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乡镇联考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19.202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操发85周年,某同学在学习了
两次世界大战后,绘制了如图思维导图。由此可知,他认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

导大国

身利益
现有
国际地


A.国家利益
B.文化冲突
C.宗教矛盾
D.种族歧视
0.知识结构化的实现,来自于可视化的知识结构,即通常所说的思维导图。历史社团开展了“思
维导图 寻找历史”活动。如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史事是(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万魔会议召开
阿尔及科亚独立
纳米比亚数立
A.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B.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C.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21题7分,第22题8分,第23题8分,第24题7分,共30分.请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21.改革与制度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主张?(1分)这主张有什么影响?(1分)
材科二:尽管秦始皇是个暴君,但是,他建立地主政权代替领主政权,建立统一的大国代替割据的
小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
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摘编自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领主政权”与什么政治制度密切相关?(1分)从政治上讲,
“素制”主要由哪些制度构成?(2分)
材料三:元代疆城辽阔,民族众多…行省在忽必烈时期能处置钱粮、户口、屯种、清运等事务…
成宗即位后,更是领给行中书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但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
中书省,军政要务测需呈报枢密院(职掌军权的中央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
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4页共6页

(3)根据材料分析行省制度的特点。(1分)从长远角度来看,行省制度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有何
影响?(1分)
22.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村料一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数量极为庞大的财富,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
治结构以及人们的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到十八世纪,手工工场内部有了比较
精细的分工,生产工具实行了专门化,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一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原因。(3分)这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1分)》
村料二19世纪的欧美大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为西方工业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众多科
学家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
发明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新的技术、新的发明层出不穷,推动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深入发展。
一摘编自元鹏《大学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分)列举一项当时的重大发明。(1分)
村料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
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3)根据材料及所学,请你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言献策。(2分)
23.危机与道路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上,列宁在实践中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列宁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灵活运用于俄国实际,创造性运用商品市场关系这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的一个伟大创举。
一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走上的正确轨道指的是什么政策?(1分)说明这一政
策中“创造性运用商品市场关系”的具体表现。(答出一点即可,1分)
材料二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并在苏联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这一模式
同样有巨大的缺陷。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模式的局限性及其弊端逐渐暴露。
—摘编自黄日涵《国际关系学精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模式曾发挥过什么积极作用?(1分)这一模式在经济
建设方面的弊端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2分)
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5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70 分钟 试卷分值:70 分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D B A D A D D A B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A A C A A D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第 21 题 7 分, 第 22 题 8 分, 第 23 题 8 分, 第 24 题 7 分,共 30
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21.(1)主张:反对因循守旧,主张不断变革;主张变法。(1 分)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
全国奠定基础。(任一点即可,1 分)
(2)分封制。(1 分)“秦制”指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等。(答出两点即可,2 分)
(3)特点:行省保留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权力,但是整体上要受中央管制。(1 分)影响:
是中国设立省级行政区的开端。(1 分)
22.(1)原因:海外殖民掠夺和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手工工场出现
专业化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等等。(任答三点即可,3 分)时代:蒸汽时代。(1 分)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涉及领域广泛。(1 分)重大发明:电话、汽车、
飞机等。(举例一例即可,1 分)
(3)建言献策: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继续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大
科技投入;重视人才培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 分)
23.(1)新经济政策(1 分)表现: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
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任答一点即可,1 分)
(2)积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 分)弊端:经济发展不协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
处于落后状态;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使苏联经济逐渐僵化。
(2 分)
(3)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任答一点即可,1 分)影响: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大萧条
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增强了美国政府
的宏观调控能力;也为美国参与二战并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任答两点即可,2 分)
24.(1)苏联。(1 分) (2)战略意图:对抗苏联,遏制共产主义,进而称霸世界。(1 分)原因:美苏两国的社会
制度的差异,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或美苏势均力敌)。(1 分) (3)两极格局形成(1 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1 分) (4)角度一: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
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对抗,不同程度上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
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和平与发展。角度二:成为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美苏两强相争,导致了
霸权主义的存在,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战”时有发生。(言之有理即可,2 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乡镇联考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