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作业
A组 基础巩固
1.[2024河南]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 ( )
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
B.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活字印刷普遍使用
D.文化助力技术创新
素材命题P78以下三幅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火药武器的发展历程:从唐朝中后期火药开始使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类型多样,再到元朝使用威力更大的火铳。由此可知,中华文明 ( )
A.兼收并蓄,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B.具有连续性和创新性
C.充分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D.对世界的影响力重大
3.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标志“华夏苍穹”,其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指南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
B.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C.唐朝时制成了指南针
D.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4. 教材素材命题P79北宋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以立春为元旦,按节气定月份;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的取名源自“敬授民时”,指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这表明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目的在于 ( )
A.理论创新 B.服务生产
C.巩固统治 D.方便祭祀
5.有学者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来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提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也”。他所描述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出现于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时空观念 《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历史事实中,有可能同时被这两部著作记录的是 ( )
A.夏朝建立
B.北朝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C.秦灭六国
D.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B组 素养提升
7.历史解释 [2023邵阳模拟]在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影响下,欧洲人古腾堡探索发明出机械铅活字印刷技术。近代以来,经过“留洋升级”后的印刷术又“反哺”中国。材料说明 ( )
A.欧洲科技发明始终领先世界
B.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进步
C.世界各国是彼此孤立发展的
D.古腾堡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
8. 跨学科·化学 [2024广东模拟]《梦溪笔谈》在众多科技领域都颇有建树。如用比较色泽及比重的方法判定了陨石的主要成分包含铁,还指出胆矾(硫酸铜)溶液在铁锅中加热会出现交换反应。据此可知,宋代科技 ( )
A.注重经验积累和总结
B.蕴含一定科学意识
C.标志近代科学的创立
D.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家国情怀 [2024聊城]唐诗通常会把时空背景转换成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宋词经常提及不为两宋控制却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中国西北地区,如辛弃疾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这主要表明 ( )
A.唐诗宋词风格多样名家辈出
B.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C.家国情怀是超越时空的情感
D.秦朝汉朝边境贸易较为兴旺
10.时空观念 [2024南阳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编自培根《新工具》
材料三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邵庆国主编《宋代科技成就》
(1)根据材料一,将指南针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发明按照出现先后排序。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项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宋元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民族文化?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1.毕昇 王祯
2.欧洲
知识点2 1.(1)司南 罗盘 指南针
2.(1)唐朝 宋元 火铳
3.火药
知识点3 1.梦溪笔谈
2.水运仪象台
3.授时历
知识点4 2.朱熹
知识点5 1.宋代 李清照 陆游
2.关汉卿 窦娥冤
知识点6 1.编年体
2.司马光 司马迁
【典例解析】
例1 B 例2 B
变式训练 1.B 2.C
【课时作业】
1.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增多,诸子百家之书印刷品增加,传播更广,说明了技术推动文化发展,B项正确。
2.B 3.B 4.B
5.D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曲者,词之变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出现了元曲,形式有散曲和杂剧,可以将诗词演唱出来,故答案选D项。
6.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资治通鉴》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二者都记载了秦灭六国的历史,故C项符合题意。
7.B
8.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如用比较色泽及比重的方法判定了陨石主要成分包含铁,还指出胆矾(硫酸铜)溶液在铁锅中加热会出现置换反应”,说明宋代人们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这反映了宋代科技蕴含一定科学意识,B项正确。
9.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转换为秦汉,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宋代诗词也经常提及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西北地区,如辛弃疾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这些都说明诗词中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深厚的家国情怀,C项正确。
10.(1)②①③。
(2)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火药: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指南针: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原因: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怎么做:学习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