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三单元基础练习
时间:20分钟 满分:50分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共19题,每题2分,共38分)
1.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一大 D.中共八大
2.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由此可见 ( )
A.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B.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迫切性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仿效苏联经济模式的局限性
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4.1957年,长江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景。“一桥”是指 ( )
A.卢沟桥 B.泸定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武汉长江大桥
5.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写道:“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议国家的大事”。他们参加的是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1956年天津市公私合营盛锡鞋帽厂挂上了新招牌时,工人们聚集在门前互相祝贺。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人民在庆祝( )
A.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恢复
B.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指标超额完成
C.出现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高潮
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成果
7.“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是 ( )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成功召开
B.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的成功召开
C.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9.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该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10.右侧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示意图中,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落实
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11.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A B. C. D.
12.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13.四十年春风化雨,四十年春华秋实。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当年深圳动工的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经济特区生机勃勃。这向世界展示了我国 ( )
①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 ②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③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④改革开放目标的完全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有媒体报道,“2001年12月11日,定义21世纪的经济事件发生了。”“这是多边贸易体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些媒体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中国梦”,简单理解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依据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到本世纪中叶,我们的“中国梦”是 (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综合国力居世界第一位 D.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16.对下面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的发展成就
C.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D.改革开放后教育发展的重大历程
17.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善于理论创新的党,探索总结出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
A.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
18.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指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
①是民族进步之魂 ②是强国富民之路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9.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
A.五大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和谐社会 D.“三严三实”
二、材料分析题(12分)
材料一: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签订“包产到户”契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次年,全国农村迅速推广这一做法,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同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根据材料一,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和标志,并分析其历史意义。(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分)
材料三中邓小平的论述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想?(2分)这一思想有何重要意义?(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认识。(2分)
答案:BACDB DCDBD ABADB ACDB
(1)1956年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激发了农村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力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的提高。 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3)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4)需立足国情;符合经济发现客观规律;坚持党的领导;依靠群众的力量(2点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三单元基础练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