.元朝以郊祀来彰显正统
B.蒙汉文化已深度交融
C.统治者屈服于中原文化
D.蒙古部落文明较落后
8.图表分析 [2024重庆模拟]据下表可知,元朝行省的设置 ( )
元朝部分行省行政区划
名称 行政区划
陕西行省 越过秦岭而有汉中岔地
湖广行省 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
江浙行省 从江南平原逶迤直至福建山地
河南江北行省 合淮水南北为一
A.客观上有利于解除地方割据隐患
B.稳固了君主专制统治秩序
C.保证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统一
D.发展了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9.图表分析 [2024杭州模拟]请归纳下面思维导图的主题。元朝 ( )
A.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B.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C.因地制宜地治理辽阔疆域
D.限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10.核心素养综合 [2024宜春期末]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注重国家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隋唐所建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桌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下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分别是如何实现权力“相互制衡”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课时练(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