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名校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X)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此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答题,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下图所示为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朝代变迁示意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北朝:北魏→西魏→北周


东魏→北齐
(589年)
南朝:宋→齐→梁→陈乙
A.各民族大交融
B.分封制度盛行
C从分裂到统一
D.经济重心南移
2隋文帝曾规定:六宫妃缤穿过的旧衣服,洗过之后仍需继续穿着;日常饮食中,除非宫中举行宴
会,否则每餐最多只能有一个肉莱。由此可见,隋文帝(
A崇尚节俭
B.虚心纳谏
C.变革礼仪
D.抑制权贵
3隋炀帝派武将文臣率领一万多人,从义安(今广东潮州)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
联系。材料中的“流求”是指今天的(
A.广州
B.台湾
C:宁波
D.厦门
4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参观完隋唐洛阳城遗址后,对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产生了疑惑,为此搜索到了
下面描述隋末社会现象的资料。据此可知,隋朝末年(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隋】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
A朝廷腐败
B.经济衰败
C起义频发
D.民不聊生
5.秦朝和隋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下列关于这两个朝代说法正确的是(
A都实现制度创新
B都出现盛世局面
C.两朝都定都大兴
D.两朝都三征辽东
6唐朝在建立后,“增损隋律”,制定唐律。在此过程中,唐朝尽削前朝“烦峻之法”,力求“用法
务在宽简”。这反映了唐朝(
A加强吏治整顿
B.吸取隋亡的教训
C.注重经济发展
D.开创三省六部制
7,右图所示是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昭陵六骏之飒露紫的浮雕(复制
品)。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平定王世充势力时的坐骑。此浮雕
可以反映出李世民(
A灭掉隋朝的事实
B建立唐朝的事实
C.能征善战
D.知人善任
8.唐太宗在位23年间,任用宰相共29人。除高祖时的旧臣6人外,其余由他亲自任命的宰相出身
各异,其中一半甚至来自庶族寒门。唐太宗的做法(
A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B.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C.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9.在某次历史兴趣比赛中,参赛选手以歌谣或诗词的形式再现历史人物。当主持人提到“中国历史
上唯一的女皇帝”时,小华同学可引用(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X)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5CABDA 6-10BCDBA 11-15DBCAD 16-20DCCAB
21.(1)选址特点:多分布在大运河沿岸。原因: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交
流,便于粮食的运输和储存。(意思相近即可)
(2)图二:实物史料。材料二:文献史料。联系: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
靠来源,它可以验证文献史料的真实性;文献史料可以对实物史料进行解释和说明;两者相
互印证,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历史;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
22.(1)特点:公开考试;政府主导;择优取士;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
积极影响:科举制度的延续和完善。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
人制度逐渐确立;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
队伍的文化素养;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 1300 年。(答
出其中两点即可)
(2)做法:集体议事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划分三省分割宰相权力;降低宰相官阶从而削弱
相权;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3)启示:当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时,要进行制度革新;制度变革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
23.(1)优点: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
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方面:手工业制作工艺。历史信息:文化艺术繁荣;民族交融;社会风气开放;等等。
(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
(3)因素;政府政策的引导;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朝廷鼓励海外贸易;社
会环境的安定;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24.略
25.(1)方式:战争;设置机构;册封首领;和亲;会盟;等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因素:其他民族的涌入或定居;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战争和武备的需要。(答出其
中两点即可)
(3)建议: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和合作;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
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名校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