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2025 学年第 二 学期月度测试三试卷 科 目:历史(高考) ( A )卷
适用专业班级: 考试时间: ( 75 )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命题人: 审核人:
专业班级: 班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
1.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历史发生了从狩猎和采集向种植和畜牧的转变。这一转变( )
A. 确立了农业的主导地位 B. 推动人类迈向文明 C. 标志着特权阶级的产生 D. 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2. 世界上有一个独特的非洲黑人文明存在。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麦罗埃文字就是其中之一。非洲麦罗埃文字 是简化的埃及象形文字,但其拼音来自希腊文。由此可推断( )
A. 不同文明交往有利于产生新文明 B. 黑人善于学习 C. 古希腊文明强势 D. 古埃及文明古老
3.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这些希腊自治城市也把希腊民主传 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了东方。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推动了城邦民主政治发展 B.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传播
C.改变了东方国家社会形态 D.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4. 古代美洲各地印第安人的语言十分复杂,使用着约2000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这些语言之间相互鲜有关联,犹 如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一样。这一现象( )
A. 印证了统一文字的必要性 B. 说明了文明发展的差异性
C. 反映了美洲文明的封闭性 D.折射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5 .辣椒起源于新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1493年辣椒传入西班牙, 1548年传到英国,至 16世纪中叶辣椒已 经风靡整个欧洲;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把辣椒传入了印度,明朝末年引入中国。辣椒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说明( )
A.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的平衡发展 B.殖民活动传播了先进的思想观念
C.殖民活动客观上密切了世界贸易 D.殖民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6. 在牛顿眼中,自然界是一架按照宇宙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所认
识。该 “ 宇宙法则” 是( )
A.日心说 B.相对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量子力学
7. 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 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 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 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 角度的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 B. 社会从传统到现代 C. 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D. 世界从分散到整体 8. 英王亨利一世( 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 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 )
A. 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 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 C. 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 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 9. 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 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
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0. 列宁曾指出:“ 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 …… 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 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 的办法有( )
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 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
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
11. 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 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A.理性主义的产生 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开始 D.浪漫主义的发展
12. 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 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 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 1品脱啤酒、 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 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 B.英国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英国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13 .1771-1800年的30年被称为英国历史上的“ 发明时代” , 英国政府颁发发明专利 1464项,这些发明专利最为 集中的领域是( )
A.农业生产设备 B.交通运输工具 C.新式机械装置 D.石油化工领域
14. 19世纪中期,英国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到 47. 1%,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打破了两性分工的绝对界限, 缓解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差异。妇女们多了工友、同事、上司等社会角色,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
A. 极大改变了女性的生活 B. 拓展了妇女的生活空间 C. 动摇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D. 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15.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实行君主立宪制; 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 三 权分立” 原则,实行联邦制;1789年法国颁布《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 等原则。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扩展 C.制度建设各有局限 D.民主自由平等的制度探索 16. 日本曾以 “ 日本精神、中国知识” 为口号,挑选中国文化中适合自己的某些内容。后来,日本又以 “ 东方道 德、西方技艺” 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下列与此材料观点相符的是日本( )
①推行推行 “ 大化改新” ②建立幕府统治 ③形成武士集团 ④进行 “ 明治维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17题 14分, 18题 16分, 19题 14分,20题 8分,共 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由于明清时期从事茶业者人数众多,造成一个结果是茶树的普遍种植,“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
暖,故独宣茶。”尤其是南方宣茶山区,几乎都栽
种茶树,成为供应茶叶市场的重要来源,…茶树的普适种植,
)
(
从业人员的增多,使茶叶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地位日益重要,茶叶生产的比重增加,作用突出。由于植茶的经济效
益远优于种稻,使原先田都改种了茶树,扩大了茶叶的面积,减少了稻米的生产,其粮食的需求要依赖外省,需
要从市场上购买。 ——摘编自孙洪升《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发展的原因探析》
)
材料二 虽然 16世纪中期欧洲的书籍中就提到了中国的茶叶,但是直到 17世纪初,茶叶才进入欧洲。茶叶最初 在欧洲一些国家是作为一种奢修的药品替代生美,后来才遂渐变成大众消费品。中国是早期近代世界茶叶出口国 , 而欧洲主要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输入中国茶叶。 1719—1755年,这两个公司从中国输入欧洲的 茶叶为 46179千克。 17211760年,仅英国就从中国进口茶叶 36305千克。
