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时间:2025.2.2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证,在公元前24世纪早期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记录了很多有关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买卖。稍晚时期,各种契约、债务条款以及相关争讼的文书也频频问世。这表明当时()
A.私有经济有所发展 B.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C.商业贸易非常发达 D.诚信观念较为流行
2.1978年,阿富汗地区出土了一件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希腊美神阿芙罗狄忒的黄金雕像,人物的表情、体态及头发纹理等处理十分到位。该雕像可用于研究()
A.希腊城邦的海外殖民 B.波斯帝国的经济状况
C.亚欧区域文明的交流 D.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3.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在《贝希斯敦铭文》中宣称:“我统治他们,他们向我交纳贡赋。凡我对他们所下的命令,他们都执行;凡我制定的法律,他们也都遵守。”然而,直到公元前4世纪,帝国的官方文书,仍需要以帝国境内多种文字发布。这表明当时的波斯帝国()
A.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B.官方文书适用范围广泛
C.中央集权程度有限 D.国家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4.中世纪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履行着某些职责,例如维护与修理堤坝、水利系统和树篱,防御火灾等;还需要成员提供劳役,例如以村民们轮流提供劳动的方式维护与整修道路、桥梁。据此可知,当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
A.拥有一定的自治功能 B.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D.对王权构成一定威胁
5.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11世纪的欧洲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多方面获得进步······正如布罗代尔所说的“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材料中的“进步”表现为( )
A.教权削弱和王权开始加强 B.市民崛起和城市自治运动
C.民族国家和民主理性思想 D.经济发展和工厂制度出现
6.英王爱德华三世通过颁发《1327年特许状》,向伦敦让渡了多项权力。同时,伦敦为爱德华三世提供的贷款常达到王室所获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伦敦的富商与自治市官吏在这时期成为了王室的财政官员。这说明()
A.特许状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理念 B.城市自治激化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C.城市成为王权强化的依靠力量 D.市民阶层的壮大催生君主立宪制度
7.646年,日本政府颁布诏令:废除皇族、豪族个人支配土地、人民的体制,改为公地、公民,豪族则由政府发给“食封”;建立户籍和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根据租庸调制,实行统一的新税制。上述改革措施()
A.削弱了武士集团的实力 B.促成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C.推动日本庄园经济发展 D.巩固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8.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9.1500年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已在欧亚大陆贩运商品。穆斯林打通了地中海和通往东方的商路,切断了欧洲商业与其财富、知识重要来源的联系。据此可推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诱因是其()
A.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被切断B.不满穆斯林世界的文化扩展政策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打破阿拉伯与意大利商人贸易垄断
10.下图为15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动方向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
A.黑奴贸易遍布世界各地 B.美洲白银严重匮乏
C.中国传统经济仍具优势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1.对下图中1540年以后英国麦价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图3
A.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引发了物价上涨 B.资本主义农场经营增加了粮食产量
C.近代工厂的兴起导致原料需求增加 D.高产作物促进英国的入口大量增长
12.有学者指出,十四世纪的艺术品都是那时代能感觉着“工作的喜悦”的工匠做出来的。艺术家最希望发表的是特殊的个性的艺术美,而最忌的是平凡。据此可知,当时的艺术创作()
A.要迎合市场需求 B.蕴含人文主义色彩
C.颠覆了传统技法 D.冲破了神学的束缚
13.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哲学家们仍相信"自然法则”,它不仅如牛顿所说可以影响宇宙,而且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由此,他们在寻求自然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成一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体系。据此可知,这些哲学家们()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B.领导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C.倡导以理性推动社会发展 D.摆脱了基督教会精神束缚
14.有学者指出,在17世纪中期英国内战背景下,“革命”不是发动革命,而是阻止革命:没有损害君主制,而是大大强化了它。革命最重要的后果同时也是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国家政权、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发生的全面的、彻底的、剧烈的变革。这说明,英国“革命”( )A.使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B.强化了君主立宪制的权威
C.以温和的形式实现了社会转型 D.形成了议会与王权的制衡
15.1856年,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提出了著名的“托克维尔之问”,即法国大革命没有在最专制保守的路易十四时代爆发,反而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近代化程度提高后的路易十六时代爆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托克维尔之问”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路易十四时代封建制仍在长升期 B.普法战争激化了法国社会矛盾
C.路易十六时代法国处于革命高潮 D.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之火,带到更远的地区。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 -据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一小撮西班牙征服者,便轻而易举地摧毁了这三大文化,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千百年来的孤立隔绝所造成的恶果,它意味着,最重要的一点是,印第安人在新来的欧洲人和非洲人带来的疾病面前,毫无免疫能力,这比欧洲人野蛮的剥削还要严重得多。数千年来的孤立使印第安人在军事上与在生理上一样不堪一击。他们从未发展过耕作技术,还不能熔炼矿石,因此也就没有西班牙人那样的刀剑和火器。-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材料三 古代美洲文明发展的孤立性特别突出,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