——摘编自施诚《从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看世界财富的流向》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茶叶种植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7世纪以后欧洲茶叶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与欧洲进行茶叶贸易的主要意义。(4分)
18.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 光荣革命 ”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 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 ”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 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 ……
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
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
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 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这些志愿者帮助美国 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后,回到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祖国 ……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 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正如当时一家报纸所说:“ 在帮助美国 13个州夺取自由之时,我们也在为夺取自己 的自由做准备。”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 “ 完美"之处。列举英国有效地控制 “ 控制者” 的办法有哪些。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宪法的哪些立法原则?简要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
(3)据材料三,简述法国 “ 巨变” 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最终确立的政体?(4分)
19.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
第 2 页 共 3 页
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 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马丁 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 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 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 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 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 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 法则 ”和“ 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 大利兴起的原因。(6分)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 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 的进步。(4分)
(3) 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意义。(4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如宗教迫害、审判异端和火刑杀人,有学者指 出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 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 中 ”世纪,也就是处在“ 光芒 ”和 “ 光辉 ”中间的一段,又被称“ 黑暗的中世纪”。但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 黑暗”、“ 蒙昧 ”这些关键词。 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 洲文明的诸多因素,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大学创立、宗教信仰、城市扩张、草坪文化、建筑雕刻、
图画艺术、行会商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朱迪斯 · 本内特在《欧洲中世纪史》中提到:无论如何,中世纪 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
( 1)根据材料,结合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8分)2024 –2025 学年第 二 学期月度测试三试卷 科 目:历史 ( A )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适用专业班级:
考试形式:闭卷 命题人: 审批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C C D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C A D C
二、非选择题(17题 14分, 18题 16分, 19题 14分,20题 8分, 共 52分)
17 .( 1)改变了种茶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发展;加速
了不同农业生产区域的经济互补 ;带动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1点 2分共 4分)
(2)特点:茶叶消费日益大众化;茶叶进口量不断增长。( 1点 1分共2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便利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饮茶之风在欧洲日益盛行。( 1点 2 分共 4分)
(3)促进了中国与欧洲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中国茶叶种植规模的扩大;影 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1点 2分共 4分)
18 .( 1)“ 完美” 之处:不流血、妥协。( 1点 2分共 2分)
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国王逐 渐 “ 统而不治”。( 1点 2分共 4分)
(2)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主权在民原则。( 1点 1分共2分)
影响: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长治久安);防止个人专权现象出现(维护
第 1 页 共 3 页
民主共和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点 2分共 4分)
(3)巨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共和制度。( 1点 2分共 4分)
19.( 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 1点 1 分共 2分)
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1 点 2分共 4分)
(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 1点 1分共 2分)
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1点 2 分共 2分)
(3)观点:卢梭主张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康德主张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 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 1点 1分共2分)
价值意义:追求人本身彻底的解放。( 1点 2分共2分)
20. 观点:西欧中世纪既有黑暗,又孕育新的因素。( 1分)
论述:西欧中世纪暗中有光。 政治上,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使欧洲出现了不同程 度的分裂割据局面。但是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 国王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逐步走向统一 ,有利于西欧社会转型,促进议会兴 起,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 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2分)
经济上,西欧实行大庄园和农奴制维持着的传统的封建经济。但随着中古后 期城市的兴起,市民自治、市民阶层开始崛起,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推动了城 市的发展和国王的统一事业。(2分)
思想上,中世纪的欧洲受基督教会的影响,神权至上,束缚了人性。但是中 古后期大学兴起,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为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准备了有利的条件。(2分)
综上所述,西欧的中世纪并不是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中世
第 2 页 共 3 页
纪的西欧在缓慢发展中孕育新的因素,承接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