-据孙兴杰刘德斌《巴西:翩翩起舞的桑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美洲文明发展“孤立性”特征的理解。(13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世纪英格兰城市
材料一:
1300年,林肯市在城市法规中规定,市长候选人自身应为一位市民,且与林肯市其他市民一道承担过公共税收。
1331年,爱德华三世颁布给布里斯托市的特许状中规定,被选为高级市政官的人必须拥有自己的房产和租金,紧接于此的条款则是任何人不得当选为市长除非他此前做过高级市政官。
1382,伦敦市长选举日前夕,理查二世专门致函伦敦市长、城守、高级市政官等,分别指令他们选举出一位谨慎持重、明察善断之人为市长,或采取措施以确保和平选举出一位可靠、忠诚之人为市长。
1499年,历任市议会议员、审计官、议会代表、城守、高级市政官等职位的尼古拉斯·阿尔文当选为伦敦市长。 -摘编自姜启舟《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市长任职资格》
材料二: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具有越来越多的新品质,孕育着近代文明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适宜的环境和气候中进一步发展,最终促成了近代西欧文明的诞生。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对近代文明因素的孕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世纪英格兰城市市长的任职资格。(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中世纪城市对近代文明因素的孕育”。(8分)
18.阅读材料,同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图6 1763年西方崛起时的世界
--[关]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这些世纪中发展起来的某些全球性的关系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紧密起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提取材料一中的信息,谈读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16分)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书出版,以日心说否定了居统治地位达1300多年之久的地心说,给人类展现了一幅全新的自然界图景,从根本上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基础,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生存的权利。此后自然科学便迅速发展产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当人们认识到这些知识变化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时,就把16、17世纪科学的巨大变化称为近代科学革命。
“近代科学革命”有它特定的含义,指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的完成,即近代自然科学由诞生到确立时期的革命性变化。他包含着近代科学量和质的规定。量的规定性指接触和掌握属于近代科学范畴的一定量的知识内容。所谓质的规定性是指应学习和掌握近代科学的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实现自然观的转变或者说抛弃哲学思辨和直观猜测代之以分析的方法和实证的态度。具有以实验方法和数学原理为基础的超脱政治和伦理道德的鲜明特征。
---摘自王桂兰《是近代科学革命,还是古代科学复兴》
根据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14分)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
1-5 ACCAB 6-10 CBCDC 11-15 ABCCD
16.(13分)受语言、文字、交通工具、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印第安各文明间的交流受到阻碍,导致诸印第安文明彼此之间的相互隔绝。(3分)因为大洋阻隔,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古代美洲与其他地区基本隔绝,导致印第安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相互隔绝。(3分)(原因表现)
古代美洲文明的孤立发展,一方面导致其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另一方面也导致其在西方军事入侵与疾病传播面前不堪一击,从而加速了自身的衰落。(4分)(影响)
总之,印第安文明缺乏内部及与其它各洲间交流,造成了文明的衰落。因此,应该加强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为文明发展注人活力。(3分)。(总结升华)
17.(12分)(1)资格:市民身份、财产资格、德行标准、公职履历(参政经验)。(4分)
(2)说明:城市的兴起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奠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市民阶层孕育了新的社会力量;城市兴办大学,促进世俗文化的发展,为近代思想解放创造了条件。总之,中世纪的城市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因素,为其产生提供了条件。(8分)
18.(16分)提取信息:新的贸易路线、人口和物种交流、商品流动、西欧各国殖民地(2分)
观点:16-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全球性联系加强。(2分)
理解:新航线(新的贸易路线)开辟后,随之而来的西方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人口、动植 物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与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节状态;(2分)全球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航海贸易发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2分)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各国在亚非美洲进行大规模殖民掠夺,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3分)欧洲从殖民掠夺中获得金银等巨大财富,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拓展,为此后欧洲世界霸权的建立奠定基础。(3分)(以上每条提取信息1分,理解2分)
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为欧洲的发展积累了资本开拓了市场,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在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2分)
19.(14分)作答角度:(作答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近代科学革命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全球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4分)
近代科学革命的特点:近代科学以近代科学知识为基础;强调实验分析的方法和实证的态度;超脱政治和伦理道德。(4分)
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方法和依据;